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村民们一万个不相信这样的分析,但是,除了这个很离谱的分析之外,他们也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可能性了。
    王大哥低声道:“大家都把桶里的水倒回池子里,先用水桶来装面粉,能装多少装多少,记住了,这个千万千万不能浪费,要比挑水更加小心,谁要是洒了面粉,我老大拳头揍死他。”
    村民们哭笑不得:“王大哥,这个不消你说,我们要是洒了面粉,自己揍死自己,不劳大哥动手。”
    一伙人赶紧把桶里的水倒进池子里!
    还不敢用湿桶直接去装面粉,会糊的,他们拿着湿水桶,对着风吹,还在半空中不停地挥舞,好一会儿才把桶弄干。赶紧冲到面粉小丘边,装满两个桶的面粉,小心翼翼地担起来,小心翼翼地迈开了小碎步。
    比老婆生孩子的当晚,双手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时还要小心,生怕一不小心晃了一下,面粉球滚落到到沙地里,那就要心痛到不能呼吸了。
    一行人挑着面粉离去,走到村外,领头的王大哥突然把桶放下,双手对着高家村抱了抱拳,行了一个大礼:“今日厚赐,我王二记下了,来日必报。”
    他也不知道自己谢的是谁,反正肯定是在高家村里的某位高人吧,今日自己是个偷水贼,高人也不想和他相见,才暗送面粉。异日自己定要光明正大的来,光明正大的谢。
    听到他这句话,李道玄这才知道他的名字,王二!
    这个名字,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他心中一动,赶紧打开自己看了几天的明末史料,在里面查找,最后终于在《鹿樵纪闻》这一本书里找到了王二的名字:
    崇祯改元之岁,秦中大饥,赤地千里。白水王二者,鸠众墨其面,闯入澄城,杀知县。
    《烈皇小识》一书中更是写得有声有色:
    天启丁卯,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王二高喝曰:“谁敢杀张知县?”众齐声应曰:“我敢杀!”如是者三,遂闯入城。守门者不敢御,直入县杀耀采。众遂团聚山中。
    历史学家们将王二的起义定义为“明末农民起义的起点”,换句话说,颠覆大明朝的农民战争标杆人物,就是此人了。什么李自成、张献忠,都是此人的晚辈。
    李道玄默默地关掉了浏览器,将注意力重新转回了造景箱里。
    王二已经带着他的人撤出造景箱外了。
    他们留下的只有一地的脚印,以及堆放面粉的地方连地皮都刨走了一层的痕迹。
    李道玄轻叹了一口气:“既然你是明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标志,那看来用不了多久,农民起义的战火就要烧到高家村来了,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再转头看向高家村那些破破烂烂的房舍,李道玄知道,一旦农民起义爆发,高家村不可避免会被卷入战争,如果自己守在造景箱前,靠着伸手进箱子里横扫千军,倒也能护得小人们的安全。
    但若自己睡着了,或者出门做点什么,小人们就危险得很了。
    客家围屋还要一个多月才能做好,但王二的起义恐怕已经迫在眉睫。
    不能傻乎乎的等客家围屋了,得提前弄点别的什么东西来保护他们的安全。
    想到这里,他的眼光不禁在家里来回扫视,寻找着能用来帮助小人们的东西,很快,他就注意到了衣架上有一块生锈的铁皮翻起来了。
    李道玄双眼一亮:破铁片!这个可以用来给小人们做铁甲。
    不过,这些村民小人战斗力低下,就算穿着铁甲也未必打得过流贼和官兵,还得给他们更靠谱的保护。
    他的眼光又落在了书桌边的一堆乐高积木上,嘿嘿,这个东西可以在客家围屋建前之前,先撑一撑。
    第21章 打造铁甲
    天刚亮,高一叶起了床。
    以前每天起床想都不用想,直接拎上竹篮子,出门找野菜、树皮、草根,从早到晚都忙得要死。但现在有了天神大人恩赐的食物,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变成了考虑今天该做点什么。
    现在村里不缺水了,总之先洗个脸吧。
    她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以前脏兮兮的,又加上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掩盖了她的丽质,但连续数日吃得饱饱的还有肉,使得她气血充盈了不少,洗干净小脸,能看到脸部已经圆润起来,有了血色,给人的感观一下子就和以前不同了。
    现在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她的衣服有点破旧,哪怕洗得再干净,也有点拖她的后腿。
    洗完脸,不知道该干嘛了。
    她缓缓地推开家门,走出来……
    刚走了两步,一只大手,穿过云层,向着她面前缓缓落下。
    高一叶知道,天神大人又要开始今天的投食了。
    今天会给村民们发什么呢?米?面?菜?肉?盐?
    这些都不是,天神大人放在她面前的,是一块巨大无比的铁块。
    李道玄把包裹木质衣架的破铁皮扒了下来,得到了一块长10厘米,宽5厘米,厚度0.3毫米的长方形铁片,这小小的一块“铁片”,放到高一叶的面前,却变成了长七丈多(20米),宽三丈多(10米),厚六寸(6厘米)的巨型铁板。
    高一叶有点懵:“天神大人,今天要给咱们吃铁板吗?我可能咬不动这个……”
    李道玄啼笑皆非,你第一个念头是吃掉它?笑骂道:“就只知道吃,这块铁,是给你们做铁甲的。”
    高一叶有点好奇:“呀?做铁甲?”
    李道玄:“你把村民们召集起来,研究一下这块铁,我记得村里有一个铁匠,好像是叫……”
    高一叶赶紧答道:“高一一。”
    李道玄:“哦,对,高一一,让村民们在高一一的指挥下,给村子里的青壮年一人定制一套简单的铁甲。”
    高一叶应了一声,赶紧@所有人。
    没过多久,村民们全都围了过来。
    看着地上的巨型铁板,高初五第一个开口:“好厚的铁板,天神大人要我们吃这个吗?”
    他咧开嘴,显出一排略有点发黄的牙齿:“我可能咬不动啊。”
    高一叶学着李道玄的语气笑骂道:“就只知道吃,这块铁板是天神大人给我们做铁甲的。”
    高初五:“哎?铁甲?”
    人群中挤出一个中年男人,正是铁匠高一一,平时帮着村民们打打菜刀什么的还行,但铁甲这么复杂的东西,他是真的没做过,围着那块巨大的铁板转了两圈,用手比划了几下:“这么大一块铁,能值好多钱啊,得把它融化了才能打造成别的东西,但是它也太大了,我没这么大的炉子来融化它。”
    李道玄的双手马上就伸进了造景箱,0.3毫米薄的铁皮,在他手里也就是随便搓揉的硬度,他左扭扭,右扭扭,用力一掰,啪,铁皮断开了,再掰,继续掰,啪啪啪啪,那铁皮被他掰断成了几十块小碎片。
    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那巨大的铁板被无形的大手抓了起来,在半空中扭曲,变形,然后“啪”地一声掰断,再继续扭曲,变形,掰断,反复数次,刚刚的巨型铁板,现在变成了几十块碎铁块。
    在他们眼里,那可是厚达两寸(6厘米)的铁板,就这样在他们面前,眼睁睁看着扭曲折断,画面实在是有点震撼,神威满满。
    村民们又开始往地上跪了。
    高一叶赶紧大声道:“天神大人叫你们不要跪着浪费时间,起来干活。”
    村民们哎呀一声叫,赶紧爬起来。
    “干活干活!”
    “把这些铁块搬到高一一家里去,堆在炉子边。”
    “我们需要给他弄更多的柴和炭来。”
    “话说,天神大人为啥突然要我们制作铁甲?”
    村民们一边搬运铁块,一边悄悄议论。
    李道玄听到他们有议论搬运铁块的、有议论造制工艺的,有议论造来干嘛的,却没有一人个在说“私藏铠甲是谋反大罪”,可见这些村民当真是对村外的世界一无所知,彻底的法盲。
    他沉声道:“高一叶,告诉大家,制造铁甲是为了保护自己,还记得上一次山贼们杀进村里来的事吗?”
    那件事,高一叶当然永远也不会忘记。
    想起了惨死在山贼刀下的母亲,她的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了。
    李道玄:“接下来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凶险,光有食物并不能保证你们活下去,你们还得武装起来。”
    高一叶一五一十地将他的话,复叙给了所有的村民们听。
    村长第一个反应了过来:“天神大人的意思是,还会有山贼杀进村子里来。”
    村子里的女人们有点慌:“那可怎么办?”
    男人们却马上明白了该做什么:“天神大人不是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办吗?制甲,咱们村子里所有青壮年,一人制一套铁甲,咱们还有从山贼那里缴来的刀。拿上刀、穿上铁甲,加上咱们现在吃得饱,有力气,那些山贼还有什么好怕的?”
    “原来是这个意思!”妇人们懂了。
    于是大伙儿今天又有事可做了,捡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跑出去捡柴去了,捡回来全都堆到高一一的家里,还有人把自制的木炭也搬了过来,一鼓脑儿的往高一一家里堆。
    高一一家里那个可怜的小炉子烧得红红火火,几个年轻人帮忙,把大铁块儿搬进炉子里,烧融,然后就看着高一一用蹩脚的技术,抡起锤子,乒乒乓乓的敲打着。
    “一一大叔,铁甲要怎么个打造法啊?”
    “复杂的我也不会,但是两当甲我是会做的。”
    “两当甲?”
    “前胸一块铁板,后背一块铁板,两块铁板拿绳子穿起来,挂在身上,能挡前面的攻击,也能挡后面的攻击,就叫两当甲。”
    “那不如打造一个铁桶穿在身上?”
    “铁桶上身,你还怎么挥刀子?”
    一群人在炉子边议论纷纷。
    李道玄听着他们的议论,不禁皱起了眉头:高家村的技术实力还是太差劲了,有了材料也做不出正经铁甲,我得想法提高他们的技术才行。
    不对,提高他们的技术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不如想法从村外引进一些有技术的人呢。
    想到这里,李道玄倒是想起了那个说话拿腔拿调的师爷来,三十二,这个人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第22章 饿死爹娘,不吃种粮
    “高一叶!”
    李道玄一声喊,高一叶马上就恭敬地抬起了头,看着天空。
    她抬起头来的时候,李道玄就能清楚地看到她的脸了,五官秀美,脸蛋微红,真是个漂亮的女子,可惜不到一厘米高,再漂亮也无法……
    咳!
    想远了!
    李道玄开口道:“让高初五去县城里走一趟,找三十二帮忙,弄几个有手艺的工匠人来高家村。”
    高一叶赶紧应了一声,把高初五叫了过来。
    几句话一吩咐,高初五和上次一起去县城的三个年轻人,就吃顿饱饭,带上干粮向澄城县出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