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草甸上到了冬天的气温不会特别低,毕竟是南方城市,可也不是完全不冷,怎么说海拔都有一两千米,还是会下点雪的。
    只有小麦油菜比较耐寒能够熬过冬天。
    孙奶奶拿出来的种子就是小麦油菜的,两人前几天就把种子准备好了,今天的太阳大,孙奶奶拿出来将种子晾晒起来,又隔了两天之后见所有的豆子都被两人脱粒完毕,就又催促着赶快把地给整出来。
    老人家这么多年的种地经验,她看着夏天的天气就知道冬天是个什么情况。
    “今年冬天估计有些冷,这段时间太阳不算大,你们这里还有遮阳棚,就赶紧把种子撒到地里去,再晚些就要赶上秋雨了。”
    第541章 火龙果
    虽说秋雨不影响有棚子的作物,可阴雨天还是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容易生病和长虫子。
    孙奶奶看着时间有些着急,恨不得自己也下地去帮着干活。
    两人不慌不忙的从种植地下室里弄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出来,安装好合适的前挂犁耙,一个下午就把地给开出来了。
    孙奶奶都愣了,指着外头那轰轰作响的拖拉机问自己的老姐姐:“这就是你说的在山里没人帮衬的两个小可怜蛋?”
    冯老太太也傻了,她也不知道自家的小侄女还有这样的机器,只知道有个手持的收割机,后来去到村寨搬东西的事情就没怎么细说了,只说找到了蚕种和桑树。
    就连这火龙果都是后来了才知道的。
    冯老太太用签子插了一大块火龙果递给自己这老妹妹:“这下是真不用咱们操心了,来吃果子吧。”
    关于吃的方面,这段时间两个老太太别的不说,就这火龙果真是吃得舒坦。
    后院里赵叶青种的几株火龙果现在已经陆续开始结果了。
    最早的一批已经采收,果肉又甜又细腻,放在冰箱里,馋了就拿一个出来剥皮吃掉,解暑解馋还饱腹,在炎热的夏秋交替之际,吃不下饭这东西还有开胃的作用。
    火龙果相对来说耐储存,赵叶青把一大袋子放进了冰箱里冷藏起来,打算等过段时间送老太太们回去的时候拿到城里送人。
    到了现在九月中旬,火龙果还在不断的生长挂果。
    这种水果两人没种过,两位老太太也没种过,眼瞧着吃掉一批又结一批,赵叶青才赶快去查农学书籍,这么高产莫不是他们这品种变异了不成,或者是什么特殊品种?
    看到资料上的介绍之后,大伙才知道这火龙果就是这样的,每年能开十几次花,也就能结十几次果子。
    火龙果的茎叶就像是仙人掌那样的,边缘波浪条纹状,每一个波浪起伏的‘浪头’之间都会开花结果,可想而知能有多少果子,这产量太吓人了。
    (此处有图片)
    怪不得前几年地裂之前,在网上看到桂省的火龙果便宜的时候低至五毛或是一块钱一斤。
    赵叶青还问了下两位老太太,这火龙果的种子要不要也给城里捎一份,主要是不知道城里是不是已经在种植了。
    孙奶奶是知道得最清楚的,立刻就点了头:“城里没有,倒不是弄不到,这东西种子易得,去到产地城市肯定能换到,只不过现在谁也想不到这上头来,还是以粮食为主,但是你给了,种植部一定会种上。”
    就像赵叶青之前在草甸的时候那样,解决了最开始的基本生存需求,就会开始追求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享受。
    以他们国家的人民几千年来的文明就可以看出,吃好吃的,就是对于他们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享受。
    没有哪个国家能比他们更爱吃也更会吃了。
    “只不过可能不会种很多。”孙奶奶戴着老花镜,把书拿的远远的,研究火龙果的资料,“上头写了,这东西只要有充足的光照就能不断开花结果,光照是高产的关键...可城里的环境也许并不算多么合适。”
    穆奚用手机连接上电脑,把手机上的三维立体地图给传上去,鼠标拖动着界面,放大的画面清晰可见,在城市的周围是几面高耸的大山。
    “就是这个原因了。”冯老太太指着地图说:“咱们这个城市和川省的成市有些相似,虽然说不是像那边盆地那么凹陷,可周围的山体把阳光阻隔,每天的日照并不算很适合火龙果的生长。”
    日照?
    赵叶青微微侧头看向窗外,院子里三百六十度的环绕炙热太阳光晒的人脑子发晕。
    怪不得他们这火龙果长得这么好呢。
    在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穆奚突然转头看向两位老太太,开口:“要是我们这里大规模的种植火龙果,您们觉得可行吗?”
    “光照上是可行的。”冯老太太和孙奶奶对视一眼,两人的想法一致,孙奶奶接话:“可是海拔上有些不太行。”
    火龙果的种植温度最好是全年平均温度在十八度以上,海拔在八百米以下才适宜。
    种地,除了讲究技术技巧,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少一样都不行。
    赵叶青知道穆奚会这么问是因为前段时间自己突然想到的,想要做些什么营生能让他们在山里也赚到钱才会这么问。
    她想了想,也问:“那在您们看来,我们这草甸上能种些什么比较好?”
    赵叶青也不藏私,直说了自己想种点什么,到时候城里发展好了也能赚点小钱,冯老太太垂下头思索的时候,旁边的孙奶奶却直接开口说:“这有什么好犹豫的,种棉花啊。”
    穆奚把草甸的情况和孙奶奶说:“我们这边的雨季不算少,而且也不像是疆省那边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环境,能种得好吗?”
    孙奶奶问了春夏的梅雨季和秋天的情况,赵叶青这几年都会做笔记,除了种植作物的情况,天气的变化,雨季持续多少天都会仔细的记录下来没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来年是不是需要提早种植或是提早收获,避开雨季。
    孙奶奶把笔记本仔细的看过之后,直接拍板:“没问题!就种棉花!”
    她抬手扶了一下老花镜,指着记录上雨季说:“你看啊,除了前两年气候刚刚开始恢复正常的时候,这春夏的梅雨季是偏多的,到了今年其实是有显著的减少的。”
    赵叶青指着下面:“那您看这秋雨呢?每年都会来上好几场呢。”
    “不怕!”孙奶奶道:“刚才小穆说了你们这不像是疆省的气候土质是吧?大众都是这么想的,疆省的棉花确实很好,可是不是所有的棉花都是那边种出来的,要知道我们国家的棉花产业可是从未下过世界前三。”
    能在世界排到前三,可想而知肯定不能只靠一个地方的人发力种植,这里的发力和种植面积无关,更是每个地方的农学家对棉花的研究心血。
    孙奶奶把笔记本翻到空白的一页,握住笔在上面画下了长长一道,“这就是长江,在这上下游的城市都在种棉花。”又在左上和中部画了两个圆圈,“这是南襄盆地和东南疆。”
    银色的笔尖在纸上点出一个黑色的墨点,孙奶奶语气中带着怀念,“从四九年建国以来,这些地方就已经在领导下开垦出了大片的棉田,老领导还来视察过,说咱们有一定要让全国十几亿人,都能穿上暖和的衣服。”
    第542章 大部队
    那时候的政策和指令很少会有‘尽量’这样的词,更多的是强硬的‘一定’‘务必’‘必须’这样的字眼,所以大伙都是拼了命的干。
    才能这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从不被承认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不过大家这么想正常,毕竟地裂之前疆省的棉花产量占据了国内棉产的九成之多,这草甸上虽然条件不如新疆那边的好,可也不是不能种的。”
    说到这,冯奶奶有些犹豫:“你们确定想种棉花吗?其实草甸上的条件用来发展畜牧业更合适一点。”
    发展畜牧业不需要再辛苦的开垦,他们家里又有种羊,这么好的草甸条件地方空旷,养殖会更简单。
    她这么问,不只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也是对于环境保护的考虑。
    赵叶青也是想过干脆就在草甸上养牛羊再和城里合作,草原放养的牛羊无论是肉质还是毛皮的品质都要更好,事半功倍,得天独厚。
    可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赵叶青说:“我是这么想的,可现在您也知道了,城里的牛羊种有些都是我提供过去的,虽说城里本身也有山羊和肉牛,可数量不足以供给我大批量在草原上养殖。”
    要是城里愿意全力支持,数量肯定是够的,可不用想都知道他们不会同意把所有的牛羊都交给她。
    “我买不到足够数量的种羊,要发展起来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起码三年以上才能够勉强步入正轨,这还是在人工干预繁殖的情况下,在这之前,我还是想先做的点别的。”
    孙奶奶了然点头,转头和冯老太太笑着道:“你这侄女倒是有些像你。”
    冯老太太躺在椅子上轻轻打着扇子,一直没有搭话,听到老妹妹这么说笑眯着眼睛看过来,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可是你们要想好,光是开垦就不是个轻松的活计,后期管理也不简单。”
    这话问出来,不用赵叶青来回答,穆奚直接说:“只要不超过五十亩,应该没有问题。”
    “五十亩?”赵叶青可没想过搞这么大,两人现在技术工具都成问题,穆奚怎么有的把握说这么多?可她了解这人不是说大话的性格。
    孙奶奶反倒是不觉得奇怪,问:“你打算和城里订设备?”
    “是,我已经问过了。”
    赵叶青还有点懵,“什么设备?”
    “就是耕种设备和管理设备,成立已经研发了一套十分成熟的系统,上次送给我们的伸缩大棚就是其中一部分,我前几次去城里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申请到购买资格,除了棚子之外,还有灌溉系统和监测系统。”
    “我怎么不知道?”
    穆奚解释:“也是这次去才通知我应该可以申请到,但是还没有完全确认,怕你白高兴就没和你说,这套系统不管是种什么都能用到,还能监测泥土的水分和养分的缺失情况。”
    没等赵叶青说话,孙奶奶就似笑非笑的看着穆奚:“那怎么现在说出来了?”
    穆奚大大方方直言:“这不是跟您两位老人家求助来了嘛,要是到时候上头不批,还得您两位帮帮忙。”
    五十亩地在那套系统的加持下,确实不算特别离谱,可也不会真的种这么多,草甸的面积广,可能够耕种的平地其实有限,和孙奶奶商量好之后就去勘察了附近的情况。
    倒是在不远处有一块地方合适,只是要用那里的话,还得推平两个小山头,不知道能不能和城里借到工具。
    但好消息是确定环境和土质没问题。
    初步敲定之后,孙奶奶和穆奚就去了一趟城里,把设备的事情定下来,又等到了家里的这一批百香果成熟能够拿到城里去售卖。
    这次不是到小市场去换了,而是直接被官方全部收购。
    赵叶青留了不少送人,冰箱的冷冻区也存了满满一袋。
    他们给官方了一个十分优惠的价格,条件是希望明年百香果种植前能送给他们一批果苗,他们就能省去自己育苗的功夫,官方的育苗室育出来的也比自己育的更粗壮健康。
    笑得合不拢嘴的种植部又得了一袋子火龙果,对于百香果苗的事情直接一口答应。
    他们的棉花种植小基地也开始动工。
    草甸的大部分小土坡山头都是纯泥土的,少量的岩石混在里面也能撬出来。
    但两个人干这么多活得累上半年才能弄完,穆奚去购买设备的时候和助理打商量,“帮运送设备的时候能不能带点人回去帮帮忙?”
    助理也好说话,现在外头的反动势力被清除了七七八八,城里也会逐渐放宽约束,“队里有放假休息的,你要是能说服他们去帮你,那就跟着运输机一起去。”
    这简单,穆奚到队里叫了一圈,说是去帮忙的话,晚上能吃烤乳猪和烤全羊。
    这话一出,之前他们队正休假的人还带上了别的小队休假的成员一起坐上了运输机。
    穆奚本来只想着叫五、六个,最多七、八个就够了,没想到这一喊就来了十一、二个,他赶紧提前说:“家里不够住人的,去的话得扎帐篷。”
    可队里的人平时出任务或是帮忙搞建设,也都是背着帐篷睡袋到处跑的,哪里会介意这些。
    于是在家里悠悠闲闲端着百香果茶的赵叶青,见飞机回来的时候,出门打算接应一下,没想到这飞机浩浩荡荡的下来了十几个人,都给她整内向了。
    下来的人一见到她,还整齐划一的喊:“嫂子好!”
    赵叶青:....这是什么黑道大嫂既视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