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枯水期,较之夏季的丰涌充沛,南运河的河水贫瘠了许多,能看见河底的淤泥和随着水流飘摇的水草。有些地方结了薄冰,尚未结冻的部分在寡淡的阳光下冒着微微的蒸汽。
杜成的视线在河水中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一片淤泥中。
那就是“11.9”杀人碎尸抛尸案中发现3号尸块的地方。时至今日,杜成仍然清晰地记得,当那个沾满淤泥、对向而套的黑色塑胶袋被打开时,马健脱口而出的那句“我操”。
那时大家都穿着一身橄榄绿,都很年轻,很能喝酒,抽很多烟,可以在熬了一夜之后还能精神抖擞地执行抓捕任务。在老刑警面前暗自不服气,把新警叫作小屁孩。热衷于带着枪骑着摩托车四处转悠。对每个犯罪分子都恨得咬牙切齿。
杜成的心暖了一下。他在二十三年后的同一个地方想起了年轻的伙伴们,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的一件大案。
然而这温暖转瞬即逝。杜成凝视着那片黑色的淤泥,仿佛又看到骆少华脱掉皮鞋,卷起裤管,一点点把那个黑色塑胶袋拽上岸的情形。其实,当他看见那具女性躯干尸块时,第一反应并不是恐惧或者恶心。失去头部和四肢的躯干并没有太多人类肉体的特征,他甚至迟疑了几秒钟才意识到那是什么。
随之而来的,是愤怒。
一个人,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会把一个女人肢解成七零八落的几块?
如果他那时就在自己眼前,杜成一定会把他的脑子挖出来,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而且他相信,当时,老伙计们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样的。
即使,他们最终因为这起案件反目成仇。
杜成点燃一支烟,微闭双眼,竭力让自己放松下来。这里曾弃置过一个女人的躯干,那么,不管经过多久,一定会有某种气息留下来。他要抓住这种气息,然后溯源而上,直至回到二十三年前的那个夜里,看清他的脸,抓住他的手,把镣铐牢牢地戴在他的手上。
“喂,那位同志!”
杜成睁开眼,回过头,看见一个提着扫把和簸箕,穿着一身环卫工人制服的老人正严肃地看着他。
“这里不许小便!”
半小时后,杜成把车停在铁东区万达广场门前,眯起眼睛打量着这座四层商厦,最后,在商场入口处看到了“平江路87号”的门牌。他从副驾驶座上拎过挎包,拿出那张1990年的地图,找到平江路87号机车厂家属区的位置,用红色签字笔画上一个叉,随即,驾车离去。
下午两点十五分,杜成已经坐在机车厂(现已更名为北方机车制造集团)人事科的办公室里。办事员查找档案后,把他支到了离退休办公室。
在离退休办公室,杜成得知“11.9”杀人碎尸案的被害人张岚的丈夫温建良已经在两年前退休,住处不明,但能查到他的手机号码。杜成把号码抄在记事本上,道谢后离开。
在厂门口的路边摊上,杜成买了一个手抓饼。他坐进车里,边大口吃着,边拨通了温建良的手机号码。几秒钟后,一个低沉的男声在听筒中说:“喂?”
“你好。”杜成咽下嘴里的食物,“是温建良先生吗?”
“是我。你是?”
“我叫杜成,是铁东分局的。”
“分局?”温建良的声音有些犹疑,“你是警察?”
“对。”
“你……有什么事儿吗?”
“我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
“什么情况?”温建良又追问了一句,“哪方面的?”
“不是公事,是我个人想找你聊聊。”
“那不必了。”温建良立刻回绝,“我不认识你,没什么好聊的。”
“是关于你妻子的案件。”杜成顿了一下,“我是当年的办案人之一。”
“嗯?”温建良显然觉得很意外,“你想聊什么?”
“能见个面吗?”
温建良犹豫了很久,最后说道:“好吧。”
杜成松了一口气,用脖子夹住电话,掏出笔。
“你的地址是?”
门打开的一瞬间,温建良就认出了杜成。
“我记得你,那会儿你比现在壮实,头发也多一些。”
杜成笑:“都过去二十多年了,现在我是老头了。”
温建良也老了许多,原本是三七开的分头,现在整整齐齐地梳向脑后。灰色的羊毛开衫绷在凸起的肚皮上,下身是一条深蓝色羊毛裤,脚上是棉布拖鞋,一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形象。
温建良把杜成让进客厅,招呼他坐在沙发上。趁着他去泡茶的工夫,杜成起身在这套三室两厅的房子里转了转。看得出,温建良和儿子一家同住,家境还算富足。阳台上挂着鸟笼,客厅东南角有一张长几,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估计是他退休后的消遣。总之,温建良现在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
很快,温建良端着两个茶杯走出来,还带着一盒香烟。
“我记得你是吸烟的。”温建良抽出一根香烟递给杜成,“说起来,还要感谢你们,那么快就抓住了凶手,给张岚报了仇。”
“没什么。”杜成勉强笑了笑,“应该做的—你过得怎么样?”
“还凑合。张岚走了之后,我又再婚了。没办法,孩子太小,需要有人照顾。”
“那……”杜成四处环视着。
“又离了。”温建良苦笑,“我心里始终放不下张岚。如果是病逝或别的什么意外—哪怕是车祸呢,我都不会那么耿耿于怀,可是她被人……第二任妻子受不了这个,和我离婚了。”
说到这里,杜成也有些黯然,只能默不作声地吸烟。
“那么,”温建良看着杜成的神色,“你要找我聊什么呢?”
“关于张岚。”杜成想了想,“关于她的一切。”
“为什么?”温建良不解,“凶手……不是已经被枪毙了吗?”
“是这样,”杜成慢慢说道,“我们在做一个大案要案汇总,你知道,一方面是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提高预防犯罪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搞清楚,为什么张岚会被害。”
“哦。”温建良点点头,脸色却渐渐灰暗下来,悲戚的表情浮上他的脸颊,整个人显得更加苍老。
“我知道这很不礼貌,甚至可以说是残忍。”杜成语气低沉,“让你过了这么多年,还要回忆这些事,但是……”
“没关系,我能理解。”温建良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如果以后能杜绝这样的悲剧,张岚的死就是有价值的,是吧?”
在温建良的描述中,他的妻子是一个热情、开朗、心地善良的女人,爱说爱笑,与人相处融洽,不曾与他人有过节或者仇怨。同时,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爱美,爱漂亮衣服。
“我到现在还记得她那天的样子。”温建良夹着香烟,眼睛始终盯着窗外,语速缓慢,“去参加同学聚会,特意打扮了一番。黑色呢子大衣,玫红色高领毛衣,牛仔裤,短皮靴,浑身香喷喷的。我当时还取笑她……”
温建良转过头,脸上带着笑,眼圈却开始泛红。
“说她一把年纪了还臭美。”温建良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现在想想,她才三十三岁,多年轻啊。”
临别时,温建良注意到杜成蜡黄的脸色和已经被汗水濡湿的脸颊,关切地开口询问。杜成不想多聊这个,匆匆道别后就离开了。回到车上,他伏在方向盘上,感觉肝部的闷痛感愈发强烈起来。他从挎包里翻出药片,和水吞下。然后,他翻开记事本,开始整理刚才和温建良的谈话记录。
杜成知道这样的访问并无太大意义。时隔二十三年,被害人家属的陈述很难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这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事,他需要唤醒自己的职业嗅觉,让它和自己记忆深处的某种气息勾连起来。只有如此,他才能把那些残留的片段拼接成一条锁链,然后,沿着它追寻下去。
更何况,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八章 跟踪
骆少华远远地看见林国栋从楼门中走出来,急忙放下望远镜,尽量在驾驶座上收缩自己的身体,只露出半个脑袋,监视着他的动向。
林国栋还穿着出院当天的那套衣服,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塑胶袋。他慢慢地走到路边,把塑胶袋扔进路边的垃圾桶。随即,他就把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漫无目的地四处张望着。几分钟后,他挠挠脸颊,抬脚向园区大门走去。
骆少华坐正身子,把望远镜塞进副驾驶座上的一个黑色双肩背包里。背包鼓鼓囊囊的,袋口露出水瓶和半截面包,还有一根通体乌黑的棍子。
骆少华瞄了瞄那根棍子,那是一支伸缩式警棍。
希望用不上它。骆少华抬起头,刚好看见林国栋消失在园区门口。他发动汽车,慢慢跟了上去。
骆少华不能肯定林国栋是否还记得自己,所以他不敢冒险,只是远远地尾随着他。林国栋走出园区后,向右走了几百米,拐进一条小路。
骆少华瞥了一眼街牌,暗骂一句,把车停在路边。
那是春晖路早市,汽车肯定开不进去。骆少华一边锁车门,一边琢磨着林国栋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自己。他快步走进早市,却发现林国栋并没有消失在人群中,而是在前方不远处,慢悠悠地逛着。
他像个失业很久、要靠妻子养活全家的窝囊“煮夫”一样,耐心地走过一个个菜摊,认真地打量着每一样商品,不厌其烦地问价,拿起一盒魔芋或者一根菜笋反复看着,似乎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骆少华尽量躲在人群背后,留心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最初,他对林国栋的怪异举止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对于一个在精神病院里住了二十多年的人来说,早已对人间的种种感到陌生了。
一股快意涌上骆少华的心头。不远处的这个人,在电击棒和约束衣下度过了小半个人生,现在变成一个连菜笋都不认识的废人。
但是骆少华很快意识到,刚才之所以会觉得他怪异,是因为他把林国栋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和自己一样,目睹朝阳升起,夕阳西沉,历经寒冬夏雨,春去秋来,见证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从平房遍地到高楼林立,暗喜于工资的提高,恼火于物价的飞涨。
就像骆少华时常感受到的那种幻觉一样:当他在黑暗的街路上凝视那些更黑暗的角落时,总觉得有一双眼睛正在回望着自己。
他其实从未离开过。
穿过早市,林国栋径直走向街对面的公交车站,仰头看了看站牌,就安静地在原地等待着。骆少华已经来不及回去开车,只能躲在一个早餐摊后,紧紧地盯着他。
几分钟后,一辆116路公交车缓缓驶来。林国栋排在几个拎着菜篮的老人身后上车,走到车厢中央,拉着吊环站好。骆少华眼见公交车驶离站点,急忙小跑着穿过马路,挥手招停一辆出租车,跟了上去。
对司机说了句“跟上前面那辆116路”,骆少华就掏出手机,连接上网,开始查询公交车的沿途站点。分析出林国栋可能下车的几个站点后,骆少华收起手机,发现司机正不住地打量着自己。
“老爷子,你这是……”
骆少华几乎要脱口而出“警察办案”几个字,话到嘴边却改成:“孙子逃学了,我去看看这小子去哪个网吧。”
司机的话匣子打开了,从教育孩子聊到了网吧整治。骆少华无心和他闲聊,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双眼紧盯着前方的公交车。四站地后,林国栋在长江街站下车。骆少华让司机把车停在公交车前方不远的地方,看林国栋走进长江街口,他付了车费下车。
长江街是本市的一条商业步行街,此时大约上午九点,大部分商厦都已经开门营业。在骆少华的记忆中,长江街从改革开放之后就一直是本市的主要商业区之一,几座主要的商厦更是有超过二十年的历史。同时,他也意识到林国栋在这里下车的原因。
林国栋正在试图填补自己记忆中的空白,而商业街显然是重新了解这个城市的最好的窗口。
他站在步行街入口中央,双手插在口袋里,仰头环视着四周的高楼大厦。深冬的寒风卷来,肥大的裤子被吹得贴在腿上,勾勒出略显弯曲的双腿的形状。此刻步行街上尚显冷清,行人并不多,且个个神色匆匆,没有人去注意这个衣着落伍却一脸新奇表情的老人。林国栋在原地看了一会儿,抬脚走进了最近的一座商厦。
他走得很慢,始终在左右张望,似乎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兴趣。几分钟后,他被商厦正厅中的一台自动售货机吸引了,上上下下地研究了好久,仔细阅读了使用说明后,林国栋掏出一沓现金,取出一张五元纸币,塞进投币口。然后,他在几排瓶瓶罐罐中来回选择了一番,最终按了一下罐装可口可乐下方的按钮。“咕咚”一声,一罐可乐落进了出货口。他吓了一跳,似乎不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围着自动售货机转了几圈,脸上仍然是一副不明就里的样子。
旁边守着关东煮摊点的一个女孩子捂着嘴笑起来,指了指自动售货机下方的出货口。林国栋这才恍然大悟,取出了那罐可乐。他拿着那个红色的罐子,转着圈端详着,又看看那台自动售货机,一脸欣喜,仿佛一个对齐了四面魔方的孩子。
随即,他拉开那罐可乐,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先是皱皱眉头,然后咂咂嘴,似乎对那味道还挺满意。
于是,林国栋端着可乐,开始在商场里慢慢地逛起来,不时啜上一口。商场一楼主要是各种珠宝、手表品牌的专柜。林国栋挨个柜台看过去,偶尔停下来听其他顾客和售货员交谈,脸上始终是一抹友善的微笑。大概是因为听得过于专注,他引起了一对正在选购钻戒的青年男女的注意。小伙子不时警惕地打量着他,姑娘则把挎包转到身前,紧紧地捂着。林国栋倒不以为然,笑了笑,就端着可乐慢悠悠地离开。
上楼的时候,林国栋又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他看着自动扶梯踌躇不前,最后站在一旁,看其他顾客逐一登上扶梯。琢磨了一阵之后,他小心翼翼地踏上去,扶梯升起的瞬间,林国栋的身体失去了平衡,在狭窄的踏板上手舞足蹈了一番之后,他才勉强抓住扶手站定。扶梯升到二楼,他屏气凝神地看着踏板逐渐并拢的终点,夸张地纵身一跳,险些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跌倒。
令人惊奇的是,那罐可乐始终被他牢牢地捏在手里,一滴都没洒出来。
二楼主要出售女装。林国栋依旧是那副悠闲的样子,慢慢地逛着。骆少华远远地跟着他,依靠立柱、柜台和其他顾客隐蔽自己。一个多小时后,他渐渐地失去了耐心,开始怀疑自己的跟踪是否有必要。现在的林国栋的确像一个久病初愈的老人,温和、笨拙、孱弱,于人于己都无害,甚至看上去有些可怜兮兮。
可怜兮兮?
当这四个字出现在骆少华的脑海里,他立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警醒。
不要被蒙蔽,再也不要。因为,再没有二十三年的时间可以去补救,去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