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回来的奥罗拉!不过现在我们去趟国外邮局,我要给你舅舅寄信,告诉他我们现在的地址及情况。”
莉莉丝起身,抚了抚衣裙。
方惠点头,然后又问:“舅舅是大不列颠人吗?”
莉莉丝笑了笑,回忆道:“是的宝贝,你还小的时候他来看过你,不过你应该不记得了。等以后你爸爸回了,我带你回大不列颠去看他们。”
次日早上,方惠和莉莉丝穿着体面漂亮,一起去了涉外领事馆。
涉外领事馆是一栋体面的三层大楼,里面简单又整洁,工作人员颇多,又分了很多不同的负责区,每个楼层都挂了牌子,写着职务。
接待人员还是很礼貌的,领着她们到处拿单子,填信息。
莉莉丝跟一位懂英文的人员交涉了有半个小时。
“您在中国居住多少年?”男事务员问。
“噢,我想想,大概有十一年了,奥萝拉现在都十岁了。”莉莉丝回答。
事务员提笔在表格上记录,又继续问:“您先生姓名?工作?祖籍?”
这是她早就在心里整理过的答案,于是毫不心虚地陈述:“我先生叫方霖声,曾经是一名文化工作者,奥罗拉六岁的时候他就失踪了,下落不明……”到这里她声音里有一点哽咽,缓了一会儿才继续补充,“我先生告诉过我,他的祖籍是临城,噢,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地方。”
方惠在一旁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上去非常可人疼。
耀眼的金发,碧绿水汪汪的眼睛,白瓷般细腻的皮肤,比亚洲人要深邃些的五官。
办事员觉得,这位洋娃娃继承她爸爸的基因真的很少。
“您节哀,女士。”
触及别人的伤心事还走神了,务员有些尴尬,低头提笔匆匆记录。
☆、第4章 〇〇四
接下来就比较顺利了,都是走的一些简单的流程。
方惠猜想,现在社会各项制度应该都不太完善,国籍法户籍法逐渐有了新法案,目前正在重新整改编制。
这些例寻问题只是做个统计,作为资料留底存档,但并不会真的去调查核实。
所以说,现在记录这些以后就是她们的真是信息了,有记载有备案,她和莉莉丝的身份就是合法的,以后不会出太大问题。
终于,事情都处理好了,办事人员给他们填写了国籍证明,盖上大红公章,礼貌送两位国际友人出门。
方惠心想,真感谢现在的政策,数据要整理,资料要核对,人口要普查,最后让她们钻了漏洞。
办好了这些杂事,上面的工作人员让莉莉丝先回去,到时候有问题可以再来。
莉莉丝就把现在的临时地址及外宾酒店的电话告诉了他们。
“那好,到时候我们会和您联系的。”
“谢谢,麻烦了!”莉莉丝阖首道谢。
手里有了一纸证明,只等着通知去公安局处理户籍问题。方惠还特地询问了涉外部的工作人员,像她们这种情况,外地迁居过来,还没有固定住所的外国人,要到沙海市公安局总部去处理,然后会给分配住房。
沙海市比之京都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是说它闭塞落后,反而因为是临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更为繁茂,兼容性也更高。
莉莉丝领着方惠一派肃穆地走在街道口上时候,她还看到几个外国人呢。
有着西装的体面人士,精神饱满整齐的工人,大多数还是朴实的百姓。
更见到了这个时代的有轨电车,不过莉莉丝连看也没看直接拦下一辆汽车,她这次就没有机会体验了,略有些遗憾。
两个人回到外宾酒店,恰好是午餐时间。外宾酒店收费高是有道理的,食宿提供方面都很不错。到餐厅才发现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莉莉丝选定了位置,开始对着女服务员点餐。单点需要另外加收费用。
“妈妈,也许我可以自己点单。”方惠忍不住提高了点声音,突然插话道。
莉莉丝显而易见的被打断说话有些不满,她皱了皱眉,语气轻但是口吻严厉地教育道:“奥罗拉,你这种行为很不礼貌,我想你应该注意些。”
“噢抱歉,”方惠无奈,接着又说:“不过,我想自己点餐。”
内心微省,这位母亲强势且极具控制欲。
对方眉头再次皱了皱,“我替你点的是你平时喜欢的口味,并且符合你的食量,不会造成浪费。”
她说的再有理但方惠并不想纵容她肆意替自己做决定的习惯,让对方形成这种意识很不好,她又不是真的小姑娘。
也许是方惠冷静且不容置疑的表情起了作用,也许是莉莉丝不想为这件小事,在公共场合跟女儿过多理论纠缠,遂摆摆手做出了让步。
方惠粗略一扫菜单,很快点了一样跟以前口味差别很大的一种食物,莉莉丝差异地看了她好几眼,她却又恢复成了小孩子单纯的模样,侧身单手托着下巴,望着窗外楼下的街道景物发呆。
莉莉丝虽然在华国住了十余年,但几乎大部分时间还是吃西餐,对中餐不甚偏爱,这从西华园别墅里聘的厨师是位外国人就可以看出一二。以前的奥罗拉是怎样的她不知道,但现在的方惠只想按自己的方式及喜好来。
左右年纪小是个好的藉口,谁也不能对脾气善变的孩子做过多的要求。
……
目前看来,排除意外可能,应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应该就在沙海市居住了。
莉莉丝就决定拿出一部分现金存进银行里,全部放在身上不太安全,也很奇怪。
晚上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就接到涉外领事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是和户籍处对接好了,让她们直接过去。
两人果断拿着公家出示的文件赶去了公安局。
到了地方,照样有公务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们。
“也是时间赶巧了,上面刚下达的文件,沙海市东区,雨花回廊巷,旧时兴建的一排两幢哥特式小洋楼,正在分派住房,您的条件完全符合,可以分得一间,女士!”男同志对莉莉丝讲道。
“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吗?”莉莉丝问。
“当然没问题,我们先去把房契证明签字登记盖章。”
转了房屋契后,就有人领着她二人去了雨花回廊巷。
方惠和莉莉丝坐着公安局办事的小汽车去了东区。
东区分有几条交叉巷道,住户深藏弄儿里,到了分叉路口,旁边都立了路牌,注明名字以及方向。
一目了然。
雨花回廊巷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有点小资情调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汽车缓缓行驶进来,细腻青黑的柏油小路,两丈见方的宽度,两侧生长着高大的松柏树。
和方才一路见过的城市建筑,斑驳的面貌以及忙乱的工业区都大为不同。
事务员跟她们讲解,没解放之前,这里是德国租界二区,地段治安都好,里面两幢洋楼完工后还没来得及住人,新中国成立,政府接管。
“都是全新的房子呢,外观也漂亮,虽然说反对资本主义腐朽,但也不能浪费不是,政府舍不得毁了,决定拆开住人,一栋可以住十几户呢!”
“以后可见不到漂亮的房子咯!”一位男同志滔滔不绝,“而且,这地界好,住的都是文化人,跟你们也好沟通,哈哈哈!”
这小年轻知道方惠会说一口顺溜的普通话,听的懂,这都是讲给她听的呢。
到了地方下车,几位人员领着母女进去。
“看看,这是其中一幢,另一幢在那头。”小年青指着雨花巷深处说。
方惠只顾着欣赏西方式建筑去了。
展现在眼前的德式洋楼,充满了浓郁的哥特式气息,典型的尖塔高耸,圆形拱门。
上下两层,从封闭的正门开始,左右两边依次延展开来,每边分别竖立了三根粗壮的圆白大柱,支撑上下楼。柱子间的空间通通围上了漂亮的白漆木栏杆。
形成了两条走廊,入口皆在正厅里面,一二楼的格局相同,分别在左右两边。
洋楼的地势要略高些,所以从柏油路下砌了十几级台阶。
莉莉丝牵着方惠上去。一楼门庭凸出来三尺左右地方,上面形成一个方顶,同样四根柱子支撑四个角。
大门开着,工作人员领着母女二人,一边走一边说道:“一楼两边都住满了,只剩下一间在二楼。”
从正厅后面的旋转楼梯爬上二楼,穿过右边的圆形拱门,就是二楼走廊了。
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都住满了人。
方惠上来才看到,但凡有住户的,都在自家门边靠墙的地方,摆了一个铁皮煤炉子,以及锅铲炊具之类的。
第四间也是最后一间,正是分给她们的。
门是什么材质的方惠也不识得,只是看上去很漂亮。男同志掏出钥匙开门,几人进去。
首先是一个不大的小廊,横向长条,往左边走才入得正屋,拱形门洞。
入目一个大开间,崭新的,刷得粉白的墙,木质深褐色纹路地板,小吊灯,别的什么也没有。
右面墙中间部分是小型拱门,欧式对开门,米白色,门上绘了花式图案,精致漂亮。从两个鎏金黄铜式门把手拉开,又是一间房。
里面同样空空如也,极好的是右边有两扇长方型窗户,开的略高。方惠乐颠颠跑过去看,竟然是绘了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用手摸了摸,很浓厚的艺术感。
“这里两个大间够你们住的,外间后面还有个单独的洗漱间,水龙头,洗水台都是新的,厕所是抽水马桶。都是你们洋人的玩意儿,方便的很。”另一个人讲道。
“真漂亮!”方惠不吝夸奖。
“那是!”小年青很自豪,“一般人都不让住这里也不敢,不过你们的身份是不怕的。”
方惠给了对方一个灿烂的笑脸,又道了谢。
“咳咳咳,没事儿的话,这屋子钥匙就交给你们了,局里还有事,我们就先走了。”说着拍了拍身上的公安制服。
这些事说多了也不好。
莉莉丝连忙接过钥匙放好,说了谢谢,又问:“现在可以住进来了吗?”
他们听得懂,回答:“当然,已经过了房契,随时搬进去都可以。”
两个工作人员走了以后,方惠又把屋子从里到外检查了一遍,才满意了。
莉莉丝抬首边看边指点:“要准备两张床,梳妆台,橱柜,洗漱盆,厨房用具……要采购太多东西!”她捏捏眉心,冷然道:“太不方便,但现在不能请佣人了。”语气里多少有些遗憾和不满。
方惠现在倒不着急了,房子有了,她不讲究,其他东西可以慢慢添置,便说:“您看,外间有壁柜,里间有橱柜。”
壁柜不算高,方惠垫着脚就可以够着,一排五个柜子,白色木质边框架,装饰着五花色玻璃。
橱柜镶嵌在墙壁里面,对开门,宽度一米五左右,里面有足够的空间放衣服。
这房子还真是各方面都很好,面积不小,十足的新,充满艺术感和现代感,配两个外国人人住,也不算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