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到城门,唐慎便看到许多沿道前进的难民。他们走的是官道,因为下雪,官道泥泞。放在往常是不会有人在这种恶劣天气下四处行走的,可难民太多了。他们穿着褴褛,身上冻出了一个个紫红色的冻疮,沿着官道走向姑苏府的西门。
唐慎撩开窗帘看了看,又不忍心地把窗帘关上。
梁诵倒是一直静静看着这些难民,他道:“听说这些人都是从滁州、婺州那儿来的。今年雪下得太大,南方四省告急,朝廷也拨了银子下来赈灾,只是收效甚微。”
没过多久,就看到了几间施粥铺子。
梁诵不在姑苏府,但姑苏府的事并不是没人管了。三天前官家就在城外搭了施粥铺,每日救济灾民。除此以外,城里的富商大户也慷慨解囊,开了一些私人的施粥铺。唐夫人就开了间施粥铺。
然而这些远远不够。
天气严寒,这些难民衣不蔽体。施粥铺的粮食存量越来越少,从四面八方赶来姑苏府的难民却越来越多。
唐慎问道:“先生想怎么办。”
梁诵:“怎么办?姑苏府虽然富裕,但也没法救济这般多的难民。这天气不会冷太久的,再过一个月开了春,一切应当好许多。只要撑过这个月就是。都说瑞雪兆丰年,只可惜这雪是在太大了,土都被冻坏了。也不知这些难民回家后,来年能否有个好收成,否则朝廷又是笔烂账算不清了。”
唐慎:“一个月撑得过去么。先生,我只怕他们会冻死在城外啊。”
梁诵又怎么不知,或许一个月过去,这些难民能活下一半就不错了。他们不是被饿死的,而是活活冻死的。哪怕官家支了帐篷,给了取暖的地方,可难民太多了,姑苏府能做到的有限。哪怕他们活了下去,来年回到故乡,可能也要经历一场饥荒。
梁诵长长叹了口气。
“天灾总比人祸更是无情。走吧,下车看看。”
两人一起下了车。
难民的数量远比唐慎想得多的多,他们蜷缩在城墙下,努力地用任何能找到的东西遮蔽自己的身体。不是为了羞耻心,是为了活命。草根、树皮,哪怕是泥土,也尽量往自己身上盖。
天冷倒是不用担心瘟疫,很难传播。但是天冷,换谁来都没有办法。
前一日来施粥铺领粥的人,第二日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唐慎跟在梁诵身后,看着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心脏被狠狠地震撼着。
出生在现代社会的他,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也小康,从小没有挨饿受冻过。他从没见过这么多哀嚎的人,也没见过这么多瘦骨嶙峋的人。哪怕是穿越,他也直接穿到富庶的姑苏府,哪里见过这般地狱景象。
姑苏府富庶,但姑苏府也没法白养这成千上万的人。商贾们再大发善心,能帮到的难民还是有限。
梁诵:“走吧!”过了会儿,他发现自家学生竟然没动。“唐慎?”
俊俏的小儿郎转过身,面露思索。片刻后,唐慎道:“先生,我有个想法,不知可否成功。但是这法子或许能救不少难民,只是需要先生相助。”
梁诵:“你且说上一说。”
唐慎认真道:“我想雇佣他们!”
唐家的珍宝阁里,香皂和精油都卖得极好,哪怕还没开始卖肥皂,唐慎手里也有一笔丰厚的分红。之前他在姑苏府几条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考察了几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卖的东西。
当今世道,最赚钱的生意是盐和酒,但是这两样东西都被朝廷牢牢把控在手中。那么他还能做什么?
唐慎:“物流!”
姚三一愣,不明白道:“小东家,物流是什么,我可从没听过。”
唐慎:“姚大哥,我且问你,姑苏府最好的酒楼是哪一家。”
“自然是碎锦街上的千秋楼。”
“是,千秋楼是姑苏府最好的酒楼。你也应当听过,千秋楼是可以上门做菜的吧。孙岳家,就是我一个同窗,他家上月的新年夜宴就是请了千秋楼的大厨,专门到他家,做了一桌好菜。”
姚三:“竟然还有这等事。”
唐慎:“当然有。姑苏府的人富裕得很,你以为姑苏府为何比那金陵还要富裕?江南首富可是金陵人,但姑苏府就是比金陵富裕,因为姑苏府人人都好!姑苏府富的从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几个人。是,姑苏府的富商可能没有金陵的多,没有金陵的富,但姑苏府的人,各个都安好美满,年年有余。所以对他们来说……”
姚三:“对他们来说什么?”
唐慎微微一笑:“对他们来说,请千秋楼的大厨来家中烧菜确实太贵,他们负担不起。可请别人帮他们跑腿,帮他们收发快递,这等小钱,姑苏府人人都有!”
不错,唐慎就是要做姑苏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一开始他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姑苏府什么东西都不缺!四海八方的商贾通过大运河,集结于此。珠宝首饰,锦缎丝绸,珍馐美食……所有能想到的东西,姑苏府都做得很成熟。既然很难插手这些行业,那为什么不干脆直接为这些行业服务?
唐慎:“姚大哥,你去西城买个院子,不要求多好,但要大,至少能住下百人。然后再去城外先挑五十个难民,你掂量着,挑那些看上去老实点的,无论男女。”
姚三对唐慎是无条件的信任:“好咧!”
唐慎很快又去了梁府。
他早就把自己要做物流的想法告诉给了梁诵,梁诵思索许久,见唐慎又找上门,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可知,你这么一做或许根本没有收益,前期付出如此之多,极有可能赔个血本无归!”
唐慎笑道:“先生,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姑苏府最红火的香皂和黄金缕都是唐家在卖。哪怕现在赔了,小子也不会饿死街头。”更何况肥皂还没上场表演呢。
梁诵:“罢了,你既然要做那便去做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些难民回去后本来就很难活下去,若是能借此在姑苏府安家倒也是个好事。你需要什么,与管家说。”
“不用那么麻烦,小子只需要十个机灵的捕快,还要先生的一句话。”
“哦,什么话?”
“难民倘若在姑苏府中作奸犯科,无论案情大小,一律驱逐出府,严禁任何施粥铺给其粮食!”
姚三将难民安置在一个空了很久的大院子里。这些难民大多是壮汉,只是身体虚弱了点。姚三不知道唐慎的意图,但他心想东家既然要雇人,自然是越强壮越好,所以特意挑了这些看上去比较强健的。
唐慎来到院子里认了这五十个人,接着给他们食物、热水和衣服。
这些难民顿时傻了眼,直呼唐慎是活菩萨再世。他们狼吞虎咽,洗了热水澡、换上新衣服后,总算像了人样。唐慎也没直接让他们干活,而是让姚三带他们熟悉姑苏府的地形。
三天后,这些难民已经熟悉了姑苏府的地形。
唐慎让姚三去姑苏府几条人最多的街上张贴告示,又让林账房去府城里几处平民住的街坊里贴了告示。不一会儿,许多人看着告示上的东西,有识字的人念出上面写的字。
“唐氏物流……咦,物流是何物?”
这人把上面的字念完后,有人问道:“大哥,这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是说,从正月二十八,也就是明日起,这个唐氏物流无偿送货一日。街上所有穿着红色麻布短袄的人都是唐氏物流的伙计,只需喊他们,他们便会过来。你可让他帮着送东西、帮着买东西,也可让他带信。只要在姑苏府内,他随处都可送到。”
“竟然还有这等事?”
“可不是,真是个奇事。”
唐家院子里,林账房盘算近日的账目,愁眉不展:“小东家,为了给那五十个难民吃喝,咱们已经花了不少钱。您这物流竟然是无偿送货,这可收得回成本吗?”
姚三:“我相信小东家。”
唐慎却道:“这一次我都不相信我自己。”
“啊?难道说,明天没人会用咱们的伙计?”
唐慎:“你说明天?”
姚三:“对,明天。”
“明天肯定没有。”
“……”
姚三慌了:“小东家,这……”
唐慎眯起眼睛,笑道:“明天肯定没有,但以后有没有,就看姑苏府的人到底有多富裕,生活有多安定了。做生意怎么能不承担风险呢,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但是这个生意已经有几位叫顺某、圆某、申某的前辈告诉过我……可行!”
作者有话要说: 小唐郎:今天我要开始吃螃蟹啦!
第18章
过了一日,姚三垂头丧气地来给唐慎报信。
“小东家,如您所说,果然没人要咱们送物传信。倒是也有人好奇地问过,但就问问而已,才说两句就走了。”
唐慎正在练字。
每天写两篇八股文、作一首试帖诗,这是他的基本作业。除此以外,他还得练习五十张大字,要写得工工整整,行列对齐。又写完一张大字,唐慎小心地把墨吹干,将宣纸放在一旁,抬头说道:“居然还有人问?”
姚三:“……”
小东家的脑子怕不是被驴踢了吧!
“难道不该有人问吗?”
“也是,好奇心人人都有,能理解。问一句而已,又不会少块肉。”
“……”
姚三:“小东家,这可如何是好!”
唐慎继续低头写字:“不急,你今日回大院,告诉他们明日继续。只是以后送物,佣金都要一文铜钱一次,不再免费。对了,你有每天告知他们要遵守的规矩么?我说过,要三令五申,规矩每个人都得背诵。”
姚三:“告诉了,您放心。我这就去大院一趟。”
姚三和林账房对物流的买卖非常不看好。他们从没见过这等东西。
大户人家要办点什么事,都有小厮随从。姑苏府也有几家镖局,在江南很有名气,要是托运东西都可以去镖局。但是听唐慎的说法,他似乎不打算做远途生意,只是在姑苏府府城里做事。
这真能做起来么?
写完大字,唐慎直接去了梁府,捧着写好的八股文和大字,见面就道:“先生救我!”
梁诵:“……”
等了解了前因后果,梁诵笑骂:“我当日是怎么问你的,你需要什么东西,尽管说,让管家给你备着就是。可你说,只要十个地头龙的机灵捕快和一个承诺。如今怎的又要我做你这第一单生意,给你那唐氏物流揽客了?”
唐慎一本正经地解释:“先生,这怎么能算是需要。小子是您的学生,嫡亲学生。先生就我这一个学生,小子第一次自己做生意,您照顾一下不是天经地义么。若是小子开了家酒楼,定会第一个请先生来品尝,先生也一定会到吧。”
梁诵:“你这小滑头,什么话都被你说了,还让我说什么?”
“先生只需要对小厮说一声,明日在街上大声喊一位唐氏物流的伙计,让他帮着送东西,最好带着东西绕姑苏府城跑一圈,那自是最好不过啦。”
“呵,那我让他送的东西,是不是越显眼越好?若是能直接给他一面大旗,上书梁博文三字,让他招摇过市,是不是最合你意了?”
“嘿嘿,先生懂我。”
“子行矣!”
“好咧!先生别忘了明日找唐氏物流的伙计啊。”
子行矣,出自《庄子·列御寇》,翻译过来就是:你给我滚蛋!
梁诵又笑又怒:“回来,你刚送的文章和大字,我还没看过。”
唐慎苦着脸回来,听老师点评家庭作业。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