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后就见商婵婵亲手拎着一个食盒走上来:“听说你们在喝酒,我就来送下酒菜了。”
    并且极其自然的在黛玉身边落座,拿过一个酒盅,替自己倒了一杯,笑眯眯道:“你们在说什么?也说给我听听。”
    商驰:……
    作者有话要说:  商婵婵:有靠山的我,就是最皮的我。人群中,我就是最亮的那颗星(电灯泡)。
    第116章 提前提醒
    且说商驰见妹妹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坐下了, 也不免一阵头疼。
    这几日商婵婵也没少往他的东院溜达。借口也都差不多, 不是送个杯子就是送个碗。
    他本想给妹妹布置些功课, 好叫她安静些。
    谁知却被母亲严令禁止。
    自打黛玉入门,江氏得了儿媳后, 也开始提前担忧自己女儿将来去给人家当儿媳。
    于是特意将商驰叫了去道:“婵婵在家还能待几年呢?小时候你教导她也罢了,如今我不许你再勒掯她, 叫她在家里享些女儿的福吧。”
    不单单江氏,连商铎,看着林如海这几日长吁短叹, 眉目间都是怅然若失,悲喜交加, 复杂莫名的神态。也有些同病相怜, 于是也对商驰嘱咐了同样的话。
    商婵婵便好似去了金箍的孙大圣,一时商驰竟拿她没法子起来。
    且原来商驰面色一淡,商婵婵就怕的避猫鼠似的转身就溜,片刻不敢多待。
    现在却只躲在黛玉旁边对他笑,好一副你能拿我怎么办的狐假虎威样子。
    故而此时她这样一枚硕大的电灯泡坐在这里,商驰也不能撵她。
    只问了句:“你都在家里呆了好几日了, 太后娘娘未曾召你入宫吗?”
    商婵婵眨眨眼,笑嘻嘻:“现下老圣人事事倚重娘娘,便是有御医在跟前,茶饭也都经了娘娘的手他才肯用呢。
    所以太后娘娘说,近来顾不得我了,叫我在家里跟着娘亲学理事即可。”
    然后表情越发无辜道:“哥哥这样问, 难道是嫌弃我在家,想让我进宫吗?”
    心道:你要是敢答应,我就敢去爹娘跟前告状。
    商驰莞尔,笑容宛如明月清辉,和气道:“我怎么会多嫌着妹妹呢。
    我总要上朝和去部里坐班的,我不在时,玉儿自己一人呆着也是无趣,你们两个正好可以作伴。”
    言下之意,我不在的时候,你再来。
    商婵婵全装作听不懂,单单纯纯“哦”了一声,然后靠在黛玉身上笑道:“我正是怕林姐姐无聊,所以现在就来陪她啦。”
    商驰难得叫妹妹堵得说不出话,只得端起杯子来喝了一口酒。
    黛玉见兄妹俩一个明示暗示,一个只管装糊涂,也觉得好笑。索性不开口,由着他们兄妹两个拌嘴去。
    商婵婵说也不耽误吃,非常不拿自己当外人似的,拿起筷子就吃。
    他们夫妻小酌对饮,也不会空着肚子喝酒。
    自然也是带了四色小菜来:乃是水晶蹄肴、清炒鲜笋、炸酥玉兰花片、烤鹿脯。
    商婵婵素来爱吃油炸和烟熏食品,然到了这里,因自幼体弱,许多人拦着管着不叫她吃。
    况且在宫里时她是跟着商太后用膳,商太后上了年纪,自然少用煎炸等物,都是蒸、炖等菜肴。
    凡饮食皆以养生为主,搞得商婵婵虽然没到养生的年纪,却被迫跟着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此时她坐下,与商驰应答几句的功夫,已经吃了好几块酥脆的炸玉兰花片与焦香的烤鹿脯。
    小小的碟子中,顿时各去了一半。
    心中还遗憾:这要是炸鸡和炸薯条就好了,烤肉也行啊!
    黛玉不免好笑,这到底是来送下酒菜的,还是蹭下酒菜吃得?
    见商驰似要开口,黛玉唯恐他说妹妹,连忙打了个岔,问商婵婵道:“什么下酒菜叫你亲自提了来?”
    商婵婵这才想起自己的任务,方才她只顾着吃人家的,倒忘了自己还带了新鲜菜色来。
    她打开食盒:“是承恩公府送来的——说是从金华千里迢迢弄来的火腿和风鱼。”
    商驰莞尔:“怎么忽然送这些东西?”
    各亲眷之家也会彼此送些吃食,但一般都是新鲜花样的点心,或者自家园子里头茬的果子,以表亲近之意而已。
    商婵婵笑道:“这还是前两个月我跟谢翎说起金华火腿来。
    他说:火腿久者无油,有松柏之味。风鱼久者如肉,有麂鹿之味。我说想不出这都是什么味道,他就去特意寻了来了。”
    说来,自打进了六月,她未曾进宫,也十数日未见过谢翎了。
    商婵婵亲手取出一碟子切得菲薄的火腿片。
    “也不知松柏之味是什么?我猜无非就是太干了,吃起来像吃树皮罢了。我可不吃这个。”
    她眼珠转了转:“要不哥哥先尝尝吧。”
    商驰:……
    商婵婵又将色做金黄的风鱼端出来:“倒是说这鱼有麂鹿之味,我更感兴趣,可是巧了,咱们这里正好有烤鹿脯。让我来亲自尝尝。”
    然后她就将一小片鱼与一块鹿脯一并吃下去。
    黛玉见她神色有异,不由笑问道:“怎么样?”
    商婵婵伸手摸到桌上的酒杯,连忙灌了一盅,这才说道:“咸,咸,林姐姐快再帮我倒一杯酒。”
    这里她连喝了三盅酒,才压下了口中的咸鲜之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