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釉惊呆了,这年头听了说书不喝彩竟然还是过错,会被找上门来?你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业务水平吗?
作为看过亚洲男子天团DYS48表演的人,觉得你这表演很一般不可以吗?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别人认同你的表演呢?
好吧,作为一个爱豆没有表情管理不到位是我的错……有嫌弃得那么明显吗?沈釉搓了搓脸。
说书人的情绪逐渐不好,也是年轻气盛,感觉自己的专业受到了羞辱,脸色都有些气红了,忍不住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你行你上啊?”
沈釉看了看他。
行吧,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实力!
沈釉作为一个被公司朝演员方向培养,甚至送到某戏剧学院表演班系统学习过的人,说书也并没有那么陌生。至少台词课本上就正式收录了许多段,比如《报菜名》、《地理图》、《白事会》……算是科班演员的必修课,进修班的演员也得学。沈釉走至堂中,拿醒木在桌上一拍,张嘴就来了一段八扇屏,说的也是三国:“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自从桃园三结义以来……”
要知道艺术也是通过了时代的积累,几十代人研究传承出来的程式化、文本、节奏、气口,凝结了多少艺术家的智慧与汗水呀,真的不是还处在摸索阶段的古代人可以追上的。说书人和掌柜的都听愣了,原本准备散去的客人也停了下来,在沈釉如同竹筒倒豆子的一长段贯口后,爆发出了热烈无比的喝彩!
好快!虽然每个字都好像听清了但又好像什么也没听清!
虽不明,但觉厉!
那说书人也愣在了当场:“这书还能这么说……”怪不得这人听自己说书要睡着,和他比起来,自己那就是给小孩儿讲故事,毫无技巧可言啊!
这一段八扇屏不算长,沈釉很快讲完,不顾群众的热情呼唤“再来一段”,朝那说书先生拱了拱手,抄起自己的大包小包潇洒离去。
然而还没走出多远,就被人追了上来:“等等!”
沈釉无奈的回过头:“又怎么了?”
我行我都上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那说书人的脸依然通红,这次却是激动的:“敢问……敢问您师从何人?能否为我引荐,或者,我也可以拜您为师!”
沈釉:“???”
第15章 拜师
果然才华皆一切吗?刚才还一副要找茬的样子,转脸就要拜自己为师了?沈釉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人。
那说书人对着沈釉就是一躬到地:“在下孔均,愿拜先生为师!”
他之前真是眼拙,怎么会以为这是谁家的学徒!这甩自己两百条街的艺术水平,应该是哪位老先生、班主家的幼子嫡孙吧!这从没听过的优秀文本和娴熟大方的表演技巧,如果不是从小熏陶怎么能够拥有?而他,居然有这等运气能碰到大师的传人,这不就是老天给他的机会么!
孔均看向沈釉的目光热烈又狗腿。
说起孔均此人,也是有一番故事。他家就在这附近,自小混迹各个茶馆长起来的,没少听人说书。后来大了,学堂也读过两年,字也识得几个,却依旧对说书有着极大的兴趣——说是毕生的艺术追求也不为过。
原本想拜个师父,正儿八经的做这一行,可挑来选去却没有合适的:孔均记性好又识字,世面上的本子听几遍就能给扒下来,用不着师父一字一句的教。加上打小听得多了,有了一些的基础,自认为已经达到演出水平,只需要少量点拨。可古代的师父和现代的老师、培训班可不一样,绝不会一上来就教你核心内容,让你立刻登台。而是一个头磕下去,就得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规则,把师傅当亲爹一般先伺候个几年。
端洗脚水倒夜壶是应该的,挨打挨骂也得忍着。
等打杂熬日子熬的差不多了,师父才会从手指头缝里漏出点本事。
无论哪个时代,首都都是文化中心,集中了大量的顶尖艺术从业者。而常坪城这样的小地方,文艺水平就比较参差不齐了。孔均觉得自己现在也不差,再从头拜师熬个十来年,真真不划算。最重要的那些老先生的水平也比自己强不了太多呀?自己还能把市面上的话本改来说书,也是有优势的!
于是孔均就在自家附近的这个茶馆表演了起来,居然还真有人捧场,会打赏些零钱或茶水、点心,带动了茶馆的生意掌柜的也愿意留他。可是民间艺人都是很讲究师门传承的,孔均这样忽然冒出来一个“海派”,常坪城的其他艺人便坐不住了:这岂不是搅乱了他们的规矩,抢夺了他们的市场?
所以还真的会集体排挤孔均,时不时有人来搅局砸场子,这也是孔均一开始误会沈釉的原因。
可是现在见到了沈釉的本事,孔均觉得,是来砸场子的又如何?我服!这样的水平我愿意拜师啊!孔均对着沈釉进行了一番激情澎湃的剖白:“只要您愿意收下我,以后当牛做马,绝无二话!”
沈釉这才知道,书说的这么差,不是这个人学艺不精,是整个行业水平都低下啊。
不过沈釉还是摆摆手拒绝了,他偶尔装个X还行,真要教人,未必有那个金刚钻:“你想多了,我并不是专业说书的,也没有什么师承。硬要说的话……顶多算票友吧?和你一样,听得多了,自己再琢磨琢磨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