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敢瞒皇阿玛,前面的意思是顾师傅说的,后面是儿臣自己胡乱琢磨的。”他故意解释得有些断续混乱,但又不失巧妙。
    但康熙显然很满意,对于一个刚入学不满两月的小阿哥来说,能回答问题并做出解释,已经是惊喜了。
    对答之间,陆续有其他皇子阿哥从外面进来,见了康熙都纷纷行礼。
    等人都到得差不多,康熙道:“今日你们都去皇太子那里,随胤礽一起读书吧,朕要考校考校你们。”
    众人纷纷应是,跟在康熙后面鱼贯而出。
    胤禛与胤禩一起走,便小声询问:“皇阿玛考你了?”
    胤禩点点头。
    “没挨训斥吧?”脸上露出担心,毕竟胤禩比他小了三岁有余,又刚入学不久。
    “没有。”胤禩也跟着小声回答,心里有点感动。
    太子胤礽与他们不在一处念书,康熙特别指派了张英和李光地单独教导,可见对这个儿子的期望之重。
    一进书房,便见一人正在背书,声音清朗悦耳,抑扬顿挫,正是胤礽。
    胤礽现在年方十四,还未大婚,正是少年最美好的时光,他遗传了其母赫舍里皇后的清秀眉目,又带了康熙的刚硬轮廓,看起来玉树翩翩,又贵气盈然,跟其他那些青涩的皇子阿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莫怪康熙会如此宠爱他。
    见到康熙和众人进来,胤礽起身行礼,众阿哥又向胤礽行礼,张英和李光地也在一旁躬身见驾。
    彼此见礼之后,康熙开始向张英他们询问太子的功课。
    胤禩知道太子在年青时的表现十分优秀,果然张英他们开口便是称颂,康熙随口考校几句,太子都不慌不忙,对答如流,于是作为父亲的康熙更加满意了。
    “朕宫中从无不读书之子,向来皇子读书情形,外人不知,今特召诸皇子前来讲诵,顾八代,你来命题。”
    顾八代应声出列,拿起一本《论语》。
    “三阿哥,那就由您开始了。”顾八代道,“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何故如此?”
    胤祉想了想,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反是,故如此。”
    他用了《论语》中的另外一句话来回答,仓促之间能想到这个答案,也算不错了,顾八代点点头,望向康熙,等他点评。
    康熙不置可否,语气淡淡:“尚可。”
    胤祉有些失望。
    顾八代又对胤禛道:“四阿哥,请听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他引用的是《论语》中子贡问孔子的话,胤禛只需要按照原文背诵出来就可以了。
    所以胤禛想也不想,肃容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顾八代颔首,康熙也轻轻点头。
    三阿哥胤祉是诸阿哥中除了太子的最年长者,入学也比其他阿哥要早,他跟胤禛的问题难度不相同,是理所当然的。
    五阿哥胤祺自幼在太后身边长大,对汉文不熟稔,所以顾八代先跳过他,直接考胤佑和胤禩,让他惊奇的是,胤禩年纪最小,却回答得很流利,再看康熙,也是一脸满意。
    “胤祉年长,要做好其他阿哥的表率,胤禛,胤禩都答得不错。”康熙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转头看向他最宠爱的儿子。“太子来讲讲《礼记》的礼运篇吧。”
    胤礽拱手称是,开始一字一句的讲解。
    他吐字清晰,毫无迟滞,但洋洋洒洒一篇说下来也得将近半个时辰,胤禩觉得自己真不知倒霉还是幸运,皇子枯燥乏味的读书生涯,旁人只须经历一次,他却要经历两次,尤其当师傅讲的内容对他来说就像喝水那么简单的时候,这种过程就更像是一种煎熬。
    等到胤礽终于把那个礼运篇讲解完,胤禩已经快站着睡着了,康熙扫了众阿哥一眼,待目光落到胤禩身上时,却并没有生气,反而带了丝宠溺的微笑。
    “胤礽的学识超过你们许多,汝等要好好向太子学习。”康熙用一句话作了注脚,胤禩这才明白,让他们站在这里老半天不是没有理由的,明面上是给太子侍读,实际上是要树立太子的权威。
    康熙对这个儿子,可谓用心良苦。
    只可惜……胤禩暗叹一声,扫过其他兄弟欣羡的目光,看着太子微笑的俊脸,心底带了丝怜悯。
    下了学,他想起今日去请安的时候额娘身体似乎不太舒坦,便婉拒了胤禛要他同去佟贵妃那里的邀请,径自回到钟粹宫。
    一进良贵人的院落,就看到门口守着康熙的梁九功。
    胤禩愣了一下,想要再退回去已经不及,只听见康熙的声音自里面传来。
    “是胤禩吗,进来吧。”
    胤禩无法,只得走进去。
    “给皇阿玛请安,给额娘请安。”
    “起来吧。卫氏,你这儿子教导得不错啊。”康熙的后半句,却是对着良贵人说的。
    良贵人忙起身行礼。“是皇上教得好,奴婢不敢居功。”
    “行了,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多礼。胤禩,朕听你前日在上书房说,想像太祖那样驰骋沙场,为国尽力?”
    胤禩道:“儿臣确有此念,只是谙达说儿臣骑射不精,还要多加练习,儿臣以后定当努力。”
    康熙看着他似乎因羞赧而微垂的小脸,呵呵一笑:“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是我八旗子弟的风范,那你长大了,是想当个将军吗?”
    话问得很随意,康熙也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期望一个七岁孩子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志向来,但胤禩却心中一凛。
    因为他想起了自己伯父福全的事情。
    裕亲王福全年幼时,当时顺治皇帝问其志向,他答道:愿为贤王。在康熙登基之后,他也确实一心尽忠,绝无二意,因此博得了康熙的信任和尊敬。
    胤禩明白此刻便是一个好机会,回答好了,说不定可以让他摆脱前世的旧路。
    于是他假意思索片刻,郑重道:“愿做贤王,辅佐明君,为天下百姓谋福。”
    果然,康熙因他的回答而愣了一下,随即眯起眼睛,目光锐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