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隔着云雾般的遮挡,宋翩跹隐约窥见,半山腰上的清湖中伏着个女修。
    女魔修。
    第154章 傀儡的小主人(43)
    女魔修玉白的双臂垫在湖畔, 正歪着脑袋枕臂安眠,从宋翩跹的角度只能看到一头青丝, 并挂在臂上的几缕鸦发。
    宋翩跹之所以能确认那是个女魔修, 正是因为那魔修将青丝都拢到了身前,露出细长的颈和圆润的肩头。
    视线顺着美人肩往下一溜,便见腰间盈盈收束的线条, 快至最细的那一握时,往下的风情又被藏入湖中,瞧不见更多了。
    轻薄的衣衫自她肩头往下垮落,松松挂在女修身上,被这魔气四溢的湖浸泡得湿稠黏软, 染成了魔气的灰色, 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式样。
    衣衫的一边浸足了水沾在她肩下, 另一边浮在水上袅袅飘荡,中间划出的那道圆弧盛着莹白如玉的美人脊背。
    宋翩跹一晃神,视线落到她蝴蝶骨上,如蜻蜓点水般掠过。
    宋翩跹微微蹙眉。
    她自来到这个世界并未接触过多少女修, 可眼前这半截让人色授魂与的背影却透着几分眼熟, 仿佛她曾多次见过……
    一时想不起来,宋翩跹不多做纠结, 她用灵力轻轻拂开浓而不散的魔气,探头看向更深的山底——
    山底一片浓黑, 猛地看去, 遍地焦土。
    宋翩跹凝神再望, 却发现那哪是焦土,而是一地干枯焦黑的骨头,就像她来时那花园中的藤蔓般死气沉沉,缠绕堆叠,藤蔓上结满苍白空洞的骷髅头。
    萦绕在宋翩跹心头的问题有了答案,为什么魔修朝圣般地涌入这座宫殿,而她进来后一个都没碰到,现在看来,魔修都在这山底了。
    正值此时,女修动了。
    未看清状况前,宋翩跹谨慎地选择屏息。
    女修扬起上半身,身骨慵懒,身后衣衫也随之而动,她伸出左臂,掬了捧极为莹澈的水。
    水流自她指缝间流泻而下,顺着小腕一点点地淌,在水面溅起细细的水花,就在她胸腹旁,轻轻的。
    水落尽后,女修撑起头,勾了勾手,紧接着,山底的魔修枯骨堆中漂浮起点点深紫的光辉,如萤火虫般轻盈摇曳,仿佛顺着一股不存在的岚风,朝女修飘忽而去。
    那些紫色的光附到女修身旁,暗紫的光芒将女修本就白的身躯衬得如明珠生晕,直晃人眼,不过转瞬,光点在宋翩跹眼下乖顺无比地融入女修的身体。
    那些都是魔气,宋翩跹现下已经彻底明白了,山底那些魔修的修为已经被这个女魔修吞噬得一干二净。
    这女修宛如从黑土地中长出的妖娆花枝,将地里的养料汲取得一干二净,而她愈发明媚——实力也愈发强劲。
    不行,不能坐视不理,宋翩跹几乎在片刻间就下了决定,七星双凤刀自储物戒飞出,滑落到她手中,她握紧刀柄,将灵气灌入刀中,便要——
    不好!
    宋翩跹拧身一躲,脚下草屑飞溅。
    几乎在七星双凤刀被输入灵气的那一刹那,山下绵绵浮动的魔气云雾陡然呼啸而起,凝成数条黑色绳索,如毒蛇般飞刺而来。
    这手段不算多高明,但其中魔气极为丰沛,令宋翩跹面容冷凝,这是她遇到的,第一个能和自己斗得旗鼓相当的魔修。
    锁链背后自然是山下的女修,可她却迟迟未露面,只使这些魔气锁链与自己缠斗。宋翩跹有意绕开锁链、一探女修真身,却总被更多的拦下,一时分身乏术,连神识也无法穿透云雾。
    宋翩跹心下思索分析,手上应对倒还自如,傀儡不知疲倦,若是比拼耐力她不会惧,就是不知那魔修在山下会不会动什么诡谲伎俩……
    但不过一刻钟,宋翩跹便发现此处对自己来说极为不妙——
    这座宫殿,竟把灵气尽数隔绝在外,只有魔气弥漫。
    而那些锁链,不止是在与自己斗法,更是在每次接触时,便将她身上的灵气“偷走”一分。
    积少成多之下,颓态已显。
    ……
    山坡上,草籽乱洒,打斗的声音终于消弭。
    郁仪略显生疏地运用着她扩大了无数范围的神识,见宋翩跹灵气耗尽,陷入她的梦魇术中后,郁仪挥袖,锁链当即化为淡灰的云雾。
    不过这次,郁仪并未让魔气自在散开,而是全部吸入体内,这也是此处最后一抹魔气了。
    她取出件纯黑法衣披上,凌空踱步,赤着双足缓缓走上山坡,去看宋翩跹。
    姐姐怎么来了呢,郁仪有点头疼,心情却止不住地雀跃起来,几日未见宋翩跹,郁仪着实想她了,但让宋翩跹碰上她吸收魔气,偏偏还是最后一点魔气,又让她有种被当场摁住的心虚。
    幸而七星双凤刀作为她的法器,与她有一点感应在,否则宋翩跹隐匿之下,她还当真发现不了。
    又幸好,此处没有灵气,不然她这个堪堪迈入渡劫期、只有修为毫无术法的“速成渡劫”,哪能制住宋翩跹。
    郁仪跪在一地碎草间,让宋翩跹枕在她膝上,她伸出食指,款款描绘宋翩跹的眉眼。
    宋翩跹已陷入她的梦魇术,郁仪为她编织了一个极为香甜的梦境,而在现实,她低笑两声,口吻缠绵:
    “姐姐若是见了我此时样貌,怕是……要惊得回不过神了。”
    如果现场有个第三人在,便能看清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