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且江静好非常负责,现在正是公司的紧要关头,不可能就这么一声不响的消失,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菠菠刚找回来的时候一直嗷嗷叫,蔚然还以为是饿了,可是现在菠菠也没有吃多少狗粮,反而是一直拽着她的裤脚。
    由此可见,菠菠是经历者之一,它一定目睹了江静好有危险,所以才会一直叫,很着急的拽着她。
    蔚然捋清思绪之后,片刻都不敢耽误,直接给王缕缕打电话。
    “姐!江静好出事了,我找不到她,她还和我说分手,我觉得她应该是被繁海的人藏起来了,姐你帮帮我。”
    “停停停,慢慢说,”王缕缕揉_揉脑壳,捋了一下顺序。
    王缕缕问道:“她要和你分手?你怎么确定她说的不是真的?万一她就是要和你分手呢?是自己离开的呢?”
    “不可能,姐,我完全可以相信好好有多爱我,不可能离开我。唯一能想到让她和我分手的,只有繁海江家,她们阻拦,或者胁迫,不然绝对不会。”
    王缕缕沉默片刻,才说:“我也不在繁海活动,需要一些时间,你先别急,等我消息,现在你要做的是稳住公司那边。”
    “好,我知道了,谢谢姐。”蔚然挂了电话,整个人偷着一股疲惫。
    开始了。
    这场战争终于开始了,蔚然叹口气,抱起菠菠忽然觉得很冷。
    房屋很空,让她觉得到处都是江静好的音容笑貌,哪里都有她的气味。
    这感觉太难受了,没有江静好的人生,她一点都过不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要完结了,努力~
    隔壁《你是我老师又怎样》求个收藏~
    第44章
    蔚然这时候才真恨自己只是个秘书,公司的事插不上嘴,冯芜手里的股权是除江氏外最大的,有她在,只要她不放手,谁也别想在公司做主。
    这点也是蔚然没有想到的,她没有想到冯芜的动作会那么快,前一脚江静好刚刚消失,后一脚她就来到公司,开始做一些筹备工作,就好像她可以预料到似的。
    蔚然转念一想,这件事儿会不会和冯芜有关系?毕竟昨天在饭桌上是冯芜特意透露江静好的婚事的。
    现在想来,冯芜昨天的举动就好像是想故意给她们一个警醒,可是二人都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忽略繁海那边。
    冯芜打眼一看,就知道蔚然在想什么,轻笑一声道:“小蔚然啊,我们这么多年的关系你竟然还会怀疑我。你是这么不相信你冯姨我的为人嘛?”
    两人在会议室,刚刚结束例会,现在会议室只有她们两个人。
    窗外阳光灿烂,室内却阴霾丛生,这阴霾来自每个人的内心,像枷锁让人束缚。
    冯芜的话让蔚然下意识错开视线,半晌,才若无其事道:“在这件事情上我谁也不相信,冯姨我不是不信的为人。我只是太在乎她了,我害怕失去她,我不能失去她。”
    “你不能失去她,那你有想过我吗?我就可以失去你吗?你有想过我在国外那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吗?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出国吗?小蔚然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却可以站在旁边若无其事地指责我。”
    冯芜略一抿唇,轻轻地叹口气,眨眨酸涩泛红的眼睛,说: “有时候真恨不得掰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没装东西。”
    蔚然静默一瞬,言归正传:“冯姨我还有事先走了。”
    连一句话都不想说了吗?冯芜一笑,难得又两分自嘲。
    多年前。
    冯芜发现自己对这个小家伙动心的时候,兴奋的一整夜没睡觉,就想起来后去告诉蔚然。
    当冯芜赶到成家的时候,却并没有见到蔚然,只见到了那个一直和她以好闺蜜组成的程夫人。
    那时候的冯芜还没有现在这么厉害,对程夫人也是完全的信赖。
    遂问道: “姐,蔚然呢?我有个事情要告诉她,很重要的事情,她去哪儿啦?”
    程夫人但笑不语,一直打量着冯芜,把笑吟吟的冯芜看的浑身发毛。
    “姐,你笑什么呀?你快告诉我蔚然去哪儿了?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她说。”
    程夫人慢悠悠道: “哎,蔚然能去哪儿啊?又跟我们家程璧出去了,你可能不知道蔚然特别的粘着程璧。这些天还跟我说长大以后要嫁给程璧呢,我没想到啊,我竟然给自己的女儿养了个童养媳。”
    听到程夫人的话,冯芜立刻变了脸色,嘴巴张张合合竟不知该说什么。
    程夫人继续道: “虽然程璧不喜欢蔚然,但是没关系,蔚然是我精心培养的,将来也只能嫁给程璧。冯芜你说对不对?”
    “可是,可是这种事儿不应该先经过程璧和蔚然的同意吗?强扭的瓜不甜,不喜欢不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是不会幸福的,姐你不能,你不能毁了程璧啊!”
    程夫人:“谁说我是在毁了程璧,我是在帮她,蔚然符合程家对女媳的所有准则。所以她为什么不可以嫁给程璧,还是说你今天跟我说的这些话,醉翁之意不在酒,你不想她们两个结婚是另有所谋吗?”
    “我……”冯芜抿唇,有些说不出来,手紧紧抓着自己的包。
    程夫人一向强势,在她们的这个闺蜜团里冯芜一向是相对弱势的,在面对程夫人的时候她很多情况下是不敢直接反驳的,一是身份地位的悬殊,二是性格上的天差地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