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哪个圣哲?”沈晓萌疑惑,不知道沈小宝说的是哪两个字。
“圣贤的圣?哲理的哲?”梁毅阳大概想到了是哪那个字,托着下巴问沈小宝,想确定是不是这两个字,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更是一门大学问,同音的字太多了,但是表达的意思可能千差万别,就如同“木”这个音,就有“羡慕”的“慕”,“坟墓”的“墓”,同样都读做“木”(这里指读音),但是意思就差很多,“圣哲”两个字也可以有多种写法,如“剩折”、“胜折”、“盛辙”等等多种写法,不同的写法表达的就是不同的意思,有好有坏。
而梁毅阳虽然思想各方面都很前卫,但是在名字上面,当然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寓意好的名字,毕竟就像老人家说的,名字实惠跟着你一生的称号,也是和一个人的外貌一样,是一个人天生就自带的最重要的名片之一。
有的男孩名字好听,像什么“佑熙”、“子轩”、“俊逸”等等类似的好听的、韩范的名字,但是却没有什么寓意,就像是一个人有帅气的外表,却没有内涵,最终也难以取得成功。
而有的男孩名字寓意就很好,但是就是不好听,想什么“长生”、“安邦”、“成宏”什么的,寓意很好,但是就是不好听,就像一个很有涵养的人但是长相一般,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再有就是那种特别常见的名字,像是什么“凯”、“勇”、“定国”之类的名字,就太常见了,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名字对一个人而言真的很重要,一个好的名字会让别人注意到你,同时一个好的名字也寄托着父母的无限期待。
“嗯,对,就是这两个字,圣哲,爹地,你觉得怎么样?”沈小宝肯定的点了点头,自己爹地说的完全没错,就是这两个字。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屈原的《离骚》,‘圣哲’,超人的道德才智,有这种道德才智的人,叶氏指古代的帝王,不错很有气势。”梁毅阳知道是那两个字后,就立马想起了屈原的《离骚》和这两个字的寓意,觉得很不错。
其实梁毅阳小的时候一度很不喜欢屈原,包括陶渊明在内的一些古人都很不喜欢,就例如屈原投身汨罗江,她就觉得屈原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解决不了当下面对的问题就跳江,是在逃避现实,陶渊明也是一样,不能改变官场,所以就逃离官场,还说自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梁毅阳小时候很狂妄,不喜欢这种行为,觉得他们是在逃避现实,可是后来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才明白他们的想法。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但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
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再次驱逐屈原,再后来,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梁毅阳才知道屈原这不是懦弱,而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也不管你多有才华,有的事情就是不会如你所愿,包括陶渊明也是,他拥有高尚的情操,但是无法融入当时的官场,所以也无法为百姓做事,那还不如辞官回乡,至少能过得逍遥快活,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了陶渊明那些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的田园诗。
所以当沈小宝提到圣哲这个名字的时候,他是很赞成的,圣哲这两个字不仅寓意好,听着也好听,同样也能代表像是屈原、陶渊明等等这些拥有高尚情操、品学兼优的人。
“圣哲?”沈晓萌听了梁毅阳的话,也想到了这些,觉得确实挺好听的,有自己默默的念了几遍,“梁圣哲,梁圣哲……”
“嗯。挺好听的,也很上口,既然你们两都觉得挺好的,那就这个名字吧,怎么样?”沈晓萌默默的念了几遍后,觉得名字郎朗上口,再加上寓意各方面确实很好,就询问沈小宝和梁毅阳。
梁毅阳没说话,看着自己的儿子沈小宝,意思是,你的名字你自己看着办,你走这么大了,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其实沈小宝提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很满意,所以沈晓萌问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重重的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表示赞同。
“好嘞,那咱小宝以后大名就叫沈圣哲了。”沈晓萌重重的关上手里的《古汉语词典》,兴奋的说着这个消息,说完还不停地冲着沈小宝叫,“梁圣哲,梁圣哲,梁圣哲……”
沈小宝也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回答这沈晓萌,“是的,妈咪,圣哲在;是的,妈咪,圣哲在;是的,妈咪,圣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