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帝此时一无所知。
    他正坐在象征着无上皇权的龙椅上,按着额头,头疼的听着下方臣子对他老丈人的参奏。
    皇上,毛尚书担任户部尚书以来,利用手中的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圈占良田,贪污军饷,纵仆行凶,罪罪证据确凿,还望皇上定夺!rdquo;
    大理寺的李大人一脸严肃的禀奏。
    皇上,微臣冤枉啊。rdquo;在李大人数落他第一宗罪状的时候,毛忠头上的冷汗就蹭的一下冒出来了,肥胖的身子也不受控制的抖了起来。
    后来他越听,身子抖的越厉害,心跳的也越快,等李大人说完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他顾不上擦黏在脸上糊了眼睛的汗水,跪着膝行了几步,扯着嗓子哭诉,皇上,您可要为微臣做主,微臣冤枉呐。rdquo;
    听着他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话的温父忍不住了,冤枉?你是说李大人故意陷害你?rdquo;
    毛忠顿了一下,随即一咬牙,对,我是被冤枉的。rdquo;就是李大人陷害我!
    他怎么不去冤枉别人!rdquo;
    毛忠脱口而出:他一定是嫉妒我!rdquo;
    温父被毛忠这么不要脸的话给气笑了,嫉妒他?亏他说的出口。
    温元思站在队伍里蹙起了眉。
    毛忠这人没什么本事,却有几分急智。
    世人都知他有今日全靠女儿,而他们这些大臣怎么参奏他都行,却不能牵带莲贵妃。因为莲贵妃是皇上的女人,在她没有犯下实际罪过的时候,朝臣动她就是对皇上不敬。
    毛忠此举分明是想让他们投鼠忌器!
    可惜父亲他们这次准备充分,证据确凿,由不得他抵赖。且李大人也不是能让他算计的人。
    皇上,毛尚书怕是做贼心虚,都开始胡言乱语了。rdquo;李大人面不改色的对着皇上道,还请您明察秋毫,还受害者一个公道!rdquo;
    皇帝沉默了,开始考量保下他的利弊。
    毛忠见皇上沉默了,以为他是想放弃他了,再加上一旁李大人温御史虎视眈眈,摆在御案上的证据又铁证如山,他一急,一些话就不过脑子了,皇上,看在莲贵妃的面子上,你就饶了微臣这一次吧。rdquo;
    微臣这么做也都是为了您和娘娘啊。rdquo;
    说实话,他虽然贪财好权,可要不是皇帝暗中纵容默许,他也不会犯下这么多事。
    皇上忌惮安家兵权已久,想要夺回来,又不想担骂名,就让他做了恶人。
    可安家三代为将,根基深厚,他一个寒门出身靠着女儿坐上高位的人又怎么有资本斗的过呢。
    于是他就只能想办法,一边克扣安家军的军饷,衣物,粮食,削弱安家的势力,一边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拉拢朝臣,形成自己的势力。
    这些年真正为自己谋取的,还真不多。
    所以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冤枉。
    皇帝在毛忠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觉得不好,他自己这么说就等于是承认了自己的罪,那他就是想包庇袒护也不能了。
    然后等到他说完第二句话的时候,皇帝一点想救他的心思都没有了。
    蠢货!
    这个时候这么说不是明显的陷他和莲贵妃于不义吗?
    要是被朝臣抓住不放,牵扯出以往的阴暗龌龊,他的面子和名声还要不要了?
    要是被安家知道了他在背后做的这些小手脚,他不费成本的收回兵权的打算就落空啦。
    这怎么能行。
    于是皇帝果断的下了决断,来人,毛忠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证据确凿,着大理寺严查不怠。rdquo;
    微臣遵旨。rdquo;
    李大人翘了翘胡子,跪地接旨。
    皇上圣明。rdquo;和毛忠不对付的朝臣尤其是武将喊得尤为真心,声音洪亮的简直能冲破屋顶。
    那些和毛忠一伙的大臣一边强装无事的开口,一边暗叒叕的想着怎么让毛忠将所有的罪一人担了不牵扯出他们。
    要不,来个杀人灭口?
    有心黑手辣的大臣已经在默默计划这件事的可行性。
    不,皇上,您不能过河拆桥,微臣可都是.......rdquo;
    还没等他说完,心虚的皇上已经气得站了起来,来人,将毛忠堵上嘴,拖出去!rdquo;
    温元思似有所觉的看了他一眼,低下头,沉静的眸子里闪过深思。
    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大臣不在少数,只是皇上已经甩袖离开,他们只好将这个念头按在了心底,静待破壁而出的那一刻。
    皇帝前脚刚下朝,毛忠的事情后脚就传到了后宫中。
    安宁抱着小豆芽,给他喂了一块豆沙饼,对着闻讯赶来的文玖道,来,尝尝,刚出炉的豆沙饼,可好吃了。rdquo;
    说着还不忘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
    讲真,这些日子为了思考怎么对付毛家妇女,累的她脑细胞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刚养出的两斤肉又掉了。
    得亏这是古代,没有丧尸,她又是皇后,在这宫里说一不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才稍微慰藉了她受伤的心灵。
    228看不下去了,你好像也没怎么辛苦吧?rdquo;
    出力的都是那些大臣,尤其以温家父子和李大人为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