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审讯室内
    “徐明朗,今年26岁,籍贯北京,2012年就读于滨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一直留在滨海,期间做过酒吧驻唱和各种兼职,根据你身边人描述,你性格开朗,精神稳定,没有不良嗜好和犯罪前科。然而你却在酒吧就职期间,前后杀死流浪汉共计有12人,而且每次作案后都会在现场留下一个魔方图案,有些是画在纸上的,还有的干脆拿受害者的血液画在地上。媒体称你为‘魔方杀手’。”
    康教授合上资料,拿出一张照片,推到了徐明朗眼前:“熟悉吗?”
    照片上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锤子,木柄下方稍显油润,显然是主人反复把握造成的。
    见徐明朗并未作出反应,康教授把照片收了回去,说道:“不用紧张,今天做的是精神鉴定,我不是警察,调查案子不是我的职责。我们就简单聊聊,好吗?”
    “那么我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不用了。”徐明朗打断道,“你叫什么并不重要。”
    康教授并未觉得收到冒犯,反而因为青年开口说话而感到高兴:“为什么?”
    “这个世界都是假的,你也早晚要消失,说了也没意义。”
    康教授好似赞同点点头,诱使对方接着说下去:“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假的,是幻觉?包括我?”
    徐明朗耸耸肩。
    康教授点点头:“我有个疑问。”
    “您请问。”
    “一直以来你的目标都是居无定所的边缘人士,最后却杀了一个推销员,并很草率的把尸体埋在了公寓附近的花园里,却因为气味太大,第二天就被邻居发现报警。这和你说的‘幻觉’有什么联系吗?”康教授语气平和,仿佛他面对的不是连环杀人犯,而是前台的收银员。
    “你想知道答案,这可是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了。”
    徐明朗身体前倾,把自己贴近冰冷的桌面,一双眼却越过康教授看向他身后的镜头,缓缓露出一个轻蔑的微笑来。
    康教授做出一个“请讲”的手势。
    “您相信人会凭空消失吗?”
    “消失?”康教授还在考虑这个措辞的准确度,徐明朗却抢在他之前解释:
    “准确来说,是她的存在,被从这个世界上抹杀了......”
    .........
    ......
    “呼——”地铁从眼前呼啸而过。
    徐明朗赶到地铁站的时候,上一班车刚开走,他看了眼电子屏幕,距离下一趟车还有十分钟。
    一天工作下来身心俱疲,他调整下吉他盒肩带,换了个舒适点的站姿,盯着地铁门玻璃上的倒影放空大脑。
    倒影中的青年头发蓬松凌乱,机车夹克搭配灰色围脖,在北方的深秋里仍坚持不羁穿搭,对比旁边穿棉衣和羽绒服的路人,他终于出门前为什么被女友拎着耳朵碎碎念了......
    口袋里传来“嗡嗡”两声,打开手机一看,传件人正是他女友,薛莹莹。
    “多久到家?我好准备做鱼。”
    “估计还要四十多分钟,不着急做。”他回复。
    那边很快回:“嗯,路上小心。”
    屏幕上的“路上小心”几个字仿佛带有某种魔力,把徐明朗从寂寞的云端拉回尘世间,心被温暖填满,一时间庸碌的工作、麻木不仁的生活似乎都变得值得。
    徐明朗有段时间其实很纠结。他喜欢写歌,也在各类音乐网站上投过自己的原创歌曲,甚至有些几首有一定传唱度,但大众只知其曲,不知其“作曲人”,再加上他当时年纪小,不会经营自己,导致几次能够成名的机会都白白浪费了。
    四年前他从滨音大毕业,有学长看好了他的才华,拉着他加入了自己的原创音乐工作室,说好从头干起,总有一天他们这批人会成为中国原创音乐的中流砥柱。
    后来没过多久,那个学长家里给他找了份法院的工作,工作室散了。紧急失业再加上房租告急,那段时间他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接连好几个月都是靠莹莹交的房租。而他则整日带着作品去录音棚、音乐工作室求职,也投稿过几家唱片公司,可最后都了无音讯。
    那时他已经毕业一年了,同龄人里有的家里条件好,父母又不急着孩子赚钱的,都出国留学去了,很多人也放弃了做这行,像那位学长一样,听从家里人安排,找个安稳工作。
    也有人像他一样,苦苦坚持,却仍看不清未来的路会通往何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