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没办法,只能次次都跑到开封府领人。
往开封府跑得勤了,那警察队长都知道了,见着一群人高马大的牲口在瓦肆里闹事,问都不必问,直接往清北大学隔壁的厂子里找蒋老板来保人就是了。
闹到最后,偶尔和开封府尹范大人见面的时候,范大人都要提醒他两句,警察队不是专给他家工人开的,而是要维护整个东京城的治安的。况且还在草创期,人手尚且不足。还望蒋老板好好约束手下,不要给警察队增添额外的负担。
晏校长可就没范大人这么好的脾气,直接给蒋平下了通牒,若是还管教不好这群工人,叫他们见天闹事,带累了他清北大学的名声,他就要奏请皇帝把他的工厂拆了扔到黄河里去。
没错,因为九月一日十万人共同开学的场面太过轰动,清北大学在整个汴梁可谓是家喻户晓,成为了地标性建筑一般的存在。
提起附近的其他地点,都要加上“清北大学”四字以明其所在。
而晏殊又是个惯好吹毛求疵的人,要想跟他做邻居,名声不好可不行。
两边都不好得罪,蒋平只好苦哈哈地回了厂子,发现自己实在是管不住这群脱缰的野狗,只得鼓励他们娶妻生子,安定下来。
有了家室牵绊,想必就不会天天往瓦肆里跑了吧。
为了鼓励他们成亲,蒋平还在逢年过节时给已婚工人多发了不少财物。
这一招金钱鼓励果然奏效,一时间工人们纷纷成婚,外出闹事的也少了不少。
蒋平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天天对着晏殊的一张臭脸了。
同是保皇党核心成员之一,两人正做着邻居,清北大学里又多的是厂里工人的孩子,连工人本人也有不少在大学上夜校争取学好算数好升职当账房先生的。
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晏殊正经给他摆起脸色来,蒋平还真就有点怵他。
毕竟人家也是当过枢密副使的人,官大,官威也大,蒋平当了一辈子平头百姓,还真是有点遭不住官老爷的威风。
眼见着工人们都在安分守己地排队领年货,蒋平踢了踢地上的雪,走出了火柴厂的正门。
年关将近,厂子已经停工了,今天给工人们发完年货,之后就可以歇一歇,等着年后再开工了。
蒋平抻了个懒腰。
这一年,可真够忙的。
他踏着雪往清北大学的方向走,沿途路过了新开的清北大学出版社。
前边是出版社的门面,后边就是造纸厂和印刷厂。
这也是皇帝的产业,也是由他来打理,说是为了给晏校长印书的。
晏校长编了一套挺有意思的书,囊括了天底下百科百业的学问。目前已经出到第三册了,据说后续还有不知道多少册要出。
皇帝等不得,说三册就三册吧,先把这三册印出来,让清北大学里的学生先当教科书用上,其余的边写边印。
但晏殊写书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雕版的工人们根本跟不上,于是皇帝说,何必印一册书就雕一块板呢,直接将每个字都雕成一块活字,印书的时候拼在一起就好了。印完这一册,就可以拆开重新排版印下一册,如此就方便多了,还可以跟得上晏校长出书的速度。
蒋平叫印刷厂的工人照着皇帝的话去做这个活字,果然,用上活字之后,不但印刷的速度加快了,成本也显着地降低了——因为不用每印一册书就重新雕一块板。
他们的出版社因此可以制作出远低于市价的书籍,深受寒门士子的喜爱追捧。
即使活字印出的书籍相较于雕版印刷有一丝的呆板和不讨喜,因此被上层文人所不取。
其实上层文人连雕版的书都不怎么喜欢,他们最喜欢的是手抄书。
但看到晏殊的大学都开始用这种活字书授课,甚至晏殊本人都特许那出版社刊印了几册他的诗集出来发行,其中还有不少之前从未对外发表过的新诗,这些上层文人们又悄悄地买了几本回家翻阅珍藏。
晏殊虽然人是疯了,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去开学校,还亲自主笔编写什么乱七八糟的百科全书,但这诗写的是真好,嗯,真香。
听说清北大学出版社明年还要出范仲淹的文集,嗯,到时候可得早早地去买,没看见这回晏殊的集子差一点就抢不到了么。
反正这书可便宜,咱大宋官员有的是钱,成箱成箱地往家买都不带眨眼的。
天空开始飘起雪花,落在蒋平的脸上。蒋平伸手抹了把脸,加快了脚步,终于在风雪大起来之前走到了清北大学里晏殊的校长室门前。
快过年了,清北大学也放假了。大学里看不见一个学生,只有蒋平孤零零一个人走在路上。
如今他的工厂赚的钱越发的多了,保皇党早已不复当初捉襟见肘的窘境。清北大学的经费已经不需要晏殊再自掏腰包,而是由蒋平直接从工厂的收益上拨款。
还有新开的印刷厂出版社,目前的业务大头还是晏殊的那几册百科全书。年底了,各方都要核账,他得来找晏殊把账对了,才好交给刘公公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