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最受关注的不外乎两件事情:
一是,两会的召开;二是,高考艺术生专业考试。这可以说是最吸引眼珠的两件事情了。
两会的召开,其意义不必多说,它之所以备受亿万人民的关注,是因为,在这会上,能看到希望,能给老百姓一个盼头,一个方向。
然而,艺考为什么也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
就各大艺术院校的报名人数和录取比例就可以看出其炽热程度,窥豹一斑。
中国传媒大学为例,2012年该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共招生664人,比去年减少36人。但报名人数达到21000多人,其中最热门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计划招生100人,报名人数高达8200多人,报考和录取比为82:1。
再有,北京电影学院,今年网上报名超过2.5万,相对去年约增长20%-25%。
还有,中央美院今年的网报人数竟超过了3万人。2011年报名录取人数比例为24∶1。而按照今年的报名人数计算,录取比将接近38:1。
等等不一而足,其他院校的热度也不会比上述院校差多少,从这些数字里看出了什么?很多学生要报考艺术院校,很多家长支持学生学艺术。
为什么愿意报,为什么会愿意不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一心支持孩子上艺术院校?当然这事对于每个学生,每个家长来说无关紧要,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足够的才艺,你就可以报考,于其他人也不会有任何不益的影响,即便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艺术学校竟可以花几万,几十万,也有更有甚者,还会走起歪门邪道,上当受骗的也大有人在。有钱难买人愿意,对于个人来说,只要他们愿意,又符合相关规定,谁也不能说出个不字。
但是如果整个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在鼓动学艺术,上美院,上音乐学院,上电影学院,这势必形成一股娱乐至死的不良坏风气。
娱乐至死!好一个有力度的词语!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首先推出《超级女声》,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绝对唱响》江苏卫视男女对唱“天生不是一对,情歌唱出绝配”
《加油!好男儿》东方卫视男性选秀
《奥运真男孩》浙江卫视男性选秀
《风云新人》东南卫视男女单唱“挑战明星!挑战音乐风云榜”
《第一次心动》重庆卫视男女表演“有你,就有戏!”
《梦想中国》cctv“音乐成就梦想”
《红楼梦中人》北京卫视“亮出来就精彩”
《我型我秀》东方卫视“有型就要show,雪碧我型我show”“我要show自己,有什么不可以”
《新人快快红》内蒙古卫视“新人快快红,大家一起红”
各类选透节目层出不穷,可谓琳琅满目了,还有最近备受关注的《中国好声音》,再次把娱乐之风鼓噪了起来,一些地方小台也纷纷开始效仿,更是助推了这股娱乐之风,很有娱乐至死的劲头。
这股娱乐之风,吹上了高山,跨越了峡谷,飘进了小溪水……可以说这股风已经刮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曾几何时,戏子,是不怎么如流的,席慕容《戏子》这样描述: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
所以
请千万不要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在这首诗里,作者对戏子的身份及她们不能自由的选择情感的深切悲恸。
但现在歌手,演员等等化身为艺人,成艺术的践行者,其地位可谓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于古时,都有着天壤之别,在这娱乐至死的时代新时期的戏子,不,应该说是艺人可谓一步蹬天了,直飘云端。
在此,绝没有鄙视、贬低艺术者的意思,只是在探讨对这种流行之风的感慨,或者是对此的淡淡的担忧。
学艺术本无不可,但是如果大力倡导,如此推波助澜,似乎在助长少男少女们好逸恶劳的风气,如果让少男少女们感觉只要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大把的金钱到手了,如此以往谁还会踏实工作,奋斗在生产的第一线。
这股娱乐之风的弊端是很明显的,如果这些都是成年人看了也就罢了,他们不会天真的这样想,唱唱歌就可以生存了。但是对未成年青少年的影响实在太坏,近年来追星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在湖南的“超级女声”里很多未成年人亮相,甚至一些在校发中学生为了参加比赛可以随意旷课,为明星梦,穿着打扮也一味的模仿明星,着装前卫,暴露,矫揉造作,这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害而无一利,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利。
娱乐至死的风气,要追究其责任起来。感觉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个人、家庭、社会都或多或少的都有责任。
个人,无论孩童,还是成年人,没有形成对艺术正确的认识;家庭,有些家长一味梦想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拔苗助长;社会,整个社会的风气,好逸恶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存在严重的扭曲。
个人应该有自知,不是哪个人都能学艺术(真正的艺术),对艺术的理解,只看是成名,是一种捷径,这势必迷失。
家庭,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不要跟风,一味强求孩子能成名,成家。
社会,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扼制不良风气,把娱乐至死的坏风气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