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锋出鞘,荡世间不平,斩邪魔妖佞!
李胜虽然没专门的学过剑术,没有专门的学过影视动作的表演,但是大致的道理还是知道的,花俏,好看,这就足够了。
没人在看电视的时候还会深究你的动作是不是真的能杀死人,是不是符合物理定律等等。
刚一看着李胜的剑舞,若有所思的沉默着,于飞鸿也是如此,看着李胜表演她最先开始皱了皱眉头,不过随机又绽放开来,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至于大口清么,他现在这会纯粹是看热闹了,该说的也说了卖人情卖完了,至于刚一和陈建波的想法他也是左右不了的,不如沉默。
李胜凶神恶煞的一阵剑舞砍杀了根本不存在的一群隋兵,负伤逃去。
李胜冲到门外之后站定,长长的吐了口气,平顺一下有些急促的呼吸和波澜的心境,然后转身走回来,对着刚一和陈建波鞠了个躬。
“我表演完了。”
刚一还在发呆,陈建波笑着道,“不错,无论是形象还是武戏和演技都让我眼前一亮啊!我觉得蛮合适的。”
陈建波说完等着刚一说话了,迟迟不见刚一吭声,转头一看刚一还在发呆,脸色有些尴尬,伸手推了刚一一把,刚一这才回过神来。
“不错,不错,是不错。”刚一连连点头。
李胜笑笑,不过有些讪讪,你都没认真看好嘛!
“你以前学过表演吧?”刚一忽然问道。
“嗯?”李胜惊疑不定的抬头看看刚一,迟疑道,“没系统的学过,大致的了解过。”
刚一笑着点点头,“看出来了,路子很野,表现派,体验派和方法派都能看出苗头和影子,但是都还很稚嫩。”
“呵呵……”李胜笑笑不作声,他知道刚一的疑问是什么了,他是于飞鸿推荐的,于飞鸿出身北电,自己也是北电的老师。
北电的宗旨和理念一直都是表现派为主,方法派为辅助的路子,与其并成为两大巨头的中央戏剧学院则是完全迥异的路子,方法派为主,表现派为辅助,而且还掺杂很多玩体验派的。
但是北电的人对于体验派和方法派是很不感冒的,体验派最早源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表演应该是“truthful”(真实的),与Classicalacting形成对比。在Stanislavski'ssystem中,演员应该和角色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演员在表演时应该没有“表演”的痕迹。角色就是演员,演员就是角色。在一开始的阶段的时候,他认为emotionalmemory是最重要的training,这点严重影响了LeeStrasberg的美国methodacting,也就是方法派。
再后来斯坦总结和演变了自己的理论,将emotional memory(引用记忆)进化成了最初的方法派。
方法派同时注重演员与角色要为同一人,所以演员应在开拍前完全进入角色当中,我们常见的扮演农民要先去当一段时间的农民,扮演警察要先去当一段时间的警察,扮演妓女要,额,扮演拉皮条可能也会先当一段时间拉皮条……
我们经常听到说,演员跳不出角色,或者跳不出戏,就是大多数也是方法派的演员。
中戏觉得作为一个纯粹的专业的演员就应该忠于表演,忠于角色,比较青睐这一流派。
而于飞鸿所在的北电则是比较青睐梅勒丝和艾德勒的表演理念,这两人最初也是很反对斯坦的理论的,她们两人认为方法派使用的情感记忆训练,是很危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侵犯到演员非常私人的空间,在一些比较极端的电影当中甚至有可能给演员带来身心伤害,留下疮疤。
在情感记忆训练中,你经常会看到一大波人坐在一起哭的昏天黑地,触目惊心。
人嘛,总是有一些事情埋在心里很深很深,不愿意想起来更不愿意提起来,但是方法派会不断地打破这个原则。
然后到了1934年的时候艾德勒跑去问斯坦,斯坦叔叔,你的这个理论是不是有些过啊,斯坦却回答我现在已经不玩那个了,我现在玩的是以规定情景然后以即兴表演为基线的路子了。
再然后回来梅勒丝和艾德勒都开始寻找自己的风格,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流派,自然流和方法派。
至于自然流你没听过,并不代表不存在,举个例子程道明就是这一类,程道明被很多人成为戏霸,一场戏,拍十次,场场不同,但是场场出彩,这就是功力以及自然流派的魅力所在。
表现派更多的是自然流派的简化版本,毕竟演员与演员不同,而国与国的不同,文化素养风情等等导致演变进化到现在。
当然了,这些都和李胜没什么关系,但是刚一一时之间只是有些八卦和欣喜。
为什么呢?
一,李胜是于飞鸿推荐来的,想来应该是关系匪浅,但却走着和于飞鸿迥异的路子,不知道于飞鸿怎么想。
二来呢,是因为李胜目前的演技虽然看起来还很稚嫩,但是有进化的空间,这个就是天赋,演技可以后天练习,但是天赋不行,就冲这个,刚一很期待李胜未来在剧组的表现,以及,未来能在娱乐圈的路上走到哪一步。
……
第16章 一个月
“你真的没学过表演么?”于飞鸿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
李胜理所当然的点点头,“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