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后对叶安子女很好,尤其是高阳王。
    叶安会意道:“朕明白了,父后,朕会照顾好忱儿。”
    太后点点头,又拍拍他的手:“你也要照顾好你自己,过去的,就都过去吧。”
    太后笑着阖上双目。
    叶安流着泪,最后一次为太后掖好被角,才唤孩子们和穆辞进来。
    太后薨逝,举国哀痛。叶安着孝服,身为皇帝,以日代月,为太后守孝二十七日。太子需守孝三年,其余皇子皇女们,各自守孝一年。
    叶忱自请,也要为太后守满三年孝。他尽心照顾太后,又自愿为太后守孝三年,叶安难过之余,略感欣慰。
    看来四崽也不是一个无情到底的人,只是能让他在意的,很少罢了。
    叶安下旨,将太后与先帝合葬,算是了了太后最后一个心愿。
    葬礼办得极为隆重,之后的一天夜里,叶安静静靠在穆辞肩上,想起太后临终之言,叶安轻声道:“阿辞,你说太后会不会知道了?”
    那句“过去的,就都过去吧”,有些奇怪。
    叶安前头吃了不少苦,这些年也算顺风顺水,过得有些得意忘形,各种新点子层出不穷,许是太后已觉察到了。
    穆辞道:“他终究什么都没说。”
    叶安明白穆辞的意思,不说破或许正是太后的体贴,不愿影响父子之情。
    太后在叶安心目中亦是高山一样的存在,叶安早已视如生父。
    长乐宫收拾出了一些太后遗物,内侍请叶安看过之后,就要随太后下葬。
    叶安从中发现了一本陈旧的,黑底掐白边的折子,翻开后习惯性扫了一眼。
    他突然愣住,又把折子拿起来细看,这折子写于皇帝继位前夕,彼时他还没穿过来,在这个时代的仍是原身。
    折子上写着原身救崔氏后人,以及原身在平阳王病重期间,命人收买太医之事。
    崔氏与太后曾是仇人,留一个太后的仇人在身边,相当于留了一把对付太后的刀。
    收买太医,极有可能导致当时尚是太子的平阳王病逝。
    原身这些举动有何意图再明显不过,看来并非是对皇位完全无意。
    有可能是苏卿淮鼓动,亦有可能根本就是原身自己的意思。
    这对苦命的小鸳鸯,也许并没有叶安原先想的那么无辜。
    叶安手脚泛凉,太后其实知道原身对平阳王的病动过手脚,可是一直都没显露出来。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明白,原身是太后唯一活着的儿子了,除了原谅,太后并没有别的办法。叶安也能理解,为何原身与太后之间,总弥漫着一股火药味,总似卡了一根刺。
    幸好他穿过来之后,与太后的关系逐渐缓和,太后更是很少提起过往,即便崔岚叶致前来复仇,太后也都全部揽到自己身上,竭力不把“失忆”的他牵扯进来,涉及平阳王,都匆匆带过。
    那句过去的就都过去吧,也有可能是指,让他不要介怀曾经伤害过平阳王的过往。
    虽然实质上都不是他做的,叶安得知真相,仍有些触动。
    再忆起太后之言,老父亲忽然打了个寒噤,他是穿来的,他养的崽,本质都差不了太多,为何单就四崽与其他孩子差十万八千里?
    太后说,说叶忱的脾性很像平阳王……
    叶安回过神,赶紧命人查了查平阳王叶定的生平,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相似。
    比如当年的平阳王妃,也是太后族人!
    四崽爱武,平阳王嗜武如命!
    再比如,四崽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孝顺太后,还有同是生身父亲,四崽对穆辞,明显比对他这个老父亲亲切得多!
    不会吧?
    叶安跌坐在龙椅里,失魂落魄地想,四崽该不会是短命皇兄转世吧!
    心里一旦有了疑惑,就会不自觉想要印证。叶安如今对穆辞没有隐瞒,即便怀疑叶忱是叶定,也与老攻一五一十地说了。
    穆辞:“……”
    穆辞并不信四崽会是曾经与他们同辈分的人。
    叶安道:“转世和穿越应该都是灵魂出窍,都出窍了,哪还讲究什么辈分……”
    穆辞道:“小安,你想如何?”
    叶安当然是想法子试探。他拿了一份关于追封平阳王的奏折,有意在叶忱某次入宫时,落在叶忱面前。
    结果叶忱目不斜视。
    叶安又动歪脑筋,让叶忱把奏折拿起来,确保让叶忱看见奏折的内容,然后问起叶忱的看法。
    叶忱面色如常道:“父皇追封平阳王,太后在天之灵若是得知,必会高兴。”
    “忱儿,你知道平阳王?”
    叶忱点头:“太后对儿臣提起过。”
    叶安左看右看,叶忱心怀坦荡,没看出来任何不妥来,终是觉得自己想多了。
    若四崽真是谁的转世,明显是和原身有仇的,可四崽只是对他冷一点,并没有打击报复。
    叶安还记得四崽刚生下来时胖嘟嘟的样子,不论如何,这辈子既是他生的,就是他的崽!
    叶安轻轻一笑,彻底放下了,他不该也不会为了这种虚无缥缈的事影响父子之情。
    太后去世之后,叶安也开始着手准备退位事宜。
    叶惜已年过二十,很成熟的年纪了,叶安与穆辞亲自带着太子处理朝政多年,对叶惜很放心,叶安与穆辞去看清河王时,便是太子代政,太子之才干,朝臣们都赞不绝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