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冷天种菜主要是怕它们冻死,所以叶晏宁想了下又那起柴刀,去河边隔了一些芦苇回来,然后用家里剩的藤蔓将芦苇一小捆一笑捆的扎实。
弄了几小捆,叶晏宁还算满意,数量明显还不够,但天快黑了,所以叶晏宁也不打算出去了,而是挑了几根长一些的竹子,打算等陈茹萍回来,让她帮忙架到榻了大半的墙顶上,再把这些芦苇放上去。
下午陈茹萍不知道干什么去,到了很晚才回来,等回厨房看到叶晏宁放在灶台上的板栗时愣了一下,“宁儿,这哪来的?”
“我上山捡的,那里还好多,明天早上你有空吗?我们去多捡些,然后拿去卖。”
叶晏宁现在只想多赚钱,有钱了就可以吃饱穿暖了,何况冬天要来了,她得抓紧时间了。
陈茹萍惊喜道:“真的?这玩意咱们村里不稀罕,但城里还是有很多人乐意吃的,明天我们就去捡,你这是上哪找的,咱们后山上的几颗很早就被人捡光了。”
我从旁边的一条山路上去的,选了一条好像很久没人走的路走的,走一会就看到板栗树了。
今晚叶晏宁也没有做别的,两人就吃着一大盆板栗,愣是让她们吃饱了。
陈茹萍说是不担心叶晏宁之后的生活,但其实还是比较担心的,几天相处下来,让她越来越喜欢叶晏宁,加上这身子还是她女儿的,所以待叶晏宁也多了几分真心。
现在叶晏宁找到了板栗,到时候倒腾一下,或多或少还能卖些钱,还能给她买件厚棉袄过冬。
几人吃过后,叶晏宁带陈茹萍去看了兔子,又去看了要种菜的地方,陈茹萍听了叶晏宁要种菜的打算后,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默默的帮忙搭起顶棚来。
其实以前她也是可以种菜的,但是那时候她种菜没有意义,因为不管种多种少,张菜花肯定会在菜还没怎么大的时候就摘走了。
所以陈茹萍也就在第一年搬出来的时候种了,后来发现她辛辛苦苦种的菜一点没吃上,倒是全被张菜花给摘走了,后来所幸也就不费这功夫了。
等将顶棚用竹子和木棍架好后,陈茹萍又带着叶晏宁摸黑去了趟村长家,走的时候,叶晏宁还特意将那破柴刀拿出来递给陈茹萍拿着。
陈茹萍笑了笑还是接过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她们的戒备心都比较重,所以看天黑了,叶晏宁便不放心的带了个武器在身边比较放心。
走出大门后,叶晏宁往隔壁吴小英家看了一眼,却发现她们家竟然有灯光亮着,虽然看着有些昏暗,但却架不住亮的面积大。
叶晏宁疑惑的问道:“他们家怎么点这么多灯?”在叶晏宁的印象里,大面积的亮灯是要点不少灯火的,但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用这么多不是浪费吗?
陈茹萍看了一眼,解释道:“那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电灯,不多,亮一盏就够了。”
叶晏宁惊讶道:“一盏就这么亮?”
接下来的路上,经过的屋子几乎都有亮光,等到了村长家,叶晏宁才真正的见识到电灯的样子。
圆圆的灯泡挂在屋顶上,散发出的光比用灯油发出的光还要亮,扩散的面积也比较大。
陈茹萍跟叶大封把叶晏宁户口的事说了,问了能不能补办,张菜花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叶晏宁的户口放他们那里的,所以陈茹萍便像将叶晏宁户口跟她的放一起。
叶大封一听只说应该可行,主要是叶晏宁的另一个亲属死亡了,这个时代对户口的管理还不是很严,所以倒也好办理。
说好户口的事后,陈茹萍她们就向叶大封他们辞行,又原路返回了。
第18章 离开
第二天早晨,天刚破晓,叶晏宁和陈茹萍就起来了,今天她们要早点去山上捡板栗,然后再背到镇上或者县城去卖。
陈茹萍负责煮饭,叶晏宁则是给兔子添一把草,然后用竹节装了点米汤给母兔喝,主要是怕天气太干了,草上的水分不够,不过夜没装多,怕兔子喝多了拉肚子。
简单的收拾过后,陈茹萍背着背篓,叶晏宁提着挎篮,两人急匆匆的就往山上赶。
叶晏宁领着陈茹萍沿着昨天上山的路走,比昨天更快的到达了板栗树下,昨天她只捡了一小块的地方,还有相当多的地方没捡到。
陈茹萍动作比较快,用柴刀快速的清理出了片地,叶晏宁就在她清理过的地方快速的捡着。
将那些杂草弄掉确实好捡很多,板栗的个头挺大的,叶晏宁单手一次只能抓两个,但架不住数量多,省得找,所以捡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后面陈茹萍清理好后也开始捡,两个人闷不吭声的埋头苦捡,两人捡了一个多小时,篮子里、背篓里,都装满了板栗。
看差不多了,陈茹萍将背篓背起来,然后找了根棍子穿过挎篮,和叶晏宁一人一头的将挎篮抬起来,然后小心的下山了。
就这样,两人由于人气有限,一次一背篓加一挎篮的往回搬,搬了三趟后差不多到了中午了,陈茹萍便说明早借个板车拉去卖看看,好卖的话再接着捡。
***
下午陈茹萍不在家,叶晏宁便自己上了趟山,去的是她下套子的地方,想着今天能不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