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走吧。”
    虽然将将十点,但城市依旧明亮,路上的行人步履不停,脸上带着各式各样的表情,或欣悦或沮丧,浓浓的烟火气衬得车内气氛愈发沉默,席盛终是忍不住开了口。
    “你这四年怎么样?”
    “还行。”姜许的回答很平静,表情也没有一丝变化。
    席盛问完这句话后也没再出声。
    他静静地侧头看着马路上不断后退的大树,眼神逐渐放空……
    当年两人刚在一起半个月,席盛接了一部电影,姜许因为工作去了G市。
    有一天,他拍完所有戏份已经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两点,但是当他走出横店,第一时间看到的却是姜许摇下来的车窗。
    那段时间距离F.X.F解散只有八个月,彼时的姜许已经算是娱乐圈的一线顶流,影视综艺音乐全面发展,每天忙得睡觉时间都不够。
    那天凌晨,气温只有两度,姜许是连夜回来的,被助理送回家后开着车就过来了。
    还带着他在电话里随口一提的蔬菜虾茸粥。
    那天晚上天很黑,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走的也是现在这条路。
    车子缓缓在小区门口停下,姜许打开车窗,登记了一下信息,最后停在了最里面的一栋楼下。
    “不上去坐坐吗?”席盛没解安全带,定定地看着姜许。
    姜许想也没想,直接摇头:“不早了,你回去吧。”
    直到看到那个熟悉楼层重新亮起灯光,姜许才调转车头离去。
    席盛上了11楼,没去1101,而是去了1102,以前姜许住的地方。
    当年……
    姜许与席盛的正式会面是在他参加《百人星梦》并以第二名的成绩出道后,经由他们的经纪人崔衡介绍认识的。
    但在此之前,席盛是看过《百人星梦》的。他不仅看过,还是姜许的铁粉,“铁”到为了“追星”专门开了个小号用来氪金的大佬级粉丝。
    只是姜许不曾知晓而已。
    当然,席盛也不想让他知道。
    其实说到底,还是姜许的初舞台《小镇》太过惊艳。
    毕竟以清唱直接登顶热搜的练习生可不多见。
    而席盛,就像那些粉丝一样,忍不住就寻觅其中,然后逐渐沦陷。只不过不同的是,席盛接触到的是姜许这个活生生的人,而且……还是以师兄这么亲近的关系。
    第8章
    头顶是一排明亮的白炽灯,姜许跟着《墨痕》剧组的一众人坐在台下,安静地等待着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揭幕。
    主持人是两个熟面孔,一个是录制综艺《快时代、慢生活》认识的吕启良,还有一个是电影频道专业主持人魏岚。
    两人轮番说了好几句,卖足了关子,最后摄影机一一扫过几位候选人后,吕启良才缓缓开口:“让我们掌声有请覃锦为我们揭晓,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演员!”
    “来了,来了。”姜许身边,《墨痕》总导演岳奇衫激动不已,嘴巴里像是含了块热铁一样,一直在小声地嘀咕着什么。
    覃锦是一位老影后了,今年已经六十有二,拿过的奖不胜枚举,在圈子里地位也挺高的。姜许有幸和她见过一面,是位很有生活情调的优雅女士。
    一生未婚,但收养了两个孩子,日子闲适安逸,子女孝顺谦卑,温良有礼。姜许倒不曾想,这一届的金鸡奖竟然能把她请出来。
    待掌声平息后,覃锦微笑着打开信封,说了几句漂亮的场面话,才朗声宣布:“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是——吴忻芹!”
    “???”
    姜许一头雾水,压根儿不知道她入选的这部电影《东山再起》是什么时候拍的,又到底是讲些什么的。
    旁边的岳奇衫长呼一口气,眼神里满是遗憾。
    这个流程走了差不多有十分钟,两位主持人才开始揭晓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
    只是这次,颁奖嘉宾是……
    席盛。
    作为近几年好莱坞冉冉升起的东方之星,席盛的势头很足、也很猛,出国四年共拍了五部片子,斩获了两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可谓是名利双收。
    客观来说,这一届的金鸡奖能请到他,也真是不容易。
    但这一切和姜许都没关系,他看着站在台上、永远都那么耀眼夺目的席盛,神思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恍惚之中。
    他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席盛介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领域里这人算是他的老师。
    第一部电影,《苦秋,炙夏》。
    姜许在其中饰演男三号,男主李家林、也就是席盛的弟弟……
    “姜许!姜许!”又是岳奇衫的声音。
    姜许回过神,发现四周静悄悄的一片,只有岳奇衫一个劲地用胳膊肘撞他。他下意识抬起头,朝台上看去。
    偌大的电子屏幕满满的都是他拍摄《墨痕》时的宣传海报,上面两行金色大字让他足足愣了三秒。
    [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姜许。]
    “看样子,我们新晋的姜影帝有点意外呢。”吕启良适时出声提醒姜许,心下疑惑,这孩子今天有点奇怪啊。
    姜许敛了敛神色,面带微笑地起身快步走了过去。
    一路走来,大多数人的目光都是在他身上的。姜许拿了那么多次奖,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如芒在背、如刺在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