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真正造成这种症状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就是这个病人的病因。”
    等杨延彬和欧阳名洲他们听到,老师接连说出了三个他们未曾看到、正在逐渐恶化的病症之后。居然又说到了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他们立刻就是精神一振!
    说实话,跟自己的老师学艺时,真是每每都会让他们觉得极为刺激和震撼。
    因为这些学子们往往当他们眼界不够宽,或者是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够高时。他们瞬间就会被自己的老师用一两句话,就将他们的思维强行拔高上去!
    ……
    “归根结底……”沈墨就在这些学生目光炯炯的注释下从座上站了起来,然后他一步步的从望海亭的阴凉处,走到了阳光下。
    “我能让我的手下人尽量用公道的原则来办事,但这却终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这世上有一句话,叫做人亡政息。若是没有足够好的制度,要是不用铁律来加以限制。利益这只力量巨大的野兽和权力这个贪婪的恶鬼,他们总是会相互吸引,导致同流合污!”
    第2564章:龙吟九霄破空去、旧习斑斑、家国疲敝
    “老师!您是说……”
    这时的欧阳名洲也站了起来,就见他一下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瞬间巨变!
    只见这个敏锐的年轻人看着自己老师的背影,颤声向沈墨问道:“您这是打算……”
    这时的沈墨笑了笑,回过头向他说道:“这三年来,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落后的制度,永远也无法产生强盛的民族。”
    “在如今大宋这样的背景之下,朝堂完全被腐儒控制。他们中的贪蔽之辈一心贪慕钱财,稍有远见和抱负的人,却只顾着维护自己所谓的道统!”
    “除此之外,地方上的宗族势力使得皇权不能下乡,事情都是家族做主,连朝廷都干预不得。”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我把市场和商品经济梳理得多好。只要我一松手,他们都会不断的向着深渊滑落……我要是不松手,连通州都会跟着滑下去!”
    “……所以唯有打破枷锁,才能让华夏民族再迈上一个台阶!”
    此刻沈墨的那些学生们,有的已经想到老师选择的这条路上,会有多大的艰难和阻力,此时得他们已经惊得脸色煞白。有的人则是满怀忧虑,顾虑重重。
    毫无疑问老师这次的动作,又将为大大宋带来一次惊天巨变!
    而此时的张嶷如,则是静静的看着自己这位英姿勃发的郎君,在她的心里没有一丝忧虑。
    因为他一直在胜利,从未败过!
    ……
    这时沈墨的心中,想的却不仅仅是这些。
    他还有很多难以言说出口的,比他对自己这些弟子说出来的内容,还要更深一层的担忧。
    那就是对他和通州而言,最为致命的四个字:“人亡政息!”
    如果现在沈墨要是死了,或者是三五十年之后死了,而他死之前还没来得及改变这种落后的制度,那样大宋会发生什么?
    沈墨知道,他建立起来的所有一切,都会被腐朽的制度慢慢吞噬、逐渐磨平。或许他会留下一些浅浅的痕迹,却无法和华夏的劲敌蒙古人对抗。
    要知道,这就是沈墨这么长时间以来,没有去试图刺杀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真正原因!
    ……
    因为在蒙古国的历史上,在成吉思汗死之后,他的四个儿子依然继承了他的睿智果敢。他们能征善战,建立了四大汗国,势力始终都在不断扩张。
    在这之后蒙古国的第三代人里,又出了什么人物?
    就以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拖雷而言,在他的那一支血脉当中,就出了三个实力横扫天下的儿子。
    其中蒙哥汗几乎打掉了半个大宋,如果不是他在钓鱼城被人打死,或许整个宋国都会灭亡在他的手中。
    然后拖雷的第二个儿子旭烈兀,曾经西征波斯,几乎把后世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一扫而平。并且在他手中成立了一个强盛的汗国,他也成了这个“伊尔汗国”的大汗。
    在这之后是托雷的第三个儿子,他就是后来干掉了大宋,成就了大元王朝的忽必烈!
    所以对如今的蒙古国而言,他们实力强盛、不断扩张的势头还要延续百年之久。而他们一代一代聪慧睿智的首领,也是数不胜数!
    所以沈墨要是仅仅加强自己的势力,却不去改变大宋这种落后的制度。那么实际上他本人就成了推动大宋强盛的唯一一台发动机……等他停下来之后,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还是会不可避免的没落下去!
    所以在沈墨变革了经济之后,他经过这三年的观察,已经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宋所有的落后制度,为此他付出任何代价也是在所不惜。
    要知道这天下,从未有不流血之变革!
    ……
    三年以来的富贵和平安,并没有消磨掉这位沈郎君的斗志,反而让他胸膛里的这股烈火越发炽烈。
    很快他就要开始了,就像他某些聪慧的弟子预料到的那样,那将是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行动!
    国家疲敝,百废待兴。沈墨深爱的华夏民族即将沦入万劫不复。
    就在此刻,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十七八岁,只想着在诗酒风流的南宋,富贵逍遥的少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