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娘放心,阿姐毕竟是郢儿的母亲,萧毓不看僧面也会看佛面,横竖不会过多为难阿姐的。”
    林初淮这话说的并没有底气,萧毓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心知肚明,之所以这样说也不过是为了安慰母亲罢了。
    林母自然也知道儿子的心思,低低的叹了一口气也不再多言,即便是再担忧,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林家人在为了战局、家人而担忧之时,萧毓也同样是坐立不安。
    这江山终究还是要易主了。
    萧毓最信任的人莫过于他的亲舅父——安国公,眼下这般境况若说他还能找谁来拿主意,那必然首先想到的便是舅父。
    安国公接到传召之时,正在书房中看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先皇后的画像。
    他那双已经略显苍老的手,一寸又一寸地抚过画上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子,女子清丽貌美,看上去是个很温柔的人。
    “阿若,这么些年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陛下是你拼死生下的孩子,兄长一直在尽力的护着,可现如今兄长也快要护不住他了。没能教好他终究是我对不住你啊。”
    当年顾瑾若生萧毓之时难产,孩子生下来后人就不行了,当时帝后情深,先帝对这个孩子自然是多有怨言。身在皇家更是少有亲情可言,萧毓很多时候只是在他这里才能体会到一点家的温暖。
    但很可惜,这个孩子自小偏执,听不进人劝,长大后就更是不愿意相信任何人,算计来回才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按道理来说,萧毓并不是个当皇帝的好人选,可他是先帝与先皇后唯一的嫡子,当年先帝立他为太子也是存了要告慰先皇后的在天之灵的意思。
    到底是自己的亲外甥,即便是到了如今这样的境况,顾幕也不可能真的放任他自生自灭。
    “老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幕才刚刚拜了下去,萧毓便赶忙上前去扶,“舅父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萧毓让李安上茶赐坐之后才开口道,“如今情势危急,朕实在是难觅良方,还望舅父赐教。”
    这高高在上的帝王鲜少有这般放下身段的时刻,想来当真是到穷途末路的地步了。
    顾幕沉思了片刻,他确实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未必能让他这个外甥点头。
    “臣有一法或许还可以挽救一二。”
    萧毓闻言大喜,当即便有些着急地说,“舅父请讲。”
    顾幕看了眼前这个还算年轻的帝王,掷地有声地道,“下罪己诏。”
    萧毓做过的错事,一桩桩一件件都铁证如山无法辩驳,为今之计便是大方的承认,然后向天下百姓自省。如此,或许还可以挽救一二。
    “罪己诏?”萧毓听到这三个字时的表情已经不复刚才的欢喜,甚至隐隐有些阴沉。
    他阴冷一笑,“舅父也觉得是外甥做错了?”
    他这样的自称令人头皮发麻。
    是了,萧毓一向刚愎自用又我行我素,贵为九五之尊却要主动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谈何容易。
    但这一次,顾幕便是拼着一条老命不要也要死谏。
    “臣以为,陛下所为确实失当,更何况罪己诏只是收买民心的权宜之计,还望陛下三思。”安国公以首触地,第一次没有顺着自己这个外甥的意思来。
    萧毓眯了眯眼睛,自己还是对这老东西太纵容了,才让他敢如此僭越。
    “权宜之计?舅父可知道朕一旦写下罪己诏,那这罪名便会将朕活活的钉在耻辱柱上,永生永世都会为万民耻笑。”
    他只是想要江山永固,这何错之有,为何要向万民请罪?
    “陛下糊涂啊,若是真让人攻入皇城将您生擒,那才是真正的耻辱,才会沦为百世的笑柄。”到了这份上顾幕也不愿在同他虚与委蛇,尽说好话。
    忠言逆耳但却有用,可萧毓终归是不愿意听劝。
    “李安,将安国公请下去。”
    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人尚且如此,这天地间他究竟还可以相信谁。
    “国公爷,您请。”虽说陛下是恼了国公爷,可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保不齐哪日就念着他的好了,李安一个做奴才的是万万不敢放肆的。
    可顾幕却是动都不动,只不住叩首口中还喊着“陛下三思。”
    萧毓实在是听烦了,冲李安挥了挥手,“拖下去。”
    “嗻。”李安也不敢生拉硬拽,便喊了两三个小太监把人抬了出去。
    耳边总算是清净了,萧毓揉了揉一直在胀痛的额角,没一个省心的。
    李安将人送了出去,回来后看到这一幕,赶忙上前替主子按摩了起来。
    萧毓舒服地闭上了眼睛,“你觉得朕真的昏庸无能,做了许多的错事吗?”
    他虽然知道在这里听不到真话,可还是想要寻求一些心理安慰,大概是在饮鸩止渴。
    李安能在御前得宠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开始夸了起来,那溢美之词甚至是丝毫不重复的。
    一番假话将萧毓说的身心舒畅。果然,每个昏君的身边都会有一群麻痹他的人。
    尽管萧毓不愿意承认,但他作为君王真的失败到让臣子们群起而攻之。临阵倒戈之人越来越多,夏亦峥的大军真的快要攻入上京城了。
    早朝之时,甚至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大臣们提出想要用林歆禾作为人质,迫使夏亦峥退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