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只羊,是聂博钊回家期间攒下来的伙食。
    聂卫民一见这半生不熟,一股膻气的老羊就开始哭了:“不要吃羊肉,我不要吃羊肉。”
    聂博钊生完了火墙,还得赶到基地去报道,抽空进了厨房,见陈丽娜正在给仨孩子煮最后一包方便面,犹豫了一下,说:“关于孙工的事情,你要问起来,我可以解释。”
    “多大事儿,往后家里换把锁吧。”陈丽娜当然好奇,但是,现在可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用最后一包方便面总算哄乖了仨孩子,陈丽娜这才埋头搞起卫生来。
    搞完了卫生,还得准备晚饭。
    而家里除了才扛进来的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是那一腔老羊了。
    陈丽娜歪着脖子站了会子,取出菜刀将整只羊大卸八块,只取了羊蟹子出来,剩下的学着别人家的样子,给冻到了外头的大雪茬子里。
    一只生了锈的铁锅子,里面的红锈足半尺厚,这么厚的铁锈想要洗是洗不干净的。拿到外面刷了好几遍,掂进来,陈丽娜切了半只大萝卜,烧旺了火,就开始拿着大萝卜擦锅。
    生萝卜擦生铁锅,这叫熟锅,真要熟好了的锅,从此之后都不会再生锈了,当然,作饭也就没有那股子难闻的铁锈味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  去年可谓是我比较多灾多难的一年,作了两次全麻,一次半麻手术,然后呢,十一的时候,刚写完锦棠,乳房伤口的纱布还没拆了,我去了一趟新疆。
    是陪我妈去探亲,探望我姨,顺带参加一个弟的婚礼。我姨算是很早的,内地迁到新疆的那批人之一。
    基本上像坐火车,碰到揉着脚丫子啃烧鸡的人,扒火车,全是她讲述给我听的。
    虽然说我用了化名,但应该大家能看出来,乌玛依,就是克拉玛依,塔城,边境,我在那儿买了罐俄罗斯咖啡,算是去过边境的人了,233,明年争取去趟俄罗斯。
    而我姨她们,怎么说呢,真的是在边境上,把生活过出了老家才有的感觉,比如饮食的同质化啊,创造啊,我记得小时候等她回到老家,我特别喜欢听她讲自己是怎么作羊肉的(不知道为啥,我们那边的人都很怕膻,让牛羊肉不膻,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而我姑呢,二嫁,艰苦奋斗的革命夫妻,带着继子女们去的是酒泉,文中有个干部半路下车的那个地方,(多舛的命运啊)基本上那个年代,在老家糊不饱口的人,全都去了酒泉,南疆,北疆。
    然后在新疆的时候,听我姨讲述了很多,因为基本都是老乡嘛,比如谁在南疆,门前是什么样子,谁在北疆,孩子后来又作了什么。鱼龙混杂的生活中,好人,坏人,善良而又勤朴的人,投机取巧的人,形形色色。
    不过,很欣慰的是,我听她们把四十年仿如长河般的生活讲述下来,我总结,真正善良,勤朴的人,最终才获得了幸福。
    于是我就萌生了,写个边疆生活文的想法。
    关于为什么孩子们(有男有女,后面会交待的)后来会走上不良之路,文中也会写的,反正,取材自生活,尽量把它写的简单有趣点儿吧。
    好了,边疆生活正式开场喽。
    第14章 一炕滚
    回到基地,矿区石油基地的一把手王总工正在等着聂博钊。
    “怎么,聂工,听说你结婚了?”王总工正在喷云吐雾,开门见山就问,一脸的惊诈:“你要结婚,怎么也不提前跟矿区领导们商量一下,木兰农场那边,孙工家要是闹起来可怎么办?”
    肖琛正好也来汇报工作,就说:“咱们聂工艳福不浅,新嫂子不但长的漂亮,听说还是大学生。”
    聂博钊不止觉得自己艳福不浅,简直是受到了惊吓。
    “而且啊,新嫂子的眼光,全边疆第一。”肖琛竖着大拇指说:“整个边疆,除了新嫂子,我没见有人认出我那辆小汽车的型号来。”
    “她是大学生,懂这个也正常。”聂博钊笑着说。
    “大学生可不都懂这个,比如肖工那车,我就不认识那是个啥东西。”王总工又说。
    聂博钊就笑开了:“总工,虽说现在大学全部停课,下放了,但是前几年还是有选修课的,当时不是政策吗,所有的大学生必须选修几门与工业相关的课程,我估计小陈同志就是那时候学过些汽车知识,毕竟自主造车,和超英赶美一样,是领袖的希望。我们读大学的时候,石油冶炼只是我的选修课,我现在不也到油田上来了嘛。”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那可是金字招牌,就现在的石油基地来说,也没多少实打实的大学生。
    “对了,咱们所有的解放大卡,东风汽车,现在你们不得随意拿钥匙,进出要审批,知道吗?毛子和咱们,前两天在铁列克堤擦枪走火了。要是双方不止火力摩擦,一旦真的开战,咱们石油基地属于最先被轰炸的地方,所以咱们一定要作好荫蔽工作。”
    王总共再三嘱咐,尤其紧盯着肖琛:“没我的命令,你那吉普也不能再出基地。”
    “领导放心,保证办到。”肖琛说。
    “我是只要有司机,从来不摸方向盘的,更不会私自调度车辆离开既定路线,这个总工放心。”聂博钊说。
    乌玛依的油田与苏国接壤,再往前二百里是塔城,塔城再往前三十公里,就是苏国边境了,这些年,俩国的摩擦就没有停过,而且几番擦枪走火,都是险些开战,处在边境上,聂博钊对时局再熟悉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