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等级的有二十二个,包含了长臂惊人,擅长捕鱼的长臂氏;擅长侦查、视野开阔的三首氏。
能够占卜吉凶的三苗氏,擅长弓箭的臷民氏、擅长制作器械的奇肱氏……
至于第三等级的小部落,数量就更多了,足有一百个,之前所说的交胫氏就在里面。
整个算下来,所有的部落加起来刚好一百三十个。
之所以要这么留意,还是因为这关系到轩辕部落的升级。
能够有幸获得如此令人艳羡的传承,如果再不好好利用,那就太暴殄天物了。
毕竟零阶的传承石作用不大,只能召唤出十名九黎兵,这在前期还可以,越往后期发展,这传承石的作用也就越小。
如果想要充分地发挥出它的威力,就必须快速地晋级,越快越好,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壮大自己。
但晋级之路可不简单,在系统的两个方法中,也只有第一个具备可能性,至于去获得皇帝、诸侯的尸首,目前来看还是有些扯淡了。
努力回想着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一个个看似杂乱,甚至有些巧合的线索也被剥离出来。
其一,九黎部落的图腾为何会出现在巴蜀地区,又为何会来到凤山镇。
其二,它的目的是什么?
不论此事多么的蹊跷,但归根结底还是这两个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这里面有太多的信息没有被掌握,但若是猜测的话,也能得出一些线索。
众所周知,蚩尤曾与皇帝在逐鹿大战,后被其斩杀。
关于这段叙述,古籍中多有提及,应该有一定的真实性。
但战败以后的九黎部落倒底去了哪里,却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有人说蚩尤被斩杀后,大部分族人融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了华夏先民的组成部分。
甚至一些汉族姓氏可能也和蚩尤有关,比如邹、屠、黎、蚩等。
但也有人却不这么想,认为蚩尤在败于黄帝之后,大部分族人选择了南迁。
这两种说法都有支持者,甚至都有可能是真的。
在战败之后,的确有一部分人融入了炎黄集团,但肯定也有人选择了南迁,如今唯一的争论点就是多少的问题,是前者多还是后者多。
此时的李子木并不需要知道的多么准确,他只需要明白一点就行,后世的苗族真有可能是蚩尤的后裔!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为何九黎部落的图腾会出现在巴蜀,因为巴蜀地区正是苗族先民的发源地,位于今天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
换句话说,当初的九黎部落在战败之后,最终选择了在巴蜀地区定居!
这应该就是其出现在巴蜀地区的原因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在凤山镇,则有可能是沿着嘉陵江一路下来的,然后“碰巧”被赵家看到了。
而它各地溜达的目的是什么?在李子木来看,这倒有点像是在“寻找”继承人。
而且这个继承人只能是秘境开启者,也只有这些人才可以看见掉落物品,并且可以使用它。
李子木甚至怀疑,这九黎部落的图腾是故意让赵家看见的,你有本事杀了我,传承就是你的,没本事或者不在意、不敢,那“我”就去寻找下一个。
总而言之,必须要让九黎部落重见天日,并且要落在一个相对有能力的人手里。
从这点来看,自己算是抢了赵家的机缘!
当然,这一切都是各种巧合的汇集,如果他没有选择来巴蜀,好奇心没有这么重,这份传承就不可能落在他的手里。
时也命也,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清!
……
于此同时,在远离巴蜀数百公里的一处草屋里,一名身穿麻衣的老者正端坐在蒲团上打坐。
老者须发皆白,仅从这点看,应有古稀之年了,但若是看其面色,却是异常红润,鲜有斑纹,竟只有四十来岁的样子。
也许是遇到了什么心事,老者的眉头一直紧锁着,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
“我大汉真是多灾啊,一朝之中竟降临了四位帝王,先有高祖、文帝,后又有武帝、宣帝,导致英才无法共事一主,着实可惜!”
“另外,高祖初期大封异性王,赵王张敖、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长沙王吴芮,这些诸侯王可都是手持丹书铁券,一旦降临,必将划分大汉的国运,让原本就分散的力量更加撕裂,长此以往,如何与其他朝代抗争?”
“我生于此,命运早已和大汉相连,如若四位帝王遭遇不测,普通百姓尚可存活,但我等人物就只能等死,即便得天之幸,获得了重活之机,却也不过是提线木偶罢了,非我所愿。”
自语了一阵之后,老者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猛然间从蒲团上站起,挥手将仆从招来,开口说道“准备马车前往明县,我要助宣帝一臂之力,诛杀燕王臧荼!”
如今,整个华夏正处于极度混乱的时期,随着大量的王朝陆续降临,各个朝代的人杰也会面临到与老者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选择。
尤其是西汉、明、清三朝,都有不止一位帝王降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王朝的凝聚力。
谁都想掌握大权,就算不至于兵戎相见,但心底的隔阂总是有的。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历史上,手足相残、父子相残的例子并不少见,不论他们是出于野心也好,还是出于自保也罢,总归是亲情淡薄的一群人。
这种事情越往后,权利的争夺就会变得越发血腥。
这也是之前的老者为何会投靠刘病已的主要原因。
刘病已坐过牢,深知民间疾苦,再加上待人宽厚,辈分又是最低的,投靠他几乎没有任何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