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诸公,想必早已商定,国家大事,臣不敢胡言。”冯戴文谦虚的微笑道。
“哈哈!半年不见,卫国成熟不少,现在也懂谦虚了!”李世民哈哈一笑,调笑着说道。
“嘿嘿!那是臣年少轻狂,经历多了,自然应该懂事一些。”冯戴文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回答道。
“成熟是一件好事,不过说说你的意见也无妨,是否采纳,朕自有决断。”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那臣就说一下自己浅见,请圣上,诸公指正,臣请问圣上,不知其他几处战况如何?”冯戴文也不在推辞,起身拱手问道。
“这是老臣疏忽,还未来得急给卫国介绍,吐蕃败逃,吐谷浑败逃,突厥分兵两路,陇右道败逃,河套阿史那泥孰投降,举族加入大唐,薛延陀大军全灭,只有少部分逃亡…………”李靖起身,站出来仔细的为他介绍了一下战斗结果。
“原来如此,多谢卫公告知,损失不小啊!”冯戴文一听死了这么多精锐大唐士兵,略微一皱眉头说道。
“刚刚收到西域传来消息,昭武九姓,高昌对西域大唐军队动手,苏定方,程处亮,尉迟宝林多方联合,击败高昌,现正在与昭武九姓周旋。
所以这次确实损失不小,财务部已经向朕叫穷多次了,好在这次辽西运回不少财物,算是解燃眉之急。”李世民兴致一下没了,叹气一声说道。
“臣以为!这场大战虽然赢了,但是也拖慢了大唐发展步伐,继续大举进攻,完全没有必要,然而不打也是不行的,要不然大唐威严何在。
因此臣建议打吐谷浑,打西域。”冯戴文继续说道。
“说说理由?”李世民不置可否,淡然问道。
“吐谷浑,西域国小民寡,易于攻打,且西突厥刚刚投靠大唐,自然需要重新整编,让他们来攻打在好不过。
而且吐蕃新败,也无力阻止,打下吐谷浑之后,可以轻松在青海一带练兵,为日后高原作战训练士卒。
至于西域,不过是一些小国闹事,出动偏师即可。”冯戴文指着墙上地图解释道。
“打吐谷浑这些朕都理解,为何西域只用偏师?昭武九姓所占领城池不少,难道弃之不用?”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回禀圣上,西域一来地域宽广,国多,民族也多,过于混乱,如果我们大唐想要完全占领,治理,非数十年不可,而且会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实在得不偿失。
不若保持现状,只是当作商品倾销地,榨取其财富,数十年之后,同样可以轻易让其变成大唐领地。
出动偏师,可以借机拉拢一些小国,打下昭武九姓之后,大唐只需要物资,至于城池就赏赐于他们。”冯戴文分析道。
“高明!老夫原本是建议用西突厥大举进攻西域,听卫国的计策,更加省时省力,不过为何只是用商品倾销,数十年之后就能轻取西域全境?”李靖击掌赞叹道。
“卫公您想想,原本都是小国,在被不断榨取财富,能坚持十数年就不错了,吾等只需要慢慢蚕食,等着看他们自取灭亡就是,就算有一二明君,还能进行挑拨,离间。”冯戴文嘴角上扬,微笑解释道。
众人一听,不由暗自叹息,为何自家后辈没有如此人物,年纪轻轻,不但勇武过人,而且心思缜密,计谋过人,单看他的计策,就不比任何一个老狐狸差。
“嗯,十数年,朕还是能等,那么高句丽等国,又如何应对!”李世民满意的摸着下巴一点胡须问道。
“臣以为,高句丽等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且必然惶恐不安,随时担心我们大唐报复,也因为如此,他们自然就需要征战更多兵力,打造更多武器。
为此何不在等上一两年,到时候圣上已经收拾完其他地方,回头在攻打岂不是轻而易举。”冯戴文建议道。
“冯将军既然说高句丽会大量征召士卒,锻造武器,为何不尽快攻击,反而任凭其做足准备。”宇文述不解的问道。
“呵呵,宇文公只看到他们全力备战,这征战士卒过多,必然影响土地耕耘,他们那个地方,可是种不出两季稻,三季稻的,而打造武器装备,需要更多钱粮,当然就需要增加赋税。
而吾等并不急着进攻,拖的时间长了……呵呵!”冯戴文阴阴一笑解释道。
宇文述恍然大悟,连忙歉意说道:“冯将军言之有理,如此一来,不用打,高句丽就会自己生乱,横征暴敛,必然会丧失民心,日后治理也方便,轻松。”
“而且还能每个月派出士卒,去高句丽城外耀武扬威一番,逼迫高句丽不敢撤离,随时会担心被大唐进攻,时间一长,必然兵无战心,军心不稳,日后在寻机攻打,就会轻松许多。”李靖眼睛一亮,点点头,在一边补充道。
“卫公说得极是,新罗,百济这次被攻下两城,他们又大部分靠近海岸,心中必然惧怕,何不要挟两国,不断骚扰高句丽。”房玄龄微笑起身着补充道。
“不错,辽东半岛多山地,城池大部分皆在山上,一个一个城池攻打,实在困难,而且天气多雨雪,也是一个麻烦,现在新罗,百济,让他们攻打高句丽肯定不会,但只是骚扰应该没有问题。”杜如晦附议道。
“还可以派人从海岸线进入,慢慢窃掠其国民,让他们人心惶惶,要知道能够耕种的土地有许多都离海边不远。”长孙无忌不甘示弱,也出一计。
就这样一人一言,高句丽就已经被一群老狐狸算计得死死的,包括他们可能到来的使者,如何应对,都已经做出数条方案,可以预见,高句丽接下来一两年都会在水深火热之中度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