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抹了抹眼泪,“去了省城,你和素素要互相照顾。”
舒安点头,“我会的。”
她上车,在窗户边和两人招手,“回去吧。不用送了。”
她憋着泪,一直到车子开出十几米才落下。
等回过神来,她看到旁边的女生哭得比她厉害多了,再仔细一看,旁边坐的竟然是田雨薇。
“雨薇?”
田雨薇被她这么一喊,不好意思地转头,将眼泪全部擦干才又转回来。
两人关系一般,没什么可说的,沉默了大半路。
离省城越近,两人的心跳急剧攀升,放在边上的手不自觉地握到了一起。
不过也就是一瞬。
碰到的那刻即松开。
田雨薇问:“你去了,准备住哪?”
舒安回:“去父亲的老友那住。”
田雨薇虽然是去亲姐姐家住,但总是赶不上在自己家自在。
两人因为即将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活,逐渐聊到了一起。
到后面,田雨薇甚至提起,她喜欢的男生。
她说,以前邻居家有个文静的小哥哥,别的男生都像猴似的乱窜,满身泥泞,就他搬了椅子,安安静静地坐在院子里读书。不过,后来那户搬去省城,她有三四年没见到他了。
她还说,那户人家现在就住在她姐姐家隔壁。
舒安听得入迷,觉得好像在看奶奶偷藏在箱底的爱情小说里的故事,兜兜转转大半圈,最后还是那个梦里的白衣少年。
她靠在车椅背,叹道:“真好。”
田雨薇眼睛亮亮的,“你呢?舒安有喜欢的男生吗?”
喜欢?
动-乱时期,有太多熟悉的人对他们避之不及。
这两个字对她来说,有点像镜中花、水中月,只可看、可想,却摸不到、碰不得。
她苦涩一笑,“没有呢。”
两人说说笑笑,紧张感有所缓解。
—
车子到站。
舒安提着大包小包下车。
她原本想转身去帮田雨薇,没想到刚刚如霜打茄子的她忽然像打了鸡血似的,提着三四个行李袋,只冲一人而去。
舒安愣愣地跟在后面,往出口走。
越走近,那人的轮廓越清晰。
忽的,舒安怔住。
那不是那天在教育局遇到的男生?
她听见。
田雨薇说:“竹青哥哥,是姐姐让你来接我的吗?”
男生摇头,抬手指向舒安,“我是来接她的。”
第3章 .1978那重新认识下?
舒安比田雨薇的表情更震惊,脑袋上像劈了道惊雷似的,轰得一声炸开。
那人面上除去淡淡的笑,再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陈竹青听说舒安今天会到,特意请了一天假来接她。
陈红兵祝贺他参加工作,刚给他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轮子宽又厚,抓地更牢,他一路骑过来,竟比平时快了一倍。
等待的时间,他稍稍平复了心情,以免吓坏了舒安。
那天在教育局,陈竹青就认出她来了。
说也奇怪,明明这么多年没见了。
再看见时,那张陌生的脸,竟然能和记忆里的娃娃脸对上。
她好像更瘦了,却也更漂亮了,粗布素衣根本遮不住她刻进骨子的傲气。
可惜。
她没有认出他。
而且,到了这一刻,她还是不认得他。
陈竹青侧身从田雨薇旁边擦过,伸手拿起舒安手里的行李袋,两个堆到自行车后座,另一个竖着塞到自行车框,还有两个小袋子挂在把手上。
他一扭头,发现舒安手上还一个,倏地笑了,“怎么带这么多?哥哥没告诉你,我们都给你准备了吗?”
太久没见。
她连陈家有几个孩子都不记得了。
舒安捏着手提袋,往后退了小半步,“这个我自己拿吧。”
她指了指其中一袋最大的,“这些是爷爷让我给你们带的。”
陈竹青点头,一手按在车座椅,一手把住车头,推着车往前走。
有些抱歉地说:“我不知道你带这么多。应该让哥哥派车来接你的。还好车站离我们家不远,我们走回去?”
舒安对这里不熟,他怎么说,她都应‘好’。
田雨薇一直到两人要走了,还没从震惊里缓过来。
几日前,她和姐姐通电话,听说陈家也有个医大走读生要去寄宿。
可她怎么都没想到,那人会是舒安!
舒安怎么会认识陈竹青?
而且看上去还很熟?
她不甘心地喊了声,“竹青哥哥……”
陈竹青已经走出十米去,转头道:“我出门时,雨萍姐在整理东西,可能快到了。”
说完,他又低头看向舒安,没再瞧她。
舒安的心砰砰直跳,紧张到失语。
陈竹青抿着唇,同样有些紧张。
他捏着车把的手心被汗润湿,几次滑脱又重新握上,他小指勾着车铃,一转一转的,企图用这样轻微的响动缓解尴尬。
走了一小段,仍是陈竹青先开口,“陈竹青。你记得这个名字吗?”
“这名字是你给我取的。”
他没预兆地止住脚步,手指用劲勾了一下车铃。
‘叮’地一声,在舒安耳边炸开。
她抬眸。
一双饱含笑意的黑眸撞入眼帘。
他俯身,凑近了些。
两人当中隔了辆车子,这距离说远不远,要近不近的,足够她看清他如黑羽细密的长睫,却又看不透藏在笑里的深意。
陈竹青皱眉,但不是愁苦的滋味,更多的还是委屈。
“还是没记起?”
—
一九六六年底。
全国掀起一阵改名热,所有人都喜欢在名里塞进个‘红’字。
陈家三个孩子聚集在客厅讨论。
舒望亭原本给他们仨取的是‘天佑’、‘和平’、‘英华’。
寓意是‘上天庇佑’,‘人民和平’、‘英雄华夏’。
那一年,陈红兵十八岁,已经入伍两年,早在部队将‘天佑’改成了‘红兵’。
趁着探亲假回来,头一件事就是督促弟弟妹妹改名。
他说:“与其祈求上天保佑,不如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然后指着弟弟说:“你的名字带‘英’了,一定是要改的。”
他随手一划,念出十几个带‘红’的让陈英华选,可陈英华一个也没瞧上。
倒是姐姐陈和平觉得‘红梅’好听、好叫,自愿改了名字。
陈英华被大哥烦得不行,跑去舒家躲清闲。
只是,他没想到,舒家比他家还乱。
东西散了一地,大人们在屋内四处奔走,六岁的舒安趴在院子的石凳上描字帖。
陈英华背手站在她身后,“你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