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月十五。
    下衙后,展元快步出了皇宫,坐着马车回到家中,刚到家门口,早已等待多时的金兰芝便迎了上去。
    金兰芝今天难得的化了淡妆,显得十分俏丽,展元伸手将她拉上马车。
    车夫调转马头,向金府而去。
    为了庆祝朝廷一统江南,金木行今天在府中设下宴席,金兰芝和展元便是去赴宴的。
    金府大堂中,最靠里的一张圆桌上,金木行大马金刀坐在最上首,在他左右,分别坐着展元夫妻和元庆夫妻。
    圆桌外面,有两张方桌,坐的都是些镖局的弟子。
    金木行二弟子王荃旁边坐着一名娇艳的红衣女子。这女子是王荃心上人,两人虽认识时间很短,但一见钟情,而且门当户对,因此关系进展很快。
    红衣女子目光温柔的注视着王荃,余光却一直注意着上首那一桌。
    随着金木行站起身对众人客套了几句后,宴席开始了。
    “爹爹,您不是说还邀请了鲁妹妹和王爷爷吗?他们没来吗?”金兰芝夹了口鱼,边吃边问。
    “他们说有事,来不了。”金木行有些遗憾的说。
    “听说大师兄所在的第三军被命令驻扎在兴王府,已经好久没见到他了。”元庆一边说着,一边给曹茵夹了几颗她爱吃的红枣。
    金兰芝瞧见后向展元望了过去,目光中充满着期盼。
    “那也没办法,武将常年征战在外,我也很久没见大师兄了。”展元丝毫没有察觉到妻子的视线,自顾吃着菜。
    “听说第三军副帅落到叶守雄那个降将头上,也不知道君上怎么想的。”金木行喝了杯酒,有些不高兴的说。
    “岳父,大师兄虽然武艺高,但打仗的话可比不上叶守雄。我找兵部张万德问过,叶守雄立的功劳比大师兄多多了。”展元说。
    元庆附和道:“对啊师傅,大师兄能做到都虞侯已经很厉害了,您想想,就连以前的唐国皇帝现在也不过是个禁军统领。”
    “哈哈,那也是。”金木行心情好了些,说:“听说殿下登基日期定在三月初一?”
    “对,今天君上在大庆殿召开朝会,商议登基之事,登基之日就在三月初一。”展元肯定的回答。
    “今天还商讨了国号,展师兄还提了一个建议呢。”想起朝会之事,元庆满脸尽是笑容。
    “你提议的什么?”正对着食物生闷气的金兰芝问。
    “别提了?反正没被采纳。”展元脸孔微红。
    “快说!”金兰芝不依不饶。
    “展师兄提议的是‘大元’。”元庆出卖了他。
    “啊哈哈哈……”金兰芝笑弯了腰,就连曹茵都抿嘴偷笑起来。
    “这有什么,我觉得很好啊,元儿,岳父支持你。”金木行笑呵呵道。
    “张万德还提议用“大武”作国号呢!”展元立刻拉出一个挡箭牌。
    “展哥,我觉得“大武”也比“大元”要好哦。”金兰芝捂着嘴巴,用充满笑意的大眼睛望着丈夫。
    “想必君上肯定是采纳了张宰相或者苏宰相的建议了。”金木行为女婿解围。
    “那倒不是,张宰相提议的“大睿”和苏宰相提议的“大庄”都没有被采纳。”元庆说。
    “莫非采纳了韩熙载或者宋齐丘的提议?”金木行皱眉。
    “也不是,韩尚书提议的“大乾”和宋尚书提议的“大宣”也被否决了。”元庆越说越有兴致。
    “别卖关子了,到底采用了哪个国号?”曹茵清冷的声音响起。
    元庆急忙开口:“是王舍人提议的“大吴”。”
    “这算什么,不是没变吗?”金木行不满道。
    “王舍人认为君上自从被封吴王后,势力迅速扩大,说明这个国号运势很好,不应轻易更换。其他大臣们听了他的话,也都很赞同。”元庆说。
    “呀,这样一说还真是。”金兰芝笑道。
    “只是凑巧罢了。”金木行淡淡道。
    “那年号呢?”曹茵问。
    “永民,张宰相提议的。”元庆迅速回答。
    “嗯,不错,这个好。”金木行眉间终于舒展开来。
    ……
    宴席结束后,王荃骑着马,护送着心上人的马车驶入一间大宅院。
    目送着马车进入二门,王荃这才离去。大约一柱香时间后,二门打开,从宅子里驶出一辆不同的马车。
    车轮在大街上滚动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一间瓷器铺外,一名披着黑斗篷的人下了马车,进入瓷器铺中。
    陆原三月初一登基的消息,很快从杭州传到了耶律景德耳中。
    另外,偷火枪失败的消息也传了过去,耶律景德并没有太意外,他给黑狼部的时间本来就少,也只是抱着碰运气的心理试一试。
    眼下,辽国三路大军都已准备就绪,就等着三月初一的到来。
    ……
    二月二十五,蜀国,秦州。
    都督府大堂中,李兴复负着双手,来回踱着步子,焦急之态尽显无遗。
    在他旁边,长孙文一语不发的望着他的身影,等待他的决定。
    “真的没有半点机会吗?”李兴复停下脚步,再次确认。
    “都督,虽然我和远山镇压了几次军队叛变,但底层士兵还是忠于蜀国的,现在与蜀国交战,我们必输无疑。”
    长孙文语气凝重的说。
    “可恶,那些辽人好端端的,为何说走就走!”李兴复恨声道。
    “也许是与吴国交战到了很激烈的地步。”长孙文说:“都督,快做决定吧,蜀国大军马上就到了,咱们必须立刻放弃秦州!”
    “离开秦州还能去哪呢?”李兴复低着头,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
    “咱们可以去西边。”
    “攻打吐蕃?”李兴复大吃一惊。“你不是说咱们打不过吐蕃国吗?”
    “打吐蕃九死一生,但留在此处十死无生!”
    “长孙,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选择?”李兴复期待的目光看了过去,这两个选择他一个也不想选。
    长孙文皱眉道:“殿下,我昨晚已想了一夜,没有别的办法了。”
    “我好不容易才拥有了自己的势力,才几个月时间,难道就要失去了吗?”李兴复语气中充满着不甘。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殿下!蜀军退军了!”伴随着这道声音,程远山进入大堂。
    “当真?”李兴复喜出望外。
    “对,听说吴国军队正在向蜀国逼近,他们已经没功夫顾我们了!”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李兴复眉飞色舞。
    长孙文却一脸忧愁之色,问:“远山,有江南的消息吗?”
    程远山摇了摇头。
    “长孙,你在担心什么?”李兴复问。
    “都督,你不觉得奇怪吗?”
    “奇怪什么?”
    “辽军退出蜀国,吴军逼近蜀国,这说明什么?”
    “你是说辽国与吴国之战,吴国占据了优势?”程远山反应快一些。
    “我是这样猜想的。”
    “这又有什么关系,不管是辽军还是吴军,只要能缠住蜀国不就行了?”李兴复不以为然。
    “都督,吴军和辽军不一样。”长孙文肃然道。
    “有什么不一样?”
    “辽国是外族,他们就算实力强大,击败蜀国容易,控制蜀国却很难,至少要好几年时间。”
    李兴复脸色微变。
    长孙文继续说:“吴国不同,他们也是汉人,很快就能稳定蜀国,到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发展。”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李兴复大声道:“至少我们眼下的危机解除了!”
    长孙文叹了口气,劝说李兴复投吴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