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珩或许也是如此,沈育心想,他只是没看见,并非陛下不疼爱他。若非出于父子情谊,文神皇帝又怎会拿皇家颜面开玩笑,诏令四师为梁珩讲学,接二连三气走了崔显等人,还要请来沈矜。
连日来梁珩为了写孝论熬了不少夜,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常靠着沈育肩头就眯起眼睛睡昏过去。
沈矜用竹简敲一敲书案,梁珩惊醒不到半盏茶功夫,又歪在沈育身上。
“你回你自己位置去,”沈矜不满道,“别总让他靠着。”
沈育也无可奈何:“我一走他就歪地上了。”
梁珩睡梦中发出一声认同的哼哼。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真给梁珩磨出一篇论述来,写了满满两大页麻纸,沈育改过后他再誊抄一遍,工工整整,无可挑剔。
“陛下何时考校功课?”多日过去,沈育等得不耐烦了。
梁珩也很茫然,他做准备的时候兴高采烈,浑然不觉这么多天以来文神皇帝是一次也没再提起过考校的事。
他们在清凉殿孙厢里贪凉,吃冰镇过的荔枝与脆李,果汁清甜爽利。经过一番课业合作后,梁珩显然把沈育划进了自己人的范畴。
信州跪坐在二人身边,将剥好的荔枝放进冰盘,敛眉一言不发地听他们聊天。
“那可能是……”梁珩想来想去,“最近病情又加重了,没空管我吧?”
“你自己的父亲,病情如何你也不去探望?”沈育一皱眉,梁珩就有点瑟缩,辩解道:“无诏不得擅入宫闱!”
沈育道:“你是太子,不是臣下,皇帝是你的父亲,探望父亲病情还需要什么诏书?他不来就你,你不懂得去就他?把你的功课带到陛下寝殿去,念给他听。”
信州看了沈育一眼。
梁珩先是目瞪口呆,仔细一琢磨,竟觉得此主意十分不错,顿时眉开眼笑:“那你要陪我一起,若是父皇提问,答不出来时你可得救我。”
沈育满口答应,咬着李子,目光越过冰盘与总打量他的信州对上。这个惯来温顺的侍人眼中有某种隐晦的含义,那时沈育尚且不懂。
望都闾巷在北,王宫在南,储宫在王宫的更南边,风水上称为倒骑龙。此类格局历代都极为罕见,之所以这样建造,乃是因为国朝的先祖被塞外鸟夷人打退到涿水以南,偏安一隅,为了警醒子孙后代夺回故土,于是令王城坐南朝北,取名“望都”,是北望故都之意。
沈育从前只在书上读到过王宫章仪,记载其斑斓金碧、崒然峻峙的文赋诗句脍炙人口,章仪宫是南朝威严所在,时人莫不憧憬向往。
高宫室,大苑囿,琉璃瓦,白玉阶。楼阁廊庑绵延不绝,置身于宫道,左右视线皆为高墙所阻,身后是禁中护卫把手的宫门,身前是不知通向何处的石道。
梁珩带着沈育三绕两绕,彻底迷了路。
“半年前我来的时候,”梁珩稀里糊涂地走进死胡同,“这里还没有墙啊。”
他上一次进宫竟然是在半年前……沈育扶额。
巷道侧开一道拱门,门里出来一面白小生,向二人行礼:“殿下,请随臣来。”
这是个阉人,梁珩认得他,据说半年前迷路也是这位宫人领他出来。
“殿下只记得去东市陈玉堂、西市解绫馆的路,十天半月也不见得进宫一趟,当然不识方向了。”宫人打趣太子。
梁珩脾气好得很,呵呵笑道:“父皇不喜见我,我来得勤了岂不是惹他烦。”
宫人领着七拐八绕,走到人多处,放眼望去清一色是白面无须的黄门侍郎,不曾见一位宫女、一个护军。行步在王宫里,仿佛梁珩与沈育才是异类。
到达前殿广场,龙尾道前是一左一右两座阙阁,中间复道相接,绘以五彩覆盖白瓦,华美如飞虹。
走得越近,人便越小,阙台越巍峨高大,令人仰止。
左为天禄,右为凤阙,书中称为龙凤双阙,台阶有数百级,即使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徒步上阁,也不禁气喘如牛大汗淋漓。
宫人领二人往凤阙去:“陛下在阁里。”
沈育有些意外,以文神皇帝弱不禁风的身子骨,闲来没事爬阶梯为乐?
很快他就知道了原因——凤阙下停着一架肩舆,梁珩熟稔地往垫子上一坐,两个壮实的黄门就要将他架起来爬台阶。
“欸,”梁珩忙叫停,“叫沈公子自己走上去么?快来个人抬一下。”
“不,不用,”沈育一惊,从没得过这种待遇,光是想想都觉得别扭,“我自己走,没事。”
梁珩听他这样说,又从肩舆上下来:“那我陪你一起吧。”
“殿下,”宫人劝他,“爬梯子可累着呢!”
“无事,我和沈公子活动活动筋骨。”梁珩挥退左右宫人,和沈育迈步往凤阙台上去。
行走在天梯上,台阁遥遥在望,脚下台阶雕刻神兽祥云、文臣武将,拱卫着凤阙里的帝王。
流金铄石的日头鞭打在两人脊背。梁珩爬了一小段就停下来撑着膝头。
“把你的轿子招上来吧。”沈育嘲笑他。
“你……为什么,”梁珩汗流浃背,“不累么?”
沈育面不红气不喘:“背你上去都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