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美滋滋的,岑啸同白姚氏谈好中就赶紧离开了昌平县,一刻钟都不想耽误。
白子怡在家等着白姚氏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的,他不确定这门亲事能不能顺利,担心遇到各种问题。
然而,这一门亲事没遇到任何阻碍,白姚氏在见了岑啸之后就确定这年轻人是真心喜欢自家子怡的,人品粗略接触下来感觉还不错,她就放心了。
在等着岑家人上门之前,白姚氏回了趟上河村,找郑家了解岑家和岑啸的为人。
自从郑家找岑家买香料后,一直以来同郑家交接的人就是岑啸,郑山和黎明夏对岑啸的感官挺好的,他们实话实说,也把他们知道的岑家消息说出,白姚氏更放心了。
没过几天,岑啸的爹娘就亲自走了趟昌平县,同白姚氏见了一面,双方就孩子们的亲事说了不少,顺利达成一致。
再然后,岑家那边请了正规的官媒来到昌平县,正式提亲。
刚定了亲,白志文考中进士的消息传回了原汉省,白家的身价倍增,岑家赶紧把定亲礼加重了几分,好表示他们对这个儿夫郎的满意。
之前府城其他同岑家差不多地位的家族,曾暗地里笑话他们家嫡出小少爷看中了小县城的哥儿,等到白志文的事传开之后,大家以为这是岑家故意为之,对岑家又羡慕又嫉妒。
岑家对此没有多解释,别人怎么想怎么做他们管不着,但他们岑家才不会要求孩子娶他们不喜欢的人,家中孩子娶妻、娶夫郎定然是因为两情相悦。
之前算白子怡高嫁,现在岑家和白家的地位差不多,岑啸真心为白子怡高兴。
定亲是定了,成亲没有这么快,白姚氏要把白子怡留到十八岁再出嫁。
其实,信中说的今年不去京城,就是因为白子怡定亲后还有些事要同岑家商量,明年开春了等到天气暖和他们母子两人再从这边出发去京城。
至于说白姚氏信中的第三件事同第二件事有关,那就是白志文之前买的那个位于府城学院附近的小院,白姚氏的意思是把那个小院给白子怡做嫁妆,她担心儿子和儿夫郎有其他的打算,就写信问问他们。
看完了白姚氏的信,黎明瑾看向白志文:“子怡找到了合心意的人挺好的,岑家是府城的大户,是应该多给子怡置办些嫁妆,省得他嫁去了岑家被人看轻。”
虽然白志文留在了京城做官,但是他就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官,至少目前看来可能几年内他都没法给嫁去府城的白子怡撑腰,等白子怡出嫁之时嫁妆才是他面对岑家人和岑家下人们的底气。
白志文听着黎明瑾的话感动于他的体贴,又觉得对不住他:“瑾哥儿,那个院子之前我买的时候想的是我在府城读书时咱们住……”
黎明瑾打断了白志文,他和白子怡从小一起长大,白子怡在他心里和亲弟弟差不多,给自己的弟弟准备嫁妆当然是多多益善:“你都说了那是之前,现在是现在,我们都在京城了,府城的宅子空着也是空着,给子怡做嫁妆挺好的。”
“还有,这两年你可得努努力,嫁给岑家一个小院做陪嫁还不够,你当哥哥的得给怡哥儿多挣些嫁妆才行。”
岑家的情况黎明瑾从邱嬷嬷口中听说过,比曲家更富,大家族人多,白子怡嫁的嫡系,更要注意嫁妆的数量。
“好,都听夫郎的。”白志文抱住黎明瑾满心欢喜。
这么好的夫郎是他的,他充满了斗志,投入了更多精力在他目前研究的农具改良中,希望能够早一点做出更方便、更实用的农具。
作者闲话:感谢? ?)?*??对我的支持)
第417章 滑脉
京城的秋天过得特别快,薄棉袄没穿多久,天气就彻底冷了下来,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是已经和原汉省的冬天感觉差不多了。
去年在京城待了一个冬天,他们对这种北方的寒冷天气有了心理准备。
白志文掀开被子感受着外面的寒冷,一边穿衣服一边说:“阿瑾,天气越发冷了,明日我休沐,我陪你着你和嬷嬷一起出去买些炭火回来吧。”
黎明瑾还窝在床上,他睁开眼费力地分辨了一下白志文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后,迷迷煳煳地应答道:“好,除了买炭火,再买些粮食回来。”
今年天气冷了下来后,黎明瑾每天就想窝在床上不下来,尤其是早上,起床那叫一个困难。
邱嬷嬷想着他之前生病期间被绑走吃了苦头,心疼他身子没有好,对黎明瑾这种懒床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邱嬷嬷不管,家里又没有其他人,黎明瑾乐得在床上窝着,一直到白志文留下的温度渐渐散去,他才不情不愿地从床上起来。
如果这时候屋子里烧着炭,或许他会稍微没有那么能懒床,黎明瑾总觉得自己懒床的很大原因是他嫌外面冷。
第二天,白志文休沐,他陪着黎明瑾懒了个床后还帮黎明瑾把衣服穿好。
这样子若是让姜芷芸看了,指定会戳着黎明瑾的脑袋骂他心大,怎么能够懒到这种程度。
黎明瑾这不叫懒,应该说是白志文宠着他,他就心安理得地不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