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了一会儿,白姚氏将信看完后还给姜芷芸,感叹道:“这孩子是个体谅他阿姆的,不怎么闹腾。”
    在黎明瑾的信中,他详细地说了前三个月他怀孕有什么地方和平时不同,也写明了第一次他们发现他可能怀孕时是怎么回事,居然是因为一个灌汤包。
    看来瑾哥儿肚子里的孩子不仅体谅人,还是个喜欢吃东西的。
    看完了黎明瑾的信,见他写得这般详细,姜芷芸和白姚氏的心都放下了一半。
    虽然她们还是担心黎明瑾会有些不舒服的地方没有写明,但是就从他信上写的部分来看,他的状态还不错。
    具体怎么样,再等两个月,白姚氏亲自去了京城不就知道了。
    姜芷芸同白姚氏十分高兴地一起聊了很久,从黎明瑾怀孕说到她们以前怀孕,聊了聊怀孕要注意些什么。
    直到黎明康从学堂回来,他们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聊了一下午,两人都有满肚子的话想要写在信中叮嘱这两个第一次做爹么的孩子,还有满满一马车的东西想要送去京城。
    奈何现在京城那边的雪已经开始下大了,不论是白姚氏还是姜芷芸,她们若是想要从昌平县送东西去京城,很有可能会被堵在半路中,一直等到明年春天了才能送到京,只能作罢。
    这个冬天对黎明瑾而言过得飞快,他什么都没做,不想动就窝在房间里迷迷煳煳睡睡觉,精神好看看话本、游记,时间就过去了。
    白志文在工部做事认真,虽然每天他到了散衙的时间如果没有要紧事就会立马回家,但是一个冬天过去,真的叫他改良了一件用于耕种的农具。
    因为一个冬天土地空着会板结,所以开春之前农民得松土,松土是个力气活,要么用黄牛拉梨松,要么就得用锄头一点一点地开垦,前者不是每家每户都能有牛,后者费时费力很辛苦。
    白志文联合工部找来的木匠一起,做出来了一种很省力,正常成年人就可以拉得动的小型犁。
    虽然比起用锄头锄地要稍微费力一点,且不能用于开垦荒地,但是用这个很省时,地面还很平整。
    还有一点,这个小型犁是用木头做成的,容易磨损,可是它的成本低,坏了换部件就行,普通农户都能用得上。
    因为刚好临近春耕,管着白志文的工部主事在看到了他的成果之后决定,如果正式使用之后真的能够像白志文说的这么好,那他就上报,希望能够将这种利民的好东西尽快推广出去,让更多农民用上。
    工部是有几个庄子的,里面种着各种庄稼,用来给工部折腾出来的新东西做实验,白志文带着几个老木匠做了几个小型犁出来,放到工部所属的庄子松土。
    效果和白志文说的一样好,在松土过去之后,几个小型犁都好好的,没有需要更换的部件,只有松土的木齿有些地方磨损了。
    松土的效果比老牛拉犁稍微浅一点,但是比单纯靠人徒手挖效果更好得多,而且速度快得多。
    工部主事看着成果后立马上报工部左侍郎,左侍郎看过了后又立马上报工部尚书。
    可能是因为柳家和太子一事刚过去,朝中的官员都老老实实不敢整幺蛾子,也可能是白志文是章安浩弟子的事工部的人都知道。
    总之,他改良农具的功劳没有人敢截胡,一直到这个小型犁的消息递到了皇上眼中,都明明白白写了是白志文做的。
    皇上向来勤政爱民,改良了农具让农民种地更方便快捷他当然重视,立马就将工部庄子里的几个小型犁给拿到了皇家的庄子中试用。
    结果这些小型犁的效果很好,在皇家的庄子用了一通之后都还好好的没坏,皇帝看了很高兴,决定全国都推用小型犁。
    此事工部负责,其他各部配合。
    尽管这时候全国的春耕已经陆续开始,甚至南边有些地方春耕进行了大半,但是,这不影响皇帝下的命令,毕竟今年春耕过了明年还会有。
    而且本来推行一个新东西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部要拟定方案,然后交由通政司和户部等一起实施。
    等政令一步步下传到了地方,又有巡抚、知府、知州、知县、布政使、布政司都事、布政司经历、县丞等一级一级完成。
    最快想要让大虞朝境内的农民都用上新的小型犁,恐怕要一两年才行。
    这个冬天,对黎明瑾他们的小家来说,最大的喜事是黎明瑾怀孕,其次是白志文成功改良出来了小型犁。
    对大虞朝这个大国来说,最大的喜事便是大皇子和六皇子一起大胜金国。
    冬天的草原没有大片牧草,是牛羊马和金人最是虚弱,大皇子和六皇子毫不手软,狠狠地将金人收拾了一通,打了他们一个落花流水。
    过年前,大虞朝的军队杀入金人的皇都,让金人再次元气大伤。
    在皇都,大皇子和六皇子不仅搬空了金人皇族和贵族家中的金银财宝,还趁机抢占了大片大片邻近大虞朝的好牧场,把大虞朝的疆土拓宽。
    金人最厉害的就是他们来无影、去无踪的骑兵,号称天下第一骑。
    没有了可以大量养马的好牧场,这天下第一骑的称号金人可就保不住了,对金人而言,没有了骑兵就好像被拔了爪牙的老虎,不足为惧。
    经此一役,金人几十年都难以恢复元气,只要大虞朝继续打压,不给金人发展的机会,金人就只能在苦寒的北边苟延残喘。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