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校尉认出来人是豫王,慌忙跪地行礼:“见过将军!”
他身后的卫兵见状,也跟着呼啦啦跪了一地。
赵衡点点头,转身示意沈静跟上,然后越过跪了一地的卫兵,带着沈静径直上了城墙。
从城楼里出来,沈静先被风吹得脚步一滞,抬头一望,顿时心境为之一变。
这里高高在上,没有城墙下人群中的欢声鼎沸,笑语艳艳,只有安静肃立的守城士兵,和噼啪燃烧的火把。
当空一轮皓月,近的触手可及,寒辉冽冽。
猎猎寒风越过城墙涌向深远的天空,城下万家灯火,站在这里看,却仿佛失去了喧嚣的温度,只是辽阔天幕下的点点荧光。
赵衡裹着墨色大氅站在城墙垛口眺望着北方,远处的火把照映他的侧脸,看上去犀利而冷冽。
沈静默默走过去,站到他身侧。
赵衡头也不回,悄悄在暗处握住他的手,低唤一声:“妙安。”
“……殿下。”
“你看这城中万家灯火。”赵衡抬手抚着城垛墙砖上的薄霜,娓娓说道,“皇兄即位那年,也曾带我登上城门,远眺上元烟火。”
他长出一口气,在寒夜里呼出一道白烟:“那时我才十岁出头……转眼十几年已经过去了。”
沈静望着眼前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的情景,回道:“从此处看过去,这上元节的烟火确实与方才不同。”
多了几分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壮阔,却也多了几分凭栏望去,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冷清。
两人迎着寒风,在城头漫步走去,不知走了多远,赵衡回头问道:“是不是有些太冷了?”
“还好。”沈静裹紧了披风,“殿下若喜欢这里的景致,多待一会也无妨。”
赵衡闻言回头看他一眼,笑着摇了摇头:“罢了。你风寒才好,禁不住这样的风。走吧。”
两人顺着城楼下来,只见两辆已在城门下等候。旁边站着小有,见赵衡与沈静下来,迎上前来,低声向赵衡道:“……方才郑满遣了马车来请。说圣上要见殿下。”
赵衡闻言回头看向沈静,沈静未等他开口,便先说道:“正事要紧,殿下去忙吧。”
赵衡迟疑了下,率先登上来时的马车,撩起车帘,回头对沈静道:“先送你和小舟回去。”
回去时,路上行人已经渐渐稀少。
马车走的飞快,不过两刻钟便到了沈静院子前头。
沈静抱着小舟起身,向赵衡道了别,便要下车。赵衡迟疑了下,忽然掀起帘子叫外头的小有:“你先把小舟抱回去。”
小有应声,上车来从沈静怀里接过熟睡的小舟,留下沈静,疑惑的回头:“殿下?”
“你留一步。”赵衡端正坐在榻上,目光沉陈直视着前头,“我……有话要说。”
沈静不再作声,重新坐回座位。
塌下的火盆燃着,发出细细的滋滋的响声。
赵衡迟迟没有开口。
两人就这样默然坐着,过了许久,沈静转头看了赵衡一眼,打破了凝滞的安静,轻声道:“殿下——”
赵衡转过头盯着他,面色凝重,目光沉而锐利,看的沈静不敢与他直视,转过头去,半垂着脸,低声将后头的话说完:“……是要成亲了吧?”
赵衡过了许久,才咬着牙低声道:“是。”
沈静的手掩在袖中,微微的颤着。
他分明对今日今时的事心中早有预料,可是乍听到耳中,还是觉得一股凉气从头顶灌下,心猛地沉到了底。
默然片刻,他半垂着眼,露出一个短促的苦笑:“……这是好事。”
“……殿下如今事务繁忙,要记得保重身体。”沈静又说了这一句,再也不知该说什么,顿了顿,站起身来:“那……我先回去了。”
说完,便要掀帘子离开。
赵衡猛地站起身,上前一步将他拉住:“……妙安。”
沈静停住掀帘子的手,任他拉着,却也没有回头,依旧半垂着脸,轻叹一声:“这大概就是缘分吧……殿下。”
边说着,他转过身,手合在赵衡手上轻轻抚着,低声道:“有无,深浅,都是上天注定,强求不来的。我已看开了,殿下不妨也看开些。不必太为难自己。”
赵衡看着他许久,又上前一步,垂头将脸埋在他肩窝里,许久才又开口,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疲惫:“妙安……我实在没办法了。皇兄病的很重,但他——怎么都不肯服药。”
沈静无声的轻叹,抬手在他背上一下一下轻轻抚着,过了许久,在他背上拍了拍,低声哄道:“圣上金尊玉体,上天庇佑,必会好起来的……殿下不必太过担心。”
顿了顿,又道:“至于你我,殿下也不必觉得难过……并非你负了我,是我负了殿下在先。”
说完,他松开了手,将赵衡轻轻推开:“殿下是个明白人。该做的事,总还要做的……时候不早了,圣上还在等着殿下,我也该回去了。”
说完,他拉开赵衡手臂,转身下了马车,头也不回的去了。
上元节后,年假到头,百官归朝。
宫中一早便颁出两道圣旨。
一是圣上因龙体违和,本月罢朝,由豫王代为摄政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