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快跑!”辽东城头顿时乱作一团,经过投石车的打击和箭雨的袭击,高句丽守军伤亡惨重,可是隋军一个伤亡都没有。
守军乱了,可是攻城的军队却是抓住了最有利的战机,一场辽东城攻守战真正上演。
戌时,已经整整攻城三个时辰了,在这三个时辰中,宇文述不断的调兵遣将,一刻不曾松懈过攻势,因为他已经派人去请杨广移驾了,要是在杨广到来之时他还没有攻下辽东城的话,那么他的高句丽之行就到此为止了。
“将军,隋军的攻势太猛了,我们抵挡不住了,还是撤吧。”一名手下将领来到乙支文德面前说道。
“不行,决不能撤,一旦撤了,那么隋军将畅通无阻的抵达平壤城下。”乙支文德拒绝下命令撤退,虽然渊盖苏文告诉过他,没必要死守辽东城,如果可以的话放隋军到平壤城下也可。但是乙支文德却不愿意那样做,因为他是一名军人,军人的使命与骄傲不允许他那样做,而渊盖苏文却是一名政客、一名铁血手腕者,他们二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将军,再不撤就完了,你看看这些士兵还能抵挡多久?他们早已没有斗志了!”那名属下将领直接用吼的声音说道,高句丽将士逃命的本事挺强,而论作战持久力远远比不过隋军将士。这不守城的士兵仅仅只靠本能的驱使着身体在战斗,意志早就没了。
“唉!撤吧!”乙支文德无奈的下命令,总不能让这数十万将士因为自己所谓的骄傲所葬送吧。更何况留住人马就有机会再度打败隋军,上次不就是成功埋伏了隋军导致其覆灭吗?此次又有何不可。
“大帅!我军攻破辽东城了,乙支文德已经逃离,各军将领问是否要继续追击,还请大帅示下!”一名传令兵走进宇文述大营说道。
“不用追击了,陛下给我们的任务是拿下辽东城,而且乙支文德肯定会故技重施的,时日已晚,把辽东城清理干净便可!”宇文述说道,其实他比任何人都要想要追击乙支文德,但是奈何天已晚,何况对高句丽地形又不熟悉,只能作罢,清理好辽东城,准备迎接杨广的打架。
第七十一章 高句丽使者
直到第二天中午,杨广的车驾才降临辽东城,那庞大的车队及数十万的军队甚为壮观,在涿郡大营看还没什么,但是拉出来溜溜那感觉就不一样了,而身为这一庞大军队的主人的杨广那更是爽的不得了。
“老臣恭迎陛下,臣不负陛下厚望,已拿下辽东城,请陛下移驾。”宇文述带领大小将领出城迎接杨广车驾。
“爱卿平身,宇文爱卿劳苦功高,这么快便拿下辽东城,真甚感欣慰!走,随朕一道进城!”杨广走下步辇,拉起宇文述便向辽东城走去。他这一动作让后面的其余将领眼红不已,都说宇文家得宠,可是人家也有他的资本啊。
“我记得去岁的时候未能攻下辽东城。”杨广走进辽东城后说道。
“是,是老臣的过失,没有为陛下拿下辽东,才造成大军的败退,臣该死。”宇文述急忙下跪,当然也是装装样子而已。
杨广一把拉起宇文述说道:“老爱卿不必如此,过去的事已过去,现在我们不是已经站在辽东城里了吗?”
杨广来进入辽东城,发现这座城连大兴一小半那么大都没有,而且辽东的天气又冷所以就破天荒的没有游玩,而是召集各大臣、将领议事。
“今天宇文爱卿给此次征伐高句丽的战役开了一个好头,成功的拿下了辽东城,那么从这到平壤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我军的脚步了,我希望诸位能够一鼓作气荡平这小小的高句丽,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让天下人都知道和我朝作对就将做好面对我朝大军怒火的准备吧!”杨广坐在龙辇上,义气风发地说道,在这一刻他就是君临天下的王者!
“臣等一定不辱使命,拿下高句丽,愿陛下的威望披泽四海!”众大臣躬身说道,但是心中真正的想法却是不得而知了。
“好好好!今日为了庆祝宇文爱卿的大胜,朕特地备酒以示庆祝,诸位爱卿一同前去,各国使臣已经在那等着了。杨广高兴的说道,把军中的戒酒令都忘了,还要拉上所有将领一道,也不怕高句丽军队趁机杀一个回马枪。
“启禀皇上,臣在城外巡逻的时候抓到两名高句丽的奸细,他们口口声声说是高句丽的使者,所以臣将他们带来给陛下审理。”这时天宝大将军、杨广近卫将军宇文承基走进大帐说道。
“哦,是吗,高句丽居然还敢派使臣前来?我倒要看看这不怕死的高丽使臣到底是怎样的人。把他带进来!”杨广奇道,可他哪里知道那使臣出平壤的时候辽东城还在高句丽手中呢,只不过到了这附近碰上乙支文德的败军才发现辽东城已经易主了,而后随从人员也跟着一起逃了,只剩下他和副使两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前来,友好巧不巧的碰上了宇文承基。
“把那俩人带进来。”随着宇文承基的话音刚落,两名近卫押着俩狼狈不看的高句丽使者进入大帐。
“跪下!”
“辽东粪土使臣叩见天朝皇帝陛下。”那俩使者战战兢兢的说道。
“嗯?!辽东现在已经是朕的领土,你们应该改口为‘高句丽粪土’,当然了,说不定不久以后高句丽也将是朕的领土了。”杨广不满的说道。
“是是!粪土高句丽使者奉我家大王之命前来朝觐天朝皇帝陛下。”那俩使者在心中大翻白眼,有你们这么强盗逻辑的吗,老是惦记人家的领土,但却又胆战心惊,看来这位皇帝是动真格的了,这次的出使不好干啊。
“怎么?高元那小子想来向朕求饶了?”杨广一副不在意的表情说道,求不求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高句丽的大半领土已经在他手中了。
“是,是。我家大王说愿意奉大隋为宗主国,愿意朝觐纳贡,并发誓永远不叛大隋,愿意为皇帝陛下守蕃东北。”高句丽使者说道,本来高元是说愿意奉大隋为宗主国,永远不侵犯的,但是这使者看到如今这局面,那也不得不示弱。
“哈哈,奉我朝为宗主国,永守蕃陲?好一个不叛我大隋!回去告诉你们那个高元,就说如果还想舒舒服服的坐他的国主,那么就从平壤负荆前来辽东城请罪吧,朕等着他!滚吧!”杨广不可一世的说道。
“是是,下臣这就滚,这就滚。”说着狼狈的逃离此地,深怕杨广会反悔,最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此次出使仅仅只说了几次话,呆了几分钟就被打发了,看来形势对他们高句丽不妙啊。
“走,诸位爱卿随朕前去饮酒!”杨广仍是念念不忘他的酒宴。
“二位使者且慢!”两位高句丽使者正要出辽东城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传来,吓得他们两腿发软,心中均在想会不会是杨广又改变主意了,要把他们给杀了。
“二位使者,本官乃兵部侍郎,解斯政,有事与二位相商,请随我这边来。”来人说明了来意,还好不是官兵,俩使者皆是侥幸,不过疑心又起,这隋朝的兵部侍郎找他们会有什么事呢?
解斯政带着那俩个高句丽使者来到一处较为偏僻的地方说道:“想必二位使者心中一定会很疑惑本官为何找你二人吧,呵呵!”
“本官位居兵部侍郎,掌握着隋军的一举一动,本官可以告诉二位隋军的动向,当然了,本官只要两位使者答应本官一件事即可。”
“何事?上官大人请说,只要小使能够办到的一定照办。”那使者心里着急得很,想不到隋朝也有叛徒,而且还是居高位的叛徒,不过有这等好事,当然十分期待他所给的消息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想请二位使者禀告贵国国王,就说本官有意到贵国常住,当然了,还请转告贵国主,就说最近不需要有何动作,只要固守,不要出兵,更不要和谈,只要静待时机便可。”解斯政话只说一半,当然了,那俩使者只要不是傻子就能听出其中的意思,当然,能做使者的没有哪个智商是有问题的。
“上官的意思是说~”
“欸,好了,本官的话就到此,二位使者还请早些回去吧,免得路上陡生波折。”解斯政打断那使者的话,转身便走,如果被人看到了那就不妙了。
“走,赶紧回去报告国主,不管这消息是否可靠,都要尽快把它送回去!”正使严肃地说道,随后两人便飞也似的往回奔去。
第七十二章 掌控全局 杨暕的海洋梦
“三月初三,陛下大军抵达涿郡,共计八十万余将士,将领众多,沙场老将、名将数众,有宇文述,掌二十万大军,指挥攻打辽东;来护儿掌军二十万从水路攻打及封锁高句丽南部沿岸;李渊领兵五万,掌管后勤粮草,负责全军军需调度;另有突屈通、杨义臣等名将相随,阵容空前。”
“三月四日,宇文述率二十万大军征伐辽东,一日夜之间拿下辽东城,至此,整个辽东为我大隋所掌控。”
“三月,杨玄感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屯兵黎阳,军粮未发,遣使往辽东招其弟武贲郎将玄纵、鹰扬郎将万硕回归,欲反之心昭然若揭。”
“二月至三月,太孙侑监国临朝,孔颖达拜少师,处理政务;二月中旬,越王侗督洛阳,王世充进位越王长史,负责月王府内政。”
“全国各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青州不在此列,青州各方发展稳定,春耕已始,恢复在即。”
“还有吗?”杨暕懒懒的躺在太师椅上一面晒着太阳一面听着二号把最近各地的情报都一一说给他听,就连一天之前发生在辽东的事情都能够知晓,可见飞鸿现在的运转已经开始发挥功效。
“还有,京城发来消息说‘家里’一切都好,请王爷放心。”二号说道,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王府各方面运作都很正常,另一方面是说阴明月的情况很好,让杨暕不要担心。
“没有李世民的消息吗?”杨暕最关心的还是李世民。
“没有,李世民离开大兴回到晋阳之后便一直在晋阳四处走动,并没有去辽东战场。”二号说道,不过心里确实很疑惑,自己的主子为何这么关注李世民?要是觉得有危险直接排潜虬小队去杀了不久完事了吗?
“嗯,把这些消息原原本本的给玄桥和克明二位送去,只把军事方面的给药师送去就行了,他们知道该怎么办的,去吧!”杨暕吩咐道,这些其实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唯有宇文述能够在一天之内能够攻下辽东城让他感到有些意外,不过还好,宇文化及等人却没学到他的丝毫。只是李世民没有去辽东战场,而是留在晋阳,那就是说明李世民在开始打造自己的班底了,不过他的最主要的两大助力皆在自己这方,不知他还能有与自己对抗的资本吗?
杨暕之所以重视李世民,不仅因为李世民在历史上号称“天可汗”,是唯一一个能够有实力与他抢这江山的人,就像二号心里所想的直接暗杀掉李世民就万无一失了,但是杨暕总觉得那样子做的话人生就没有了对手,那样会很寂寞的,更何况李世民是历史的必然,就算把李世民给杀了,那谁也不敢保证还会不会出现一个刘世民、张世民的。基于这些方面的原因,杨暕在一直放任李世民成长。
“哦对了,加一句话,‘杨玄感即将反叛’。”杨暕吩咐道。
“是!”
等二号走后,不一会杨暕也出了府,向历城军营中的兵器研究所而去,据传来的消息说杨暕交给他们的武器已经做好,请杨暕前去验收一番。
杨暕到了那里之后,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弹簧已经制作出来了,而且连步兵元戎也给制作出来了,就连杨暕没有交代的骑兵连弩都给制作出来了,这让杨暕大为欣喜,这标志他的部队将会有领先这时代的武器,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
最后杨暕决定大批量生产以装备部队,当然面临着人员及资金原料的问题,这个杨暕大笔一挥,让小顺子这个财政大总管全权负责调配,一定要在尽快的时间内保证开始生产。而后杨暕给了李老一些炼铁方面的建议,如百炼钢、高架炉之类的,让李老惊诧异常。
三月的青州已经悄然开始了春耕,杨暕一行三百余人徐徐前行在历城通往高密郡的官道上,杨暕从兵器研究所出来后带着近两百余木匠以及亲卫队去找港口建造船只,因为作为海洋大国,没有强大的水军怎么能行!杨暕的目光不仅局限于陆地,而且还有一个海洋梦,后世的天朝面临着严峻的海洋形势,那么既然他有机会回到隋朝,那么就应该把附近的海域通通囊括在我华夏的版图之中,至于大洋对岸的领土就看航海技术能不能过关了。
杨暕从来护儿手中要军匠的时候特地选了两百多木匠以及有一些造船技术的军匠,毕竟来护儿征伐高丽动用的就是大船,虽然不是水军,但是还能没有造船的军匠吗?
第一站首奔高密郡,因为杨暕从地图上得知胶州在高密郡,而胶州有一个港湾叫做胶州湾,对于造船十分有利,不论夏季风还是冬季风对其的影响都不是很大,附近是山东丘陵,有取之不尽木材供应,而且胶州湾的入海口是青州港,这可谓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杨暕打算先在胶州造船、训练水军,之后将青州东莱郡的青州、威海作为两个军事港口,这样一南一北,几乎可以涵盖整个隋朝版图的三分之二的沿海地区,这对以后的逐鹿是一大助力,而且还可以就近收拾某不听话的小国。
青州自古民风彪悍,要是在陆路倒是能拉起一支数一数二的劲旅,但是在海上那就比不上南方的人来得优势,不过杨暕的要求也不高,只是想找一些水手驾驶船只,不要求每名士兵都识水性,只要不晕船即可,现在基于技术因素,真正的像后世的那种海战是完全不可能有的,所以造大船运送兵力是首要的,等以后家里那位药石高手研究出炸药包再配上投石机,那么就可以组建真正的海军了。
杨暕出发之前交待杜如晦这个王府司马在全青州之内募集会水者,送到胶州,而他自己也将到高密郡及东莱郡的沿海地方募集渔民加入,那么将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支简易的水手,只是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大船给造出来,当然了,有杨暕这个作弊者的存在,虽然画不出什么内部精确图,但是大概的图以及运作原理还是清楚的,这么一来,造出来的船也将是这时代最先进的。用杨暕很骚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就要用最好的最先进的!”落后时要挨打的!
至于即将来临的杨玄感叛乱呢,杨暕决定就不参与了,但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杨广肯定会让杨暕出兵的,而杨暕又不想参与,只想着赶紧发展实力,所以到时候有信件送来,杨暕不在就可以有理由不出兵了,或者是象征性的出兵,这个就看房杜及李靖等人的意思了,杨暕已经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他们负责了。
不是杨暕不想遏制这个国家的被破坏程度,但是他确实没那精力和时间,要是早个一年半载来到这个是时代,说不定还好一点,但是现在,只有尽力发展自己,以求在隋末烟尘四起的时候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乱,还这个伟大的民族、这个可敬可爱的国度一个太平盛世!
(最近考试接连不断,几乎是每两天考一门,因此白鸽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上面,所以更新就慢了,不过等考试结束我会抓紧更新的,还请大家耐心等等,多多包涵,也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支持白鸽,谢谢大家了!)
第七十三章 建港胶州湾
进入高密郡之后,杨暕等人直奔胶西,因为杨暕虽然能从地图上找到胶州湾,但是离胶州湾最近的一座县城就是胶西,虽然是最近的,但是也还是挺远的,再说古代的地图又没有那么精确,万一迷路了怎么找。
在整个胶州湾附近都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市,隋朝虽然没有明确的禁海,但是海上贸易还未兴起,整个隋朝海岸线边上都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市,更别说后世那些著名繁华的优良港口了。
进入胶西之后,杨暕不理会县令的热情,只是勉励了那个县令几句,然后要了两个熟悉地理的向导之后又踏上了旅程,一切都是因为时间,留给他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王爷,你看,这就是我说的那条河流,沿着这条河流往下走就可以到达王爷所说的那个海边,我也是有一次在山中打猎迷路的时候偶然发现的。”说话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猎户,是杨暕在胶州找到的向导。
“嗯,那好,我们就沿着河边行走,大概要多久才能到达?”杨暕问道。
因为不知道具体的路径,所以杨暕留下了一半的亲卫和那两百军匠在胶西,自己等人先探明路后在派人回来接他们。
“大约半个时辰吧。”那猎户也不肯定的说道。
杨暕一行沿着河流一直走,果然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就看见一片开阔地,慢慢地看见了大海的影子。一帮子从未见过大海的亲卫们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但是杨暕却高兴不起来,如果按照刚才的路径来到这里的话,那么粮食等供应就困难了,更不要说把这打造成造船基地了。
“王爷,何事不高兴,着大海属下还是第一次见呢,果然壮观。”韩强说道。
“没什么,以前在淮南道的时候见过几次海,本王在考虑的是如果真要在此长期驻扎的话,粮食该怎样运进来,木材倒是好办,可以就近取材。”
“这个,属下们去找找这附近有没有什么人家吧,说不定能找到一条更方便的路。”韩强听杨暕如此说也感到粮食的供应是一个问题,便提议到。
“嗯,好,多加小心!”
“是!”韩强回答后带了十几个人走了。
“想不到在这大河与海洋的交汇处没有城市倒也罢了,居然还没有人家,可见隋朝对海洋的不重视,更可以看出现在仍然对海洋的恐惧,要不然早就开发了。海上丝绸之路是从泉州出发,不过那也是唐朝以后的事了,现在根本谈不上什么商业。不过自己来了这里,那么海上丝绸之路就让它提前到来吧,据说某岛国盛产白银,银子贱得很,也不知真假,不然带些破铜烂铁去换些银子回来那是不错的。”杨暕想到,还有好多事情等待着他去做呢,从这一点来看,这些都是他的使命,如果来到了这个时代还遗留下一个落后的国度给后代的话,估计他也不用活了。
“王爷,我们回来了。”不一会韩强就带着人回来了。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吗?”
“回王爷,我们在前方发现了一个小渔村,大概有十几户人家的模样,所以就先赶回来告诉王爷了。”韩强答道。
“走,随本王去看看,说不定那里的人知道通往外面的路呢。”杨暕期望的说道。
“王爷,你看,就是那个小村子。”韩强领着杨暕到了他看到的小村子附近指着给杨暕看。
果然,在杨=杨暕面前出现了一个有十几户人家模样小村落,房屋都比较简陋。
“那有一个人,我们去问问吧。”
“老人家,你好,请问这是什么地方?”杨暕走近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在织网。
“你们是?”“啊!官差老爷,我么是小渔民,可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在看清杨暕等人的装束后,他便惊恐的喊道。
“老人家不要着急,我们只是路过,向你打听写事情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杨暕郁闷了,为什么连这些渔民都那么怕官兵呢。
原来这些渔民也是被盘剥的对象,最后有一些人终于受不了剥削所以就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寻找没有剥削的地方,后来才有了这个小村落。
“这里的鱼比我们以前住的海边要多得多,只是这附近的土地都种不出粮食来,只能生长一些草木,我们只能打渔去换些粮食,所以通往县城的路还是认识的。”那老人向杨暕诉说了他们搬来这的经历,而且还说明了这里为何没有人开发的原因。
有河流的注入,会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很适合鱼类的生长,而种不出粮食那是因为植被没被破坏,海水灌入地下,照成土地盐碱化,当然就长不出庄稼了,难怪没人会来这里开发。
盐碱地是吗?没有人愿意来开发是吗?那就由我来开发吧,既是海港又是河港的优良地方,有这么好的资源,建起一座新兴的城市应该不是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