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到王京桦的话,江栗子刚要敲字的手一顿。
    “……”
    她有些匪夷所思:「你为什么去查我的准考证号。」
    「我们谁跟谁啊,这都跟我计较?」
    江栗子咬了下下唇。
    她总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她好像听过很多遍——
    在王京桦看她手机的时候,在王京桦擅自进她屋子的时候,在王京桦没问她的意愿就把她的行程告诉大众的时候。
    只是之前没有造成不好的后果,她都一笑了之。
    王京桦:「哎,你怎么越活越小气了,不过谁让我宠你呢,你不是想争取华使吗?我给你买了通稿~」
    「虽然我很喜欢偶像的舞蹈,但在你和她之间我肯定站你。」
    江栗子眼睛倏地睁大:「通稿?」
    「是啊,我仗义吧?你这可得请我吃顿饭。」
    「放心我看过稿子了,没说啥,主要就是夸夸你。」
    江栗子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现在的感觉,她觉得王京桦疯了。
    查她的成绩,擅自把她的成绩公布于众,又用她的名义买通稿。她和池殷之间本来根本没有矛盾,这个通稿一出,网友不傻,谁都会觉得是她自己买的,池殷也会这么觉得。
    江栗子像是第一次认识她的发小一样。
    她原来以为王京桦只是性子直了些,过于护短了些,她还曾因为有个到处护她的发小而满足过。
    如今……
    她手指都开始颤:「你想没想过后果?」
    「你真的是为我好吗?」
    不考虑后果,帮她树敌,偏偏还不觉得自己有错。
    这就是…王京桦?
    王京桦皱起了眉:「你在说什么啊栗子,我当然是为你好啊,我去了解了,你这个分数已经很好了,池殷考过你的几率约等于没有。」
    「最近池殷势头这么强,虽然你是国家舞剧院首席,但你和她争华使的胜率也就一半一半,不打压一下你怎么赢?」
    因为太用力,江栗子的下唇被她咬出一个小口子,「所以我是该谢谢你吗?」
    王京桦也生气了:「你这是什么语气?」
    江栗子不想说话了。
    她关闭聊天页面迅速登上微博,首页她的通稿很是显眼——
    【江栗子A大博考330分,这可以说是艺术生之最了吧??】
    “这两人真是诠释了何为学无止境。”
    “但既然舞有一二,那成绩也要分个一二,江栗子的成绩已经出来了,330分,我个人认为池殷不会有比这更高的分数了。”
    “众所周知江栗子是艺考生,这个分数出来的时候真是让我震惊了,按照往年爆过的几个艺考生博考分数,过250的都鲜有,在这里期待一下池殷的分数,希望不要差距太大。”
    底下评论区说什么的都有。
    【你怎么知道江的分数的,她买通稿的时候告诉你的?】
    【栗子成绩好棒!!】
    【池殷的成绩都没出,江栗子你就买通稿了??】
    【我也觉得池殷成绩不会比这个更高了。】
    虽然夸她与嘲她的各占一半,但江栗子一时只能看到对她的嘲讽。
    她不需要这种拉踩上位的方式。江栗子联系了这个营销号,又找到了池殷的微博。
    点开聊天框之前,她随手点了个关注。
    “关注”按钮几乎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互相关注”。
    江栗子:“……”
    她蜷了蜷手指,负罪感更大了。
    她迅速点开对话框:「对不起,我已经跟营销号要求删除了。」
    「对不起对不起。」
    「我的确希望我的分数更高,但也仅仅是希望,没想过干别的。」
    就在她以为池殷看不到的时候,对面发来的回复。
    「通稿存在是固定事实,所以我会做出相关回应。」
    「另外,你可以借此事件重新审视一下你的朋友。」
    江栗子心脏猛地一跳,她缓缓垂下眼睫。
    池殷看出来了。
    …王京桦。
    朋友…
    半晌后,她敲字:「好,祝你有个好成绩。」
    池殷:「谢谢。」
    上午十点半,A大史学开通查分渠道。
    池殷接通了尚教授的电话。
    尚城直接:“你查分了吗?!”
    池殷:“还没。”
    “哦,贼高,你一会查查。”
    池殷失笑:“好的。”
    “老师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尚城赶紧回归正事:“那个,你在论述题写的那篇论文非常好,最起码是C刊水平,我帮你把论文敲出来了,你看我是现在传给你还是我直接联系学刊编辑部。”
    池殷思忖半秒:“老师帮我联系编辑部吧。”
    “好嘞。”尚城开了扬声器,两只手当即就给熟悉的编辑传起论文来,“另外你可能不知道,A大博考有个特殊渠道——特殊考生免面试直接录取。”
    “特殊考生有两种,一是烈士子女,一是刷新该专业笔试最高分者,你现在满足第二条,如果你确定跟我学的话,我现在就上报学校了。”
    池殷勾唇:“那就麻烦老师了。”
    “不麻烦不麻烦,就是可惜你去不了今年的国际历史大会,”尚城叹了口气,“你博一多发些论文,明年应该就能跟我去了,那个会非常长见识,最好每年都争取参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