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思索间,倒已经从族长家回来了。
大妞,呸,我这记性!子衿啊,哎呦,这么多书嘞,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人族长嘞。
秦老太见秦子衿捧着一大捧书回来,忙迎出来,是又感激又骄傲。
感激的是族长竟将这书都送给她家子衿嘞,骄傲的是这还得是她们家子衿争气有本事嘞,要不,怎的不送给旁人去嘞。
娘,这么多书可好些银子嘞,我去城里买些猪肉吃食给族长送去,人家不要咱们钱,咱们可不能不知好歹嘞。
在乡里大家互帮互助的时候也不少,大多数时候便是你家给我家送点,我家有好东西再给你家送点,同乡的这份情谊才能慢慢攒下来。
所以,秦大丫见族长竟把这么多书都给她家子衿捧回来了,自然是不好意思真的就这么收下的,人家帮忙是情分,总得送点东西过去心里才踏实。
秦子衿听闻秦大丫要进城,想着现在天色还早,她正好还有五经系列的书得赶紧买回来早日学习,便喊住准备出门的秦大丫:娘,我跟您一块儿去,这些书不够嘞,我还得再看看别的嘞。
哎哟,还得买,那我得多带些银子,这书可不便宜嘞,娘,咱家还攒了五两银子给子衿娶正夫来着的,都先给我拿上嘞,念书要紧咯。
因为女尊国的书本都是手抄形式,这跟秦子衿前世的印刷后大量普及不同,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在女尊世界中科举是个很费银子的事情。
穷苦一点的人家哪怕有心也是无力,因此秦子衿一提出要去买书秦大丫才索性把全部家当都带上了。
秦老太一听,当即也不含糊,转身就去房中寻了出来,丝毫没见半分的犹豫,可见这户人家是真心支持秦子衿走科举这条路的。
其实秦子衿从之前知道原主的爹能识字写书信时,便已猜到秦家恐怕并不是世代务农的身份。
不然怎会女尊国身份低微的正夫竟识字呢,只不过原主的爹去得早,秦子衿接收的记忆中毫无这部分的信息。
只能她日后有机会再替原主和自己求证了。
去城中路途远,自然是不能走路的,秦大丫便从乡口雇了辆牛车来回,讲完价60文钱,在女尊国一两银子可以换成1000文钱,所以这个价格在秦子衿看来还算公道。
进城途中,秦子衿一心想着日后念书的事情,深感压力巨大。
如今从前养成的学霸雷达又开始嗡嗡作响,她没办法分心想旁的,便索性在进城途中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结合解释默背了一遍。
让秦子衿感到惊奇的是,她的记忆力好像比前世还要好,前世她对这三本启蒙读物主要是抱着研究史书的心态去读的,重在理解,倒是没有刻意去背诵去。
但是这一路的温习,她发现她不但记得所有的内容,甚至连前世她看过的文献里面对这三本史书的研究和解读她都能一一默背出来。
这个发现让秦子衿惊奇不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手指?
此刻她迫不及待想找本书验证一下她是否真的已经拥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若是真的,那她科举之路成功的把握便又多了几分。
可奈何临走前她一本书都没带上,所以这一路上她坐的是抓耳挠腮,隔一会儿便问牛车的师傅何时才能到城里。
看得秦大丫笑着打趣她:你这孩子,又不是头遭去城里嘞,怎的不早日用功念书嘞,现在倒急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秦子衿为了表现得不像是真的第一次去城里一般,这一路便再没多话,心中因发现金手指的兴奋和急于验证的焦急却是没减半分。
等到牛车一到城边上,秦子衿便迫不及待从后面的草堆上跳下来,一边拍拍身上沾上的杂草一边跟秦大丫告别:娘,我先走嘞,晚了得关门嘞。
说完,就寻了个人问了城里书店在哪便准备跑走。
急的秦大丫在后面喊:哎,你这孩子,不要银子的啊?
害。
没银子万万不行,秦子衿只得回头来找秦大丫拿银子,心里却想着日后得早日补上这空缺。
哎,只能怪她穿过来除了念书便不会旁的了,不然还能学着别人利用前世经验早日发家致富。
子衿,买完还在这等娘啊,别省着花嘞,娘还有银子嘞。
秦大丫笑着拍了拍秦子衿的肩膀,便把家中好不容易攒下的五两银子递给了她,嘴上说着家中还有多余的银两。
但秦子衿却知道这是秦家唯一的积蓄了,不然寻常是绝不会动用给她娶夫的银两的。
秦子衿想到前世自己的母亲只会骂自己是个赔钱货,身为女孩不知道早日嫁人贴补家中,只知道读书,所以自从念了大学,母亲便没给过她一分钱。
再看眼前的娘亲,即使家中已无积蓄却还是不给她增加丝毫的负担,让她顺从自己的心意去念书。
一时间,秦子衿只感觉自己喉咙突然涌上一股怎么压也压不下去的酸涩感,她只得狠狠吸了下鼻子,睁着泛红的双眼对着她这一世的娘亲保证:娘,我一定好好读,读出个名堂来!
好!好嘞!咱子衿有本事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