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刻,她靠着虎子睡醒,懒懒打了个哈欠。
    心里藏着事,她又左右张望,“孺人婶婶没来吗?”
    “还没呢,或许是有事,晚点再来。”
    梦泽说着话,伸手将她拽起来,看小姑娘睡得发髻都蹭歪了,额发也凌乱地贴在鬓边,横七竖八乱糟糟的,又笑着帮她理好。
    小柔嘉任由她摆弄,只管打理衣裙。
    旁边虎子却等不及似的,翻身而起径直往院外跑去,闻着味儿往西跑了一小段,果然在假山顶的凉亭里找到了玉妩。它甩着尾巴欢快叫了两声,拿脑袋直往玉妩腿上蹭,被玉妩轻拍了两下脑袋才算安生。
    佛宝笑着将它牵开,“柔嘉应是醒了,殿下这会儿过去吗?”
    “走吧,再晚该上课了。”
    玉妩取了搁在身旁的锦袋,到得长秋阁,梦泽已在考问小柔嘉新学的诗词了。比起方才的宠溺呵护,他这会儿坐得笔直,问话一板一眼,倒挺有先生的模样。瞧见玉妩进门,他忙站起身,行礼道:“婶婶。”
    小柔嘉就跳脱多了,一扫见玉妩的身影,立马跳起来,跑到跟前保住玉妩的腿。
    “婶婶,东西带了吗?”
    她仰着脑袋小声问,眼睛里亮晶晶的。
    见玉妩点头,躬身在她耳边低语了一句,小柔嘉顿露喜色,踮起脚尖吧唧在玉妩脸上亲了一口。而后蹬蹬蹬跑到梦泽跟前,拽着他衣袖,拖到甬道旁的石凳上,欢欣道:“梦泽哥哥,你先坐下。”
    “做什么?”梦泽一头雾水。
    “你坐下嘛!”
    童声稚嫩,娇软糯甜,梦泽招架无力,疑惑地看了玉妩一眼后乖乖坐下。
    小柔嘉又道:“闭上眼睛!”
    梦泽果然闭上了眼睛。
    小柔嘉很是满意,朝玉妩挤挤眼,才要掏出东西,见梦泽悄无声息地偷偷睁开条眼缝,顿时急了,道:“不许睁开呀!”说着,径直跑到他身后,微踮脚尖伸手蒙住他眼睛,不放心地叮嘱,“我说睁开眼睛,你才能睁开,不许偷看!”
    “好好好,不偷看。”梦泽甚是无奈。
    玉妩在旁瞧着,笑意早已爬上眉梢。
    只等梦泽老实了,她才缓步上前。
    小柔嘉努努嘴,等玉妩掏出藏在背后的锦袋,取出里面的东西托到梦泽跟前,她才笑眯眯道:“梦泽哥哥,可以睁眼啦!”说罢松了手,绕到他身边,满脸期待。
    梦泽睁开眼,看到一方长逾两尺的锦盒。
    簇新的茶色锦缎包裹,上头是绣工精致的灵芝福字,一看就知道是新造的。看其外形,里头装的必定是字画卷轴,或是帛书之类的东西。
    他诧然瞧向小柔嘉,“这是?”
    “送给你的生辰贺礼呀!”小柔嘉笑生双靥,摇了摇他衣袖,“孺人婶婶帮着裱起来装盒的,你瞧瞧嘛。”
    玉妩含笑揭开锦盒,往他面前稍送。
    梦泽起身取出里头的画轴。
    丝带捆缚,温润的白玉为轴,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他解了丝带展开画卷,眼底顿时一亮。
    画上是开阔苍茫的草原,碧草茵茵,河流蜿蜒,有骏马依水吃草,姿态雄健。这原是他照着小柔嘉讲的边塞景致,凭想象画出来的,先前只画了大半幅,便被她捣乱得搁笔作罢。此刻,整幅画却是完整的——
    河流交汇,水草丰美处,有两个孩子在放风筝。
    笔法极为稚嫩,比起自幼受名师教导的梦泽,几乎可算涂鸦。
    但梦泽还是认出来了。
    这王府之内,能拿到他手里未完的画卷又这般肆意添笔的,也就只有这顽皮任性的小姑娘了。那两个孩子画得不算真切,他却知道上头代表的是谁。
    “等柔嘉将来长大了,带梦泽哥哥去我的家乡玩!”
    当时小姑娘稚嫩的声音似在耳边回响。
    梦泽捧着画卷,笑意渐浓。
    他生于皇宫身份尊贵,这么多年没走出过京畿之地,更没去过辽阔高远的边塞。但他知道淮阳王叔叔曾在那里震慑敌军、九死一生,也听柔嘉讲过她家乡的景致,是与京城迥异的风情——哪怕那也是从江月媚嘴里听来的。
    前些日闲暇时,他抵不住小姑娘撒娇,按着他们的想象画了这半幅图。
    此刻,竟已被精心裱起。
    他盯着上头并肩放风筝的小人儿,唇边笑意愈来愈深。
    小柔嘉看他喜欢,高兴得眉眼弯弯。
    “等柔嘉长大了,咱们就去那里放风筝!”她拍着小胸脯保证。
    梦泽笑着摸她脑袋,“好。”
    说完了,又仰头向玉妩道:“多谢婶婶费心。”
    玉妩抿着笑,声音柔和,“我还准备了桌你喜欢的菜,准备给你过生辰。今日后晌早些下课,你和柔嘉都来清漪院,咱们和孙嬷嬷、江姑娘一块儿过生辰,好不好?”她没敢提离京的周晏夫妇和周曜,怕勾起孩子伤心。
    梦泽倒渐渐习惯了分离,捧着画卷点头道:“嗯,辛苦婶婶了!”
    弋?
    *
    从长秋阁出来,玉妩先回院安排晚饭。
    佛宝仗着周遭没旁人,低声道:“殿下当真要请江姑娘来吗?我听底下的丫鬟们说,江姑娘对殿下意见不小呢,好几回私下里抱怨都被人听着了。这几日柔嘉瞧着蔫蔫的,恐怕也是为这个。”
    “我知道。孙嬷嬷都说了。”
    先前周曜让她探问江月媚的意中人,被她拖延过去后,这差事就落到了孙嬷嬷头上。
    孙嬷嬷见事清楚,因周曜颇为忙碌,无暇顾及后院里的琐事,便会不时同她提上一嘴。
    久在宫廷的嬷嬷都是成了精的,孙嬷嬷看得出江月媚那点心思,也知道自家小主子的性情,既下令外嫁,就没打算多留着。她跑了好几回,都没能让江月媚收起心思,如今已放弃了问对方心意的念头,悄悄在京城差不多的门户里寻摸了。
    等周曜回来,这事估计就能有眉目。
    江月媚显然也是听出了孙嬷嬷的言下之意,知道没法留在府里了,才会生出怨怼。
    不过今日毕竟是梦泽的生辰。
    玉妩没打算因她跟江月媚的过节带累梦泽,低声道:“皇兄和皇嫂如今在寿州,梦泽心里定是想念的,这生辰若是冷清了,他心里怕是不好受,多个人热闹些。再说,柔嘉都来了,落下江姑娘瞧着不好。这种时候,她也未必敢在府里胡闹。”
    “也是,有孙嬷嬷镇着呢。王爷在前线打仗,她若在这儿胡闹,那可是自寻死路。”
    “所以我才请她呀。”玉妩心里明镜似的。
    佛宝低笑,又高兴起来,“梦泽和孙嬷嬷都跟殿下亲,一起吃顿饭也好,总该叫她知道,谁才是主,谁才是客。”
    玉妩莞尔,“先别管她,做好吃的才是正经。”
    两人回到清漪院,仍由檀香和莲屏出手,张罗了桌极丰盛的美食。
    当晚,众人齐聚为梦泽庆生。
    江月媚纵满腔委屈怨怼,倒也不至于随意撒气。想着梦泽孤身在京城,一年到头难得这么个好日子,便也未有半点扫兴之举,一顿饭吃下来,竭力端着温柔笑意。碍着孙嬷嬷在场,每尝小柔嘉撒娇要夹菜时,也无有不从。
    这顿饭,倒是宾主尽欢。
    忙完这件事,紧接着就是敬国公府人的诞辰。
    钟魏两家交好,玉妩回京之后没少受敬国公府的照拂。出阁前,若非魏夫人悉心指点,还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她,玉妩对王府的规矩更是睁眼瞎一般。她的寿诞,玉妩自然不能缺席。
    敬国公府又是显赫门楣,甚少掺和朝堂争斗,她若想去,孙嬷嬷定不会阻拦。
    更何况,她也挺久没见双亲和长姐、时娇和魏婉仪了。
    怪想念的。
    玉妩颇为期待,精心备了份贺礼,待得正日子,便去道贺。
    *
    敬国公府的这场宴席颇为热闹。
    魏家门第清贵,因颇得几代帝王的敬重赏识,爵位传袭了好几代都没降到侯伯,这分量绝非寻常高门能比的。是以哪怕敬国公官职不高,府中亦无显赫权势,寿宴之日,仍是宾客盈门,礼如流水。
    玉妩过去时,母亲韩氏和姐姐钟玉嫱早就到了。
    厅上已聚了许多女客,错落坐着谈笑闲聊,一眼瞧过去,只觉绫罗鲜丽,珠翠耀目。
    见着玉妩,亦有人起身行礼。
    玉妩如今是以淮阳王孺人的身份赴宴,礼数上自然不能疏漏,便含笑寒暄。碰着封了诰命的公侯夫人,亦如从前般客气周到,不露半点骄矜。忙活了片刻,相熟的人都招呼过了,魏夫人才笑递个眼色,领着她去近处的抱厦。
    这地方倒是清净,不见半个闲客。
    魏夫人牵着她的手,温声道:“婉仪跟阿娇去了后头,晚些才会来这边。你在这里稍坐片刻,等会儿你母亲和姐姐过来,慢慢说话儿吧。等宴席开了,我再派人来请。”说着话,让随行仆妇将早就备好的食盒揭开,取出里头的凉菜糕点摆上。
    玉妩嗅着那香味,不由笑逐颜开。
    嫁进淮阳王府不过半年而已,先前淮阳王病重,如今他出征杀敌,她确实不宜常往娘家跑。自打上回进香过后,也有许久没见母亲和姐姐,心里亦暗暗担忧姐姐在婆家的处境。未料魏夫人做事周全,竟连这都想到了,备下这抱厦供她们母女叙话。
    玉妩甚为感激,微微屈膝为礼。
    “忙成这样还惦记着我这点事,实在是让伯母费心了。”
    “在我跟前客气什么。”魏夫人拍拍她肩,留了仆妇照应,自去招呼客人。
    少顷,钟玉嫱与韩氏果然来了。
    母女几个许久没见,就着满桌可口菜食和香软糕点闲说家常,倒是颇为畅快。钟固言夫妇身体无恙,堂兄钟隐如今跟着时家一道读书,也十分顺利。很快,话头就转到了钟玉嫱的身上。
    她跟朱逸之那档子事,没少让家人操心。
    玉妩细看姐姐气色,倒比上回好了些。
    钟玉嫱也道:“先前那阵子确实过得艰难,好在淮阳王病势痊愈,又领兵出征,明眼人都知道情势已变了。朱家原就趋炎附势、拜高踩低,听到这消息后生了忌惮之心,近来倒安分得很。”
    韩氏眼底浮起厌恶,“这种翻脸比翻书快的人家,还是不能久留。”
    “是啊,就差个和离的由头了。”钟玉嫱绞着锦帕,眉头微蹙。
    玉妩也有点发愁。
    时下确实允许夫妻和离后另行婚嫁,但和离这种事,不是张张嘴皮子就能办到的。
    尤其是像朱家父子都在官场,和离有损官声仕途,不会轻易点头,总得有合适的由头。否则,钟玉嫱若无凭无据地执意和离,朱逸之父子为保自家清誉,定会可劲往女方身上泼脏水,甚至会倒扣个钟家与王府结亲后仗势欺人的帽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