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应闲怔了怔,觉得脸烫:“师父……也知道得太多了。”
回头见了该多臊得慌!
大婚过了好几天,聂云汉和卓应闲才从这做梦一般的感觉当中慢慢走出来,深刻意识到这就是他们已经置身其中的美好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其乐融融,还有好友在身边陪着。
但朋友也不可能总陪在身边,没过几日,先是灵翅三人要走,毕竟五陵渡那边的生意还得做,他们三个当家的不能在外边游荡太久。
接着戴雁声和万里风也要走,聂云汉有心想帮他们俩办了婚礼,但是他们决定先找个定居的地方,安顿好了才办。
这倒也对,聂云汉爽快答应,将来和卓应闲带着游萧去参加他们的婚礼。
然后,过了两个月,云虚子也提出离开。
卓应闲舍不得,几乎当场红了眼睛,老道士像哄小孩似地摸摸他的脑门:“傻小子,都成家了,还离不开师父?”
“你要去哪儿啊?”卓应闲拧着眉,“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好,还不老实在家待着!”
云虚子捋了捋胡子,笑呵呵地说:“就是因为年纪大了,才想赶紧出去看看大曜的河山。这些年我都躲在观里,不敢出门,现在总算是没事了,你就让我出去溜达一圈呗。我保证,定期写家书报平安,行不行?”
卓应闲还是不想让他走,但聂云汉看出来老道士确实很想出去放风,便劝道:“阿闲,师父在家憋着确实无聊,你就随他去吧,他老人家这么机警,出不了岔子。”
机警?机警还被哈沁手下掳了去!
卓应闲腹诽,正想再劝劝,抬头看见自家师父可怜巴巴的眼神,不由自主心软了,郁闷地叹了口气:“行吧。”
“就知道我家小弦儿会疼人!”云虚子眉开眼笑,脸上褶子摞褶子,活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卓应闲连夜采买,恨不能给师父搞个蜗牛壳背着走,谁知第二天,他提着反复精简过后仍然鼓鼓囊囊的背包去云虚子房间,就见屋里空空荡荡,桌上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徒弟,别牵挂为师,跟你相公好好过日子。师父玩尽兴了就回来,多保重!”
这死老头!回来一定给他锁屋里!
卓少侠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舍不得,悄咪咪掉了两行金豆子。
令人安慰的是,左横秋耐不住游萧的软磨硬泡,答应多留一阵子,教他易容的本事。
起初聂云汉不太赞同游萧学这些,这孩子本来就聪明绝顶,又过于早慧,虽说艺多不压身,但懂得太多,总怕他生出什么邪念来。
还是卓应闲觉得,左右大家都在身边,只要好好教,这小苗子肯定长不歪。再说,苗笙对游萧来说是一剂灵药,只要搬出一句“你不怕你舅舅对你失望吗”,游萧就乖乖听话。
于是聂云汉也不管了,教养孩子这事儿,自己确实不太有耐心,也不擅长,就交给卓应闲去监督罢。
他到底还是开了个武馆教习拳脚,但武馆没开在汀州府城,而是在云闲山庄所在的山脚下盖了套宅院,前院是训练场,后院有伙房和睡房,学徒们都包食宿,学成离山,对外不报出处。
这也是为了避免因为学徒们的事儿而卷入江湖纷争,出于同样的原因,武馆没取名,牌匾上就写“武馆”二字,也不怕招不到人,毕竟游萧在城里生意大,在店里贴几张告示也就够了。
武馆落成已是第二年春节后,聂云汉与卓应闲本打算亲自当教头,招贴也都挂在了唤笙楼里,陆续有人来上门求学的时候,有两个不速之客突然找了来——居然是孟闯与高酉!
与关平野大战当日,这两人离开之后便回归江湖,晃荡了一阵后觉得没什么意思,也生出引退之意。
要引退,总得有个正经营生做,俩人只有一身武艺,总不能当街卖艺吧。
要说给大户人家做保镖,他们两个性子又高傲了些,不愿意听权贵商人的差使,总之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干啥都不行。
恰巧两人也看中了汀洲远离陆地,应该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便跑到这儿来,想着实在不行当个渔夫也能过日子。
进了汀州城没多久,他们慕名去了唤笙楼喝茶听戏,先是听到了游萧的大名,又听到了聂云汉和卓应闲的故事,于是就顺藤摸瓜地找了过来,得知两人开了个武馆,就想问问能不能跟着干。
听闻此事的聂云汉:“……”
“幸亏现在老皇帝不追究咱俩的事,要不然又没安生日子过了。”他看着卓应闲,“跟他俩这是什么孽缘!”
卓应闲无奈:“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听你的。”聂云汉笑嘻嘻。
“少来。”卓应闲白他一眼,“你肯定有主意了。想留下他们是吧?”
聂云汉点点头:“这俩人功夫好,靠得住,这也是知根知底的人,品性也还过得去,来当教头正好,再说……将来他俩担起来武馆的事儿,咱俩不就清闲了吗?”
“事儿还没开始办,你就开始想着躲懒了。”卓应闲无语,但他其实心里也不想对方太辛苦,“我没意见,你做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