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纳兰明珠有三子。
    长子文采出众, 深受皇上器重, 在京城里也有着文曲星转世的美名。比起长子, 明珠的另外两子虽然声名不显但学业也是出色,纳兰揆叙今年十七岁,揆方今年十六岁, 都已是颇具文名……
    明珠从未觉得两子会有任何问题。
    听闻索额图一说终究是变了脸色,他顾不得和太子等人说话, 疾步赶回家中,将三子拎出来同时询问。
    纳兰容若脸色不佳。
    他没有问弟弟们借款之事, 而是倒先反问明珠:“阿玛,您怎么也在国库借款?”
    “别家可以,我怎么不行?”
    纳兰明珠哼了一声, 没等儿子再说话先盯着另外两个儿子:“你们说, 你们到底借了钱做什么?”
    纳兰揆叙和揆方眼神飘忽不定。
    纳兰明珠的脸登时一沉, 他想到格尔芬和阿尔吉善两人的恶行, 心里的警报登时被拉到最高点。
    纳兰明珠大手一挥。
    他带着管事仆役就冲入两个儿子的院子里, 进行细致的稽查。明珠自诩对儿子教养颇为严格,因此两个儿子院落里干干净净,就连丫鬟都不见踪迹,至于书房里更是除了书籍以外就连把玩的物件也很少见……嗯?
    纳兰明珠的眼睛得有多尖?
    他很快就看到几幅扇面,又看到几幅画像,紧接着又从书柜的夹缝里翻出几册小!黄!书!
    纳兰明珠双手微微颤抖。
    他一张脸黑如锅底,怒吼声险些掀翻了纳兰府的屋顶:“揆叙!!揆方!!!这些书是怎么回事???”
    “阿玛你怎么会翻到的?我明明还包了书皮——好痛!”纳兰揆叙哇哇惨叫。
    追在后头的是冷笑连连的纳兰明珠。
    他完全不记得半个时辰前自己还在嘲笑索额图,操起棍棒也追在儿子的后头:“混账东西,就你们这藏东西的手法还敢骗老子啊!?老子十年前就会了!”
    跟着回来看戏的太子等人:…………
    忙着接待太子,来喊人的福晋:…………
    不是,明珠你说啥呢?
    胤祺乐得噗嗤笑出声:“原来纳兰大人年轻时也藏东西啊……不知道藏得会不会也是小/黄/书。”
    纳兰明珠脚下一个踉跄。
    还未等他解释一二,站在旁边的胤祐一脸高深莫测,竖起手指轻轻摇了摇:“错错错。”
    “错了什么?”
    “纳兰大人说的可是十年前,十年前的纳兰大人哪里还需要藏什么小/黄/书,因此他——”
    众人竖起耳朵:“……嗯?”
    纳兰明珠心底涌现出一股不祥的预感,眼皮更是跳起了踢踏舞。
    胤祐沉声说道:“私房钱!”
    胤礽嘴角抽了抽:“纳兰大人藏私房钱做什么?要说的话还不如怀疑是贪……咳咳。”
    胤祐鼻子喷喷气。
    他回转身,看向纳兰明珠的福晋觉罗氏。纳兰明珠的福晋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从辈分上来说还是康熙的姑母,胤祐几个的姑玛嬷呢。胤祐微微抬头:“姑玛嬷。”
    福晋觉罗氏被吓了一跳。
    她连忙避开一些:“七阿哥这般称呼,妾身实在是当不起。”
    胤祐不在意,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您知道纳兰大人借了国库十万两银子吗?”
    福晋觉罗氏沉默了。
    纳兰明珠不知何时已经停下胖揍儿子们的动作,蹑手蹑脚的往外溜。只可惜他还没走两步,福晋觉罗氏的怒吼声已经耳边响起:“明珠!!!你说,你那十万两拿去做什么了?好你个明珠,是不是背着我在外头养人了?”
    “我没有,我不是啊——!”
    “那你拿去干嘛了?你说——”
    太子胤礽望着眼前乱作一团的景象,沉默许久。最终他一转身:“咱们……走吧?”
    诸皇子皆是颔首。
    就连胤祐也被凶残的姑玛嬷吓得心尖颤颤,赶紧跟着兄长们离去。
    继鸡飞狗跳赫舍里府以后,纳兰府里也是人仰马翻,两座府邸的骚动也引发了不少朝臣的注意,即便如此,也依然没人愿意率先还钱。
    倒也不是都不愿意。
    刘果之父刘必显如今九十有二,他撑着年老衰败的身体赶至户部衙门,亲手交还十两白银,同时还激动得老泪纵横:“老臣曾以为这辈子都不能完成这个心愿……”
    区区十两银子罢了。
    太子胤礽伸手接过,只觉得这十两白银的分量足有千金重。
    调查报告上涉及的官员之多,竟是已然覆盖朝堂之上九成官员,最高借款三十五万两,最低则为五两银子。
    其中家庭贫困者,因为老母妻儿治病借款者有一成,为购置房产者约有一层,剩下八成之人大多作为花销使用,而这八成之中又有接近大半是拿钱购买田产,商铺,甚至用于开设酒楼茶馆乃至戏院赌场。
    借款要全数还上吗?
    那这些需要借款的人要怎么办?
    如果他们不需要归还,那又要如何审核?
    其余官员宗室会不会提出异议?会不会导致失败?
    最后一批滥用借款者要如何处置?
    摆在阿哥们跟前的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胤禛提出的正是上辈子所用的‘养廉银’模式:“毕竟现在官员的俸禄实在是太低太低,一品官年俸禄也仅有一百八十两,加上能更换成银钱的禄米,一年也仅有五百两。”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