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晚驱马顺着溪水慢行,凉风习习,她正是惬意之时,马儿却停蹄不前了。
马首流连处,一枚小小的玉佩正静静躺在落叶堆中。
什么人丢了东西?
雁晚翻身下马,将玉佩拾起,拿在手中细看。玉质通透,是块不可多得的好玉。玉佩正面刻着两个娟秀的小字——信之,想来是主人的名字。
可更让她在意的,是流苏上尚未干涸的血渍。
紧接着,她在如火如霞的红色落叶上发现了更多的血迹,这血迹一直延伸到远处。若流血的是玉佩的主人,必定是受了重伤。
雁晚心头一紧,连马也不拴,便握紧腰间剑鞘循着血迹奔去。
不出几十步,雁晚便来到一处山体转角,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岩壁那头的声音。
“小殿下,我也是替我们殿下杀你。”
是男人的声音。
她捡起地上的石子,朝前迈了一步,好将血迹主人此刻的境地窥个明白。
只见一清瘦少年艰难支撑着自己的躯体,鲜血从他捂在腹部的手指缝间汩汩躺下。与他对峙的是一个蒙面人,手中的长剑还在滴血。
这蒙面人举起剑,漠然道:“你虽无辜,但主命不可违,请恕我——”
就是此刻!
雁晚迅捷出手,数枚石子眨眼间全部打中了蒙面人的后脑勺,令蒙面人目眩一瞬,险些趔趄跌倒。
但他显然训练有素,顾不得身后现状,眼前最重要的,是取少年性命!
蒙面人欲提剑再刺时,那受伤的少年忍着剧痛,拼尽全力朝旁边闪躲。而雁晚也已经冲到蒙面人的身后,清冷剑光一剑封喉!
电光火石间,蒙面人双目失神,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甚至连雁晚的眉目也没看清。
雁晚踢了蒙面人一脚,以确认他的死亡。见人果然死了,便坦然地归剑入鞘,神色无虞。
江允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还来不及开口,便昏死过去。
惠王起兵前,几乎算尽了一切。
或者说,是有人替他算尽了一切。
他请生母淑妃将武将的女眷召入宫,美曰其名赏花宴,实则是形同软禁。再串通好看守皇宫西门的禁军,命禁军放叛军进入宫城。
他手握兵权的长姐永宁公主远在青州,即使插上翅膀,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天内飞回京城。而他的长兄端王在天子榻前侍疾,一网打尽便是;刚满十六岁的三弟身在宫外,不足为惧,只需派人诛杀。
只是,惠王算漏了一件事。
先皇后的侍书女官对故主忠心耿耿,不知从何种途径得到消息后,竟趁惠王起兵前便将先皇后的幼子——惠王的三弟送了出城。
*
云山中无猛兽,夜来凉意逼人,雁晚升起了一堆篝火用来照明取暖。
江允伤势不重,又恰巧山中长着几味止血的药材,这才保住他的命。
雁晚手中掂着玉佩,揣摩少年的身份。
按大殷礼制,何人可称殿下?
——皇后、太子、皇子、公主。
显然,不可能是皇后与公主。再考虑到少年的年岁,那么就只余下一个答案——三皇子。
若再将惠王起兵一事考虑进来,那么雁晚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眉目。兄弟阋墙,争储夺嫡,而眼前昏迷的少年幸运地逃出了皇城,一路奔波,竟辗转到了云州。
雁晚拾起一根燃烧的木柴,照亮了少年的面庞。为了替少年处理伤口,雁晚除去了他上身的衣物,少年附在骨骼上的薄薄一层肌肉便展现在了她眼前。
她再用手帕沾湿了溪水,替少年擦拭脸颊,让少年露出原本的面貌。
少年生得眉目如画,约莫十五六岁,虽稚气未脱,但已能窥见日后的英俊潇洒。唯有衣物上的污渍和脸上的青色胡茬,美中不足。
雁晚从不以貌取人,但也爱世上一切美丽的东西。不知不觉间,竟已欣赏少年的面目许久。
她正细细端详时,少年缓缓睁开了眼睛。
一时四目相对,近在咫尺的二人皆是哑口无言。
雁晚立刻移开了视线,尴尬道:“你醒了?”
江允头脑发懵,四处张望,好了解自己现在的境况。此时已经入夜,四周唯一的光亮,就是眼前的篝火,唯一的活人,就是方才救下自己的女子。而今日忽然追上自己的杀手,已经成为了一具冰凉的尸体。
他虽不再流血,但伤口处仍旧疼痛难忍。他因这疼痛急促地呼吸,心有疑虑道:“这位姑娘……方才是你救了我。”
“应该做的。”雁晚淡淡应下,朝杀手尸体的方向撇了撇嘴,问出了一个她已有七成把握的问题:“你是谁?他为什么要杀你?”
江允看了看杀手冰凉的躯体,倒吸一口凉气,暗叹道自己真是福大命大。但是,眼前女子身手不俗,又凭空出现在山中,他不得不防备。
他抚平呼吸,将母亲的姓氏搬了出来,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身份:“我姓黎,是京城人……家族利益,他们杀我以绝后患。”
雁晚在心中冷笑,刻薄道:“你手无缚鸡之力,毛还没长齐,一阵风都能把你吹跑。是怎样的纠葛,值得那杀手对你穷追不舍?”
什么叫毛还没长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