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下来,攒了不少钱。
不过因为干个体经营的人越来越多,这竞争也越来越大,现在的生意肯定不如以前那么好做了,还非常累人。
宋玉梅这两年,因为干早餐店的关系,都憔悴了不少。
乔志峰看在眼里,舍不得媳妇儿辛苦受累的。
如果自己能有出息点,多挣点钱,媳妇儿肯定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乔染没想到,乔志峰竟然有这想法,想要和她出去闯一闯。
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
第484章 去香江
既然乔志峰都开口说了,乔染便一口答应下来。
“行,你要是愿意的话,那就跟姐一起去南省。
有姐一口饭吃,就不可能饿着你!”
乔志峰见乔染答应下来,高兴的应了一声,“嗯,姐,你真好!你放心吧,我过去了一定好好干!”
他得努力,多挣点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至于乔大哥和乔二哥,年纪大了,便不想背井离乡去折腾。
加上家里如今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不说多滋润,但在县城里,肯定能算得上游水平。
乔染离开面粉厂之前,准备给江涛安排一下。
没办法提拔江涛当一把手,给江涛安排一个副厂长当一当,应该没什么问题。
然而江涛知道乔染要离开面粉厂,去南省投资办厂时,立马表示道,“乔厂长,我还想跟着你。
我能不能辞职,跟你一块儿去南省,继续当你的秘书?”
乔染听了江涛的话,倒是挺意外的。
没想到江涛也乐意同她一块儿折腾,继续帮她工作。
对于乔染而言,这些年一直是江涛辅助她工作。
两个人配合的很好,江涛的工作能力很强,让乔染省了不少心。
因为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久了,两个人也多了许多默契。
基本上,就算乔染没有特意吩咐的事情,江涛也知道去办。
这要是突然换个秘书,乔染估计用起来还不太适应呢。
当然,想要找到一个比江涛工作能力更强的人,估计也没那么容易。
现在江涛主动提出来了,乔染当然高兴。
不过乔染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同江涛道,“你如果愿意跟我一起去南省,我肯定是乐意的。
不过现在你有了家庭,家就在本地。
如果留在面粉厂的话,你能当上副厂长,也算是有一个很好的前途。
跟着我,可就得背井离乡了,不知道你的家人能不能接受。
这样吧,你去和芳芳商量商量。
如果你们两口子都同意,那我肯定没意见。”
江涛点了点头。
这件事也确实该和秦芳商量一下。
如果秦芳不同意的话,他还得再斟酌。
江涛很快回了家,和秦芳说了这事儿。
秦芳听了后,非常支持,“咱们一家都去南省,跟着染染。
染染本事这么大,跟着她,咱们肯定吃不了亏。”
秦芳这么支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现在和乔染处的和亲姐妹似的。
乔染如果举家搬走的话,她肯定舍不得。
他们一家也跟着过去南省,就不用担心分开的事情了。
其实对秦芳而言,离开这儿也没什么不舍得。
这两年,她爹娘也相继去世了。
家里倒是有哥哥嫂子,但是感情并没有很深厚。
这兄妹之间就是这样,各自成家了,感情会慢慢变得淡薄。
至于婆家这边,秦芳就更没啥感情了。
有时候,距离隔远一点,少来往一些,这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反而能相处的更加融洽。
两口子一拍即合,于是便决定好了,跟着乔染一起出去闯。
去南省之前,过完年,到了八七年。
乔染年后才去的南省。
她提前和吴大爷联系过了。
如今,吴大爷早就老态龙钟,退休了。
虽然不在位,不过吴大爷的人脉还在。
而他的两个儿子,那也非常的了不得。
一个在政府里面,担任要职。
一个在生意场上,也非常有本事。
乔染过去南省时,吴大爷带着两个儿子,还特意过去火车站接人。
吴大爷看到乔染,觉得有些恍惚。
没想到这一晃眼,十年时间都过去了。
当初要不是乔染,他都不一定能熬到这时候。
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是乔染雪中送炭帮了他。
所以对于吴大爷来说,这份情谊不一般。
但凡乔染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他肯定义不容辞。
看到吴大爷,乔染笑着道,“吴大爷,真没想到,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看起来还这么硬朗,能亲自来火车站接我呢!真是我的荣幸!”
吴大爷冲乔染笑了笑,“哈哈,应该的,你这大老远的过来,我肯定得来接你。
你这孩子,都十年过去了,看着也没啥变化,还是这么年轻。”
乔染算一算,自己今年都三十八了。
都快奔四的人了,哪还说得上什么年轻不年轻的。
不过她保养的比较好,看上去也确实比同龄人要来的年轻不少。
三十八岁,看上去也就二十八岁的样子。
“吴大爷,过奖了,我也不小了。”
吴大爷感慨道,“时间过得可真快。
咱们竟然还能有见面的机会,真好,真好!”
接到乔染以后,吴大爷和乔染叙了一路。
知道乔染干的那么多大事业以后,更是佩服她。
一个女人,能做到这么成功,这么有魄力,真不得了。
最难得的是还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孩子。
一家两个京都大学的大学生,别人家想都不敢想。
吴大爷安排乔染一行人住了下来。
住的是吴大爷家在南省的别墅。
别墅修的非常好,里面还精心装修了一翻,家具家电之类的也都是新的。
打扫的干干净净,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非常赏心悦目。
另外他们的饮食起居还有专门的保姆负责。
因为吴大爷的人脉关系,乔染投资办厂就更加容易了。
加上政策扶持,过来南省没多久,他们就申请下了一大块地,用来办厂。
办厂除了场地,还有员工,技术。
这些都得一一安排,从头做起。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制作家电的器材,然后就是技术和人才。
器材还好解决一点,只要肯花钱,直接去国外进口。
技术和人才,那都得引进的。
这种搞研究的,必须得专业。
目前市场上,有经验的人比较难招到。
听说香江那边专业的技术人才比较多。
所以乔染便打算着,和陆江亲自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