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尚光在后面等着,只听见前面炮轰声不断,之后便是冲锋声,艾城开始厮杀起来。
    花了二个时辰,艾城杀敌四百,俘虏六百人。通通交给谢尚光。
    谢尚光本来想全杀了。但六百人没有一人敢反抗的样子,他也就在原地设了个俘虏营派人看守他们。
    谢颖从艾城进不到一个时辰。
    北胡匈就收到艾城被破的消息。
    柳姿与鞍山君怎么都不敢相信,西晋现在就敢带人攻打他们!!
    柳姿和鞍山君第一次达成协议,以鞍山君部署军队,她出钱出粮共同剿灭闯进国境的京衞军。
    贵族们也顾不得造反的百姓,匆匆收粮送到太后手里。鞍山君趁机在国内举了二十万兵。
    他还命墨门的弟子快速制造一批火器出来。墨门弟子拒不服从。
    鞍山君忍不了这群人的破脾气,他直接派人砸开墨门的武器库,捞出七千条火器与一百门大炮出来。
    为此,墨门弟子还提醒他们这些炮还不是成品,恐有炸膛的危险。
    现在军事紧急,谁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投入火器营。七千人拿着火器和一千炮手推着百门大炮,在国门玉海关守着。
    谢颖带着一万人冲到玉海关时已经是晚上,他们推出大炮当晚就将玉海关的城墙炸开一个个窟窿。后脚冲锋兵持着新式装填火器,冲到墙角一枪一个。
    匈兵也有火器纷纷开枪,可他们的火器打一发就要填装十下,速度慢京衞军三倍。
    这时京衞军靠着装填式火器,经过鲁晴与阿扎魏贡提纯的火子药,已经弥补威力不足的缺点。
    他们快速开枪,一枪一个,拉一下就装填完毕。
    城墙上的匈兵下卫看见京衞军手里的火器,上弹快,打得准,这名下卫已经头皮发麻。
    最后证明京衞军的火器确实处于先发优势,一晚上就打下玉海关,剿灭五千人。在火器的助力下,取五千人的性命变得轻而易举。
    一夜间就重创匈兵。
    玉海关被破的消息传到白瓮宫时,柳姿还在吃早膳。听到这个消息她饭也吃不下了。直接要求见鞍山君。
    鞍山君刚起床还在打太极拳,就听说玉海关破了。
    鞍山君的面色顿时变得凝重万分:“玉海关一破,接下来就是外城,外城一破,州府也就不保了。”
    “来人,将百门大炮堆在外城,此战意味着州府的胜败!”
    同时马洪听说谢颖已经打破玉海关,眼看要冲进外城。
    他立即带着五万人北上,踏过艾城,走进玉海关,占领了玉海关。
    这时谢尚光已经将靠近红河边境的地区围得水泄不通。随着前线的降兵越少,他的压力也变得越小。
    因为越往里面的匈兵越不愿意投降,甚至还要跟京衞军死磕。
    谢颖为了不浪费时间,直接杀了。她已经没有那么多耐心劝降一群亡命之徒。
    当谢颖攻进外城时,她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次战役。
    外城百炮战役。
    谢颖攻打外城时发现有十万人驻扎此地,将外城后面的州府围得水泄不通。
    谢颖被百门大炮轰的七荤八素,她立即带兵退后三里路,开始想办法突击。
    长虹大炮轰在外城发现城墙坚固,根本不像玉海关,是货真价实的防炮堡垒。
    这次攻城战已经升级到历史以来最艰难的一战。
    谢颖实在不想仅限此步,集中十门长虹大炮和临时装得沙袋往前推进多少米,就围一个沙垒。排成三角,分别拥有三个火射点。形成第一道攻防兼备的关卡。
    谢颖就这样一边派人打,一边派人挖战壕,一直拖到晚上。
    所有人开始挑着油灯挖战壕。自从消灭海盗团后,工部的工业就快速吸收其长处,油灯就是其中一个。
    工部在杰克的协助下懂得了灯油的提炼。
    再经过阿扎的仿制,天京一下仿制了二千盏油灯,然后司栖佟还特地拿一部分油灯让商家制作贩卖,每一个油灯朝廷占六成,剩下四成分别是商人与手工业者所获。
    其实也不少。
    有商人雇人生产油灯,油灯一下子增加五万多个。不过还是不够。
    谢颖利用战壕与临时建的沙垒,抵抗了匈兵的子弹,用炮弹不断轰炸武力压制。
    外城的城门终于被轰飞,面对这么大一个口子,匈兵集体推着炮朝城门口。谢颖并没有派兵冲进去而是先开炮对着城口不断往里压炮。
    甚至拿窝炮来充数,不得不说在绝对武力的压制下,任何战术都显得苍白无力。
    匈兵们纷纷往后迁移,看着城墙到处洞,城门不保,漏得跟筛子一样。所有人推着大炮撤去州府。
    留下二万人抵抗谢颖的军队。
    谢颖的军队寸步难行。就在谢颖感到焦急时,马洪的军队击鼓加入战场。
    马洪带着五万人到来,仅仅一晚上,外城内的二万匈兵全部被斩杀。
    这些匈兵没有一个投降,马洪作为军人虽然佩服他们,但也蔑视他们。蔑视他们一百年来,从未像他们中原人一样挨打后吸取血的教训然后谋取发展,富强。
    北伐不过是中原人收复自己一百年前丢掉的家园。
    现在北定王师又一年的梦,终于可以实现。
    “兄弟们,夺回我们先祖丢掉的地盘,为先祖血洗耻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