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站在自己身前的萧化凡,眼底神情温温的一片,只摸着乖巧站在自己面前的萧化凡的额头,道:“是个好苗子……”
当然是个好苗子了。
姜姒也都是知道的。
这孩子,着实不像是了缘生出来的。
她默无声息,听闻前面宫中宴饮已经结束了,宫人们便提着宫灯,来为姜姒引路,而萧化凡,却被章太后留下了。
姜姒走的时候看见章太后牵着萧化凡的手,朝着前面萧纵等君臣宴饮的正宫去,步履平稳,一身雍容华贵之气。
可是一抬眼,姜姒就似乎能看见半空里一直注视着这一幕的姜荀。
她恍惚想起了自己听见的话,那时候谢方知与庄闲的书房之中,他问庄闲:人是怎么没的?
庄闲说,原本姜荀的身体是好好的,早一段时间他是查过姜荀的身体的,许多年来的调养,虽然没有彻底除了病根,可也绝不该这样简单就发作起来。最后查,却查出一些奇怪的东西来……
当时姜荀的病便是太医治的,他们又敢查出什么来?
这是萧纵所谓的“恩典”,给一名功臣一个体面的死法,同时也全了萧纵的名声。
毕竟,他约莫也是要当明君的人。
在朝着宫外走去的一步一步之中,姜姒看见了摇曳的灯火,照着自己的影子,拖长在地上,孤孤单单。
她想起了很多很多事,想起了谢方知跟自己说过那一句。
日子还很长,风雨才起来。
路,还有很远,
谢方知的传奇,约莫才刚刚开始。
身前的宫门次第而开,一重接着一重。
姜姒也听见了它们开阖时候的厚重声音,裹着一些脏污,半分清明。
眼帘低垂时,姜姒看见面前每一块大青砖上,都刻着一幕戏。
她看见了那一日坐在姜荀病榻前的谢方知,他脸上还带着几分难言的高深莫测。姜荀说了一句话,然后在外面听着壁脚的姜姒也跟着心头一跳……
纷繁幻象,在她抬眼的时候,又消无不见。
姜姒朝着前面走,大步地走,她想这世间人如蝼蚁,而她不过是世人之中的一人,能得这许多人的喜欢,已是幸甚,至于旁人的争斗,有的是锦上添花,有的是雪上加霜,可左左右右过,那都是日子。
一步,一步,又一步。
姜姒又仿佛在这样的步履之中,找到了章太后的影子。
太后娘娘,是深宫里将开败的一朵花,纵使曾国色天香,如今又为谁而妍?
宫灯渐渐远了,人影也渐渐远了,禁卫军们牢牢把持着道道宫门,可姜姒走过去的时候,却畅通无阻。
她听不见宫中某处盛着鸩毒酒盏的坠落,也听不见章太后手握着帝王印玺重重压在遗诏上的沉凝,也听不见众臣的惊呼喧哗……也许,姜姒的世界里只有寂静。她这一辈子,确是很跌宕起伏,不过不是她自己要的,也不是谢方知要的,他们不过是要选择更好的路,让自己活得更舒坦。
试问,天底下还有谁活得比天子还舒坦呢?
走出宫门的时候,姜姒终于回忆起了姜荀说的那一句话:谢乙,该谋反了。
于是,乾元殿中,谢方知看了一眼已然仰在龙椅上没了声息的又一名“天子”,心里想着这一把龙椅真脏,待他坐上去的时候必定要打造一把新的。
司礼监的太监宣读完了遗诏,章太后似乎也松了一口气,她拉着萧化凡的手,便要让他坐在龙椅上。
平地里,忽起了一声笑。
谢方知瞥了一眼外面深沉的夜色,道:“太皇太后的意思,乃是皇上大行德行有亏,如今才引来天罚,暴毙驾崩,是令微臣谢乙为三大辅政大臣之一?”
话里这嘲讽意思,谁能听不出来?
“谢大人这是何意?”
章太后恍惚间直起了身子,站在高处看着那穿着青色官袍的谢方知,在他勾唇一笑的刹那,如置冰窟。
“何意?”
谢方知拍了拍自己的手,便踩着殿上台阶,一步一步地朝上面走。
他淡淡道:“回禀太皇太后,微臣要谋反。”
是了,他谢方知要谋反。
属于他的传奇,这时候才开始。
宫门外,姜姒抬手看着京城万家灯火,忽然想:这样也很好。
本书由(孖妃钰)为您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