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秦小枪闻言大奇,“为什么?”
    “因为林超涵副总同意,用1千元象征性的低价,半卖半送我们一辆客车。我打算雇个人当厂里的班车,来回接送人员,你既然想开车,那你就去开它吧。”
    “有这种好事?再说,西汽哪来的客车?”秦小枪地当司机毫不介意。
    “有啊。他们最近刚开始准备上客车生产线。”麦文舟想到林超涵被他讹上门的时候,那张瞬间黑化的脸。忍不住呵呵一笑。
    当时林超涵见到找上门来的麦文舟,原本还想听听他的笑话的,看之前那位实习生周之雅有没有给他带来不可预知的各种祸事。
    结果一听,居然又是来求助的。
    顿时脸就拉下来了,老长老长的。
    但是麦文舟就那么笑眯眯地看着他,一是要一批重卡帮忙搬家,另外看看能不能从西汽的班车里调拔一两台给桥厂用呢?
    林超涵气得差点拿茶杯砸他,然后他眼珠子一转,还真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原来最近西汽在试制客车,有几辆试制品,虽然有些问题,但是安全性无虞,做过测试后本来是打算给拆了的,但是既然有冤大头上门了,不如让他们花点钱,顺便测试一下各样性能岂不是美事?
    于是两人就商量了现在的方案。
    桥厂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使用期间,必须定期持续记录反馈使用过程的一些状况,这些状况有助于西汽提升客车性能。但这车只能上临时的黄牌试验牌照,后期等有了批号,再换牌照,但对于秦威来说目前已经够用了。
    虽然说西汽真正打开客车市场已经是五六年后,不得不说的是,其中有一些很宝贵的经验正是来自桥厂的反馈建议,不少细节进行了调整改善。
    而对桥厂来说,则是拥有了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客车。这辆车能够接送员工上班班,来回东郊和西郊市区之间,对于稳定人心非常非常重要。作为车桥厂,不少人都专门去考了开大车的驾照,不愁司机。
    当然一辆人车是不够的,但是一趟不够跑第二趟嘛,总能解决问题。
    此时的西郊新厂区,秦威是这个新建的工业园里第一家入驻的。
    一百多号人,别说此时大部分聚集在厂房里安装调试设备,根据翟红武、钟泽平等人的安排进行测试调整生产流水线,就算是全部撒出去,在这一大片地方,也并不显得人多。
    这持续三周多的搬迁,所有人都精神高度紧张疲惫,但是都很兴奋。
    一切都似乎有点不同了。
    新的地方,虽然偏僻,但是周边风景还不错,近处的绿植成群,远方的群山连绵,中间点缀着一些星散的湖泊水塘,再不远处,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河流。
    这个工业园区虽然初建,但是事先显然也下足了功夫,宿舍楼、食堂、娱乐健身区都已经设计齐全,顾大婶第一批搬过来,先是在外面搭了台灶,后来用了三天就正式在食堂内部开火了,有电有水有罐装的天然气,基本也够用了。
    宿舍里新粉的墙还有些味道没完全散去,但是已经可以住人了,把以前宿舍的床铺都拆散了过来重新装上,住起来还是舒服的,起码每个宿舍有单独的卫生间,这生活还是改善了很多。普通职工最多八人,干部两人一个宿舍,现在人少,实际上可以职工两人一间,干部一人一间,总体还是蛮宽敞的。
    很多人刚开始真打算一周内都在宿舍里住,但听完有班车的消息后,不禁欢呼雀跃起来,之后,宿舍里很多人就是占个铺位而已,留备不时用,很多人决定每天跟班车来回上下班。
    是的,现在按照麦文舟的要求,所有在编职工,只要不是无理由,但必须每天回来上班,那个美食广场的生意彻底转让出去了,张来先的烤肉生涯彻底结束,老老实实地每天待在厂里面管事。
    至于旧厂址那边,银龙集团分部什么时候搬过去,麦文舟就懒得理会了,也就是宋摩登偶尔还跑过来看看他,约他周末去骑车。
    但是麦文舟苦笑不已,这哪还有功夫去骑车,一天24小时有忙不完的工作。
    彻底把自己奉献给秦威了。
    这段时间,有太多琐碎的小事情需要他一件件去处理了。
    搬迁后,没有庆祝仪式,也没有对外大肆宣传,麦文舟没有心情搞这些虚的。
    他现在又在头疼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的安置。眼下这情况,人人封官都是可以的,但那不是他要做的事情,很多职位都空缺着,甚至是之前说的生产三四五分厂都是空挂着的。那是他未来要做的架构,眼下,他则必须紧缩编制。
    用颜苿的话来说,以前辉煌的时候,一个分厂就有近两百号人,现在所有人加在一起都不够一个分厂的人数了,那就必须要精兵简政,所有人只能挤到一条生产线上来,眼下,只能勉强凑够一条生产线和一个装配车间的人员了。
    也就是说,麦文舟之前画了一个大大的煎饼,眼下所有人却只能浓缩成一块小小的巧克力了。
    而且就在麦文舟和众人还没有商量好怎么在生产流程上进行人手分配和岗位定编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唯一没有参加搬迁工程的只有一个部门,那就是销售部。
    马银生作为销售部的光杆副部长,在那天麦文舟开完后,就开始全力以赴去开拓市场了。
    交游广阔善于结交的他,在一次熟人组织的酒桌上认识了一家汽车维修商老板王姓商人,攀谈之下,意外发现了一个业务机会,原来这家名为万通汽维的公司,业务覆盖主要在中部地区,其中一项主要业务就负责很多运输公司、矿山的维修工作,当时,这位王老板接手了一批退役军用卡车,他正出来寻找给这批车进行改装的零部件。
    其实,万通所在当地也有一家全国闻名的汽车制造商,能生产各类配件,但是对王老板这种少量的零配件生意兴趣缺缺,报价奇高,直接把他吓到了,只好出来寻找机会。
    当即马银生就热情地向他介绍了秦威车桥的过往历史,拿出各种历史宣传材料出来,表明自己就是那卡车的原装厂家西汽的分厂,那吹得是天花乱坠,王老板听到他们是专供重卡车桥的中国第一桥厂后,大感兴趣。因为那批车很多东西实在没法用了,比如车桥,大多数都需要更换才能延长使用寿命。
    就这样,两人觥筹交错之后,竟然达成了一个订单意向,那就是直接向秦威桥厂订购一批桥壳类配件,对,不是完整车桥,就是成套壳体。
    如果按照以前的套路,这类临时的天外飞单生意,秦威也是不会接的,因为那会耽误给西汽总公司供货,如果那延误了得不偿失。要知道一辆卡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车桥,桥厂谁有空去搭理那些零星散单呢。
    但是马银生很清楚秦威现在的现状,反正没有业务可干,哪怕是生产配件,也得干。
    于是他就大胆承诺,可以揽单。
    当时的桥厂全国并不多,王老板接触面还不大,正发愁被本地的供应商拒绝呢,碰到马银生这样能够承诺平价提供配件的生产商家极其难得。王老板当时难得高兴,开口就是一百套,而马银生简单评估了一下,直接报价1.2万元,讨价还价后,定价1.1万元一套。
    还不止如此,马银生第二天正准备找公司汇报情况时,有点不甘心的王老板找上门来,说价格贵了,要压价。
    结果就是订购数量升至150套,订购价格定格在1万元每套。这一套里面包括桥壳、减壳、差壳、半轴和中轴。
    两人迅速草拟了合同协议,马银生当即回厂汇报情况。
    当他风尘赴赴赶回来的时候,生产流水线还没有调试完毕。
    听闻马银生的汇报,麦文舟相当重视,在他临时安置的总经理办公室,亲自给他倒茶,并叫来了几个人一起参谋。
    “老马识途,果然有收获。”麦文舟赞扬。
    “怎么样,这价格还合适吧?”马银生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得色。
    黄志成在旁边拿着计算器算了半天,反复确认了采购部李学斌的粗件报价,又反复斟酌酝酿后,才慢悠悠地道,“我们的成本预计在3005.7元,150套,总价格在45万零855元,这样粗算下来,扣掉税金,我们的毛利在98.095万元,毛利率约为……”
    “打住!近百万元的利润啊,要干了!不干不是人!”秦小枪实在受不了他摇头晃脑的念腔,止住了黄志成的汇报,搞得他有些不愉快,不让人念完数据是很痛苦的。
    “我赞同,这笔业务我们接了。”麦文舟点头,“那个王老板靠谱吗?”
    “绝对靠谱,那个王老板同意了先订三分之一的订金,交货再付一半,余款等他改装完后确认质量没问题再付剩余的。”马银生回答得斩钉截铁。
    麦文舟盘算了一下,点头表示同意。
    “但是,他们有一个要求。”马银生环顾了一下众人,眼神锐利,“半个月内交付完成,因为他那批车也要赶着交付使用。”
    众人都面露难色,生产这批壳体不成问题,但是半个月,行吗?
    大家心中犯嘀咕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