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九,天晴,陆家小姐大婚。
孙家前前后后准备了快一年,这场婚礼甚至不输十四年前张先生迎娶张太太时的豪华。孙家一贯爱随西洋之风,陆家又向来尊古念旧,家中陈设多偏古样。所以在婚礼倾东还是倾西这件事上,来回商酌了许久,最终仍是无果。
最后无计可施,陆慕林决定半日穿红装,半日穿婚纱。孙哲穆也二话没说,跟着半日穿红袍,半日穿西装。
出阁前,陆慕林在房中梳妆,外面熙熙攘攘,吵得她心里有些紧张。原是因为她大婚的请帖,不仅兜转在上海这一圈子里,还漂洋过海送去了英国。只是她并不确定,她们会不会来。
想到这,一个丫鬟从门外走了进来:“小姐,该出去照相了。”
陆鸿华早早地就请来了摄影师,想在小女出阁前拍一张她着嫁装时的全家福。
“嗯,走吧。”
走出门,见着外面高堂满座,宾客如云,陆慕林伸着头放眼四处张望。丫鬟搀着她的手:“小姐?老爷在中堂等着呢。”
“嗯?噢。”她回过神,边走边问:“来的客人里,可有外国人?”
丫鬟摇摇头:“啊?奴婢没见着。”
瞧她面露失望,丫鬟又接了句:“兴许是还来呢。”
她笑笑:“嗯。”
中堂内,陆鸿华黑袍红卦坐在上座,陆庆归穿着身崭新的白西装和大哥陆见川坐在一起,大嫂蒋聚岚坐在另一侧。陆慕林刚跨进门,大哥大嫂就忙站起来去迎。
“小妹来啦。”
陆慕林乖巧地点了点头,眼睛看向高堂之上的父亲。
“人都到齐啦。去照相吧,老师傅等着呢。”
他起身背着手,从陆慕林身侧过去,头微微低着,未瞧她一眼。平日里句句都要念叨她、恨不得把眼睛挂在她身上的父亲,今日为何变得这么冷漠。
在这一屋子里,只有大嫂是过来人。蒋聚岚握起她的手,拉着她跟上前去,边走边说:
“父亲是舍不得你。年纪大了,好面子,他害怕多看你一眼,眼睛里就多一滴眼泪掉出来。”
“大嫂…”她声音发颤。
蒋聚岚拍拍她的手:“忍着些,别哭。”
陆庆归和陆见川走在后头,这两个大男人倒没那么多哭哭啼啼的小情绪。陆见川心里头高兴,觉得小妹嫁对了人,陆庆归没什么感觉,如果非说有,也就勉强算…舒坦了些吧。
这哥俩关系还算可以,小的时候陆慕林对陆庆归下狠手,大哥没少帮忙。只不过陆见川是个老好人的性子,有时候也没少和稀泥,谁也不得罪。但就凭陆庆归从前在家中的处境,大哥能不跟着一群人明里背里地折磨他,他就已经应该感恩戴德了。
陆见川拍拍他的肩:“嘿,你小子什么时候也娶个媳妇回来啊?听爹说,你现在混的不错呀。”
“别给我衣服拍皱了。”陆庆归挤歪道:“那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侄子啊,跟我嫂子结婚这都多久了,还不要孩子。”
“我要不要孩子关你什么事啊,你自己不会生啊?”
“我连媳妇儿都没有我怎么生?跟你生啊!”
“行行行,你别跟我贫嘴,说实在的,你大嫂那妹妹,也快到嫁人的年纪了,前些年你来香港见过的啊,当时不是说人家好看么,怎么样,你要是愿意,我替你去说说看。”
“怎么着,你还喜欢连襟这一套啊,想让我当你的小姨郎?我可不想。”
陆庆归不搭理他,加快脚步跑到了前头。
“嘿!你个臭小子!有本事一辈子都别娶媳妇儿!”
·
走到中堂外的大红联布前,陆鸿华坐在正中间一把红木背椅上,子女四人站在后面。闪光灯一声曝响,陆家最后一张全家照诞生了。
此时外头忽然跑进来一个丫鬟,正是方才被陆慕林问到有没有外国客人来的那个丫鬟。她跑到跟前,指着外头说:
“老爷,小姐,外面有外国人来了!”
陆慕林一惊,真的来了?
“外国人?爹,您还请了洋人啊?”陆见川问,老爷子也懵了,他可没什么洋人朋友。
“噢,我去看看吧,可能是我的同学。”
陆慕林跟着丫鬟往外走,接着又问:“来了几个?”
“噢,奴婢没看清,不过带了很多东西,应该人不少。”
她加快脚步往外赶,过了湖亭后,院子里人来仁往,她踮起脚伸着脖子到处看,直到看见一位穿着亮蓝色洋裙,头戴宽大礼帽的女人站在花园树下,她低着头,帽子将她的整张脸都遮盖住。
陆慕林小跑着,穿过人群向她走过去,其实心里已然猜到了她是谁。
她见一双金红绣鞋走进她的视线里,便慢慢抬起头。
“艾蜜莉。”
陆慕林难以控制自己,眼泪已在眼眶中打转。
艾蜜莉咧开一个饱满的笑,那笑容十分的自然,十分的真诚。她纯洁的像一朵太阳花,雪白的皮肤在日光下发亮,陆慕林看得挪不开眼,在这一时刻里,她们都是轻松和自由的,不再各怀心事,只做莫逆之交。
两个人用英文交谈着,纵然声音说的不小,旁人也不可能听得明白。
“还以为你不会来。”
“为什么呢?我总有办法会来的。你知道么,我看到你的请帖,高兴得睡不着觉。”
--